于海浩 作品数:45 被引量:74 H指数:4 供职机构: 黑龙江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贵阳市高校大学生健身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贵阳市高校大学生健身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发现,体育人口不稳定,健身动机呈多样性、体育消费动机呈多元性,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以实物消费为主导。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加强高校内有偿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加强高校内营销理念、加快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使高校体育课同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为贵州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于海浩 姚鑫 荆果林关键词:大学生 健身意识 体育消费 “治未病”背景下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治未病"背景下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方法,为中医药特色服务和健康管理结合提供参考和依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表明女性对身体健康风险关注度明显高于男性,40~65岁的女性最高,对健康风险的认同度(71%)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对健康风险的需求度(91%);阐述了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身体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中心的服务模块和流程图。健康风险防御教育工作仍需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宣传,建立中医健康评估方法,提供风险评估监测和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跟踪监管,以提高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于海浩 陈晓春关键词:干预 健康管理 开发、应用抄袭检测系统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 2020年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实验报告的原创性是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了鹰眼智能报告抄袭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介绍了该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并对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抄袭检测系统为客观公平评价报告原创性提供了依据,降低了报告抄袭比例,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孔蕾蕾 于海浩 孙栩关键词:抄袭检测 实践教学 贵州省体育中考项目设置研究 2014年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现行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本省体育中考项目发展的可行性方案。建议:完善体育中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平时体育成绩考核制度,科学设置体育考试项目和评分标准,体育中考的考试内容中的组合方式要从体育课的特点出发。 陈晓春 于海浩关键词:体育中考 考试项目 黔东南剑河苗族水鼓舞考察 被引量:10 2012年 民族舞蹈与传统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水鼓舞是苗族宗教祭祀、农耕文明的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交往价值与符号价值。社会文明的发展导致水鼓舞价值功能、文化品位和参与群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作为村落性的体育活动,水鼓舞对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有重要启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应该尽量在不改变活动时间、服装道具、仪式过程及参与人员本土化的基础上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与多样性,打造品牌、形成特色,发挥行政职能部门与重要传人的影响力,并在保持民族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旅游与无形资产开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屈植斌 于海浩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变迁 贵州省本科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3所本科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及影响体育健身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意识和体育态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近70%大学生的直接性体育行为与其体育意识不吻合;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是惰性大、依赖性强,而男生则是缺乏体育组织。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等建议。 于海浩 敖新平 王松关键词:医学院校 大学生 体育意识 体育态度 “新常态”下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生命协同体研究 2015年 课外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开展形式多样的锻炼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和兴趣。通过研究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而提出建议与对策,目的在于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于海浩 陈晓春 孙珊珊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 体育兴趣 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被引量:3 2009年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正式成为必修课,这一做法适应当前需要,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本文主要从小学生年龄特点角度出发,探讨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 于海浩关键词:小学英语 年龄 基于空间传播的多视图三维重建 2024年 针对多视图三维重建任务中点云完整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传播的多视图深度估计网络(SPMVSNet)。引入空间传播思想用于复杂条件下的稠密点云重建,并分别设计基于空间传播的混合深度假设策略和空间感知优化模块。混合深度假设策略采用由粗糙到精细的深度推理方式,将深度估计视为多标签分类任务,对正则化概率体执行交叉熵损失以约束代价体,从而避免回归方法过拟合和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空间感知优化模块从包含高级语义特征表示的特征图中获得引导,在进行置信度检查后采用卷积空间传播网络,通过构建亲和矩阵来细化最终的深度图。同时,为解决大多数方法存在的对不满足多视图一致性的不可靠区域重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一步结合注意力机制设计具有样本自适应能力的动态特征提取网络,用于增强模型的局部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DTU数据集上,SP-MVSNet的重建完整性相比于CVP-MVSNet提升32.8%,整体质量提升11.4%。在Tanks and Temples基准和Blended MVS数据集上,SP-MVSNet的表现也优于大多数已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三维重建效果。 张锡英 孙守东 于海浩 边继龙关键词:立体视觉 计算机艺术的创造性 2020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艺术领域,计算机技术对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艺术已经发展到从艺术辅助创作工具向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方向过渡阶段。但是计算机艺术作品在艺术性上还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艺术的发展状况和不足进行探讨。该文将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艺术辅助创作工具阶段、进行艺术风格模拟阶段和进行艺术风格创造阶段。重点阐述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可知计算机艺术虽然在情感表达和对世界的认知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创造性。最后对计算机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于海浩 韩中元 孔蕾蕾 黄成哲 齐浩亮关键词:计算机艺术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