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万林

作品数:157 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1篇股骨
  • 52篇坏死
  • 49篇骨头
  • 49篇股骨头
  • 41篇激素性
  • 38篇骨折
  • 37篇股骨头缺血
  • 30篇缺血坏死
  • 30篇股骨头缺血坏...
  • 29篇头坏死
  • 29篇骨头坏死
  • 29篇股骨头坏死
  • 25篇激素性股骨头...
  • 24篇关节
  • 22篇脱位
  • 22篇细胞
  • 21篇儿童
  • 20篇髋关节
  • 17篇手术
  • 17篇激素

机构

  • 83篇内蒙古医科大...
  • 7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8篇内蒙古医学院
  • 6篇内蒙古医学院...
  • 5篇宁夏回族自治...
  • 3篇包头市第四医...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铁道建筑...
  • 1篇包头矿务局医...
  • 1篇包头市第二医...
  • 1篇托克托县医院
  • 1篇东莞市第八人...

作者

  • 154篇刘万林
  • 60篇赵振群
  • 43篇郭文通
  • 42篇温树正
  • 42篇白锐
  • 39篇韦宜山
  • 37篇霍洪军
  • 35篇李岱鹤
  • 33篇李文琪
  • 27篇王勇
  • 25篇杨学军
  • 20篇孙亮
  • 15篇王冉东
  • 14篇孙超
  • 12篇刘艳阳
  • 11篇李力
  • 10篇白锐
  • 9篇杨勇
  • 8篇苏秀兰
  • 8篇黄健

传媒

  • 18篇内蒙古医学院...
  • 16篇内蒙古医学杂...
  • 12篇骨与关节损伤...
  • 1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1篇中华小儿外科...
  • 8篇临床小儿外科...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外医疗
  • 2篇骨科临床与研...
  • 2篇第二十四届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1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Ponseti技术的普及与规范,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20年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 varus,CTEV)临床常见,延误或不当治疗不仅给患儿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也给父母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心理及社会负担。Ponseti技术是治疗所有CTEV初始阶段的理想方法,正确使用该方法会大大减少由CTEV引起的残疾。然而,Ponseti技术在我国开展尚不普遍,方法还未完全统一,部分医疗机构不能完全规范地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技术操作。在开展该方法的诸多医疗机构中,重视程度亦远远不够,许多机构也仅限于开展。由于治疗方法及规范未能统一,治疗结局也差强人意,一些医疗机构过早介入手术等方法,使整体治疗效果令人堪忧。本文就中国开展Ponseti方法的现状及非步行年龄、步行年龄、非典型及复发CTEV的治疗、管理与问题做一述评,期望通过加强Ponseti技术的普及与规范,不断提高CTEV的临床治疗效果。
刘万林
激素影响下动静脉的不同改变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受激素影响动、静脉的变化,比较两者变化的差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中国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15只为模型组,静脉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及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B组:15只单纯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C组:10只为正常对照组。取支配股骨头血运的主要血管(旋股内侧动脉、股静脉)及股骨头,制成标本。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进行观察检测。结果:A组动、静脉血管内膜层中PDGF-A+B/PDGF-α+β表达分别为0.4341+0.0397、0.3505+0.0407,A组动、静脉血管内膜层中VEGFmRNA表达分别为0.2550+0.0297、0.2061+0.0371。分别比较A组动、静脉血管内膜层中PDGF-A+B/PDGF-α+β及VEGFmRNA的表达,采用组间t检验,静脉血管内膜层中PDGF-A+B/PDGF-α+β及VEGFmRNA的表达与之在动脉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P<0.01;t=3.25,P<0.01);B、C组则不存在上述统计学结果。结论:激素导致PDGF生理活性相对下降以及VEGFmRNA转录下调在静脉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过程中对静脉的损害较之动脉的损害更为严重。
冯卫刘万林苏秀兰郝廷白志刚黄健吴一民托娅白锐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自噬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参与模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与发展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至今仍是很棘手的难题,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在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自噬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所发挥的作用及3-甲基腺嘌呤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5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对照组单纯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 mL/只,每周1次,共4次;股骨头坏死组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 mg/kg,每周1次,共4次;3-甲基腺嘌呤组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 mg/kg,之后随即肌肉注射3-甲基腺嘌呤2μL/只,每周1次,共4次。实验第1,2,3,4周,各组每次分别处死3只兔,取双侧后肢股骨头。光镜下计数各组空缺骨陷窝;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鉴定各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光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股骨头坏死组和3-甲基腺嘌呤组标本空缺骨陷窝率均显著升高(P <0.05),但3-甲基腺嘌呤组上升率低于股骨头坏死组(P <0.05);②股骨头坏死组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RNA呈高表达,同时表达量较3-甲基腺嘌呤组高(P <0.05),表示细胞自噬激活,3-甲基腺嘌呤对这一过程起到抑制作用;③结果检测到模型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证实了细胞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3-甲基腺嘌呤抑制了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可以抑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及发展。
马海龙赵振群刘万林孙军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自噬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血管壁中主要促血管生长因子生理活性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受激素影响的血管内膜层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生理活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发生变化的关系。方法选中国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15只,为模型组,静脉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及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B组:15只,单纯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C组:10只,为健康对照组。取支配股骨头血运的主要血管(旋股内侧动脉、股静脉)及股骨头,制成标本。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进行观察检测。结果A组动、静脉内膜层中PDGF-A+B/PDGF-α+β表达分别为0.4341±0.0397、0.3505±0.0407,A组动、静脉内膜层中VEGF mRNA表达分别为0.2550±0.0297、0.2061±0.0371。A组动、静血管内膜层中PDGF生理活性及VEGF mRNA表达与股骨头发生坏死的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中r=-0.808,P〈0.01;r=-0.312,P〈0.01。静脉中r=-0.842,P〈0.01;r=-0.825,P〈0.01);B、C组则不存在上述统计学结果。结论激素可导致PDGF生理活性相对下降以及VEGF mRNA转录下调,进而影响PDGF与VEGF对血管生成的正常调节,是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冯卫刘万林苏秀兰郝廷白志刚黄健吴一民托娅白锐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激素类
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8月~2009年8月期间资料完整的、有移位的17例非病理性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4.5-14.9岁...
韦宜山刘万林白锐李岱鹤赵振群王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儿童
前凝血状态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血管壁骨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前凝血状态下激素影响的血管壁中的骨代谢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发现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前凝血状态下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健康中国大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模型组,利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及激素诱导兔典型前凝血状态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取主要供应股骨头血供的旋股内侧动、静脉,提取组织总RNA,与含有82个兔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洗涤,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的数据。结果:在检测的82个基因中,下调的基因动脉有51个,静脉有56个,其中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动脉有7个,静脉有23个。结论:(1)激素在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的过程中降低或增高了某些血管壁中主要的骨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了其在血管壁中的生物活性。所有这些可能都会影响到股骨头局部的骨代谢,从而加重或导致了股骨头坏死。(2)利用基因芯片大通量筛选的技术,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准确的分析激素影响的血管壁中众多骨代谢相关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郝廷冯卫白锐刘万林
关键词: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血管差异表达基因
应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治疗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中期随访结果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治疗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中期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采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联合或不联合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术一期手术治疗的DDH患儿60例(74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38例;手术时年龄(8.20±2.56)(6~15)岁。左侧20例,右侧26例,双侧14例。术前Tonnis分级Ⅱ级38髋(51.35%),Ⅲ级10髋(13.51%),Ⅳ级26髋(35.14%)。联合应用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52例(61髋),未联合应用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8例(13髋)。初次治疗50例(64髋),残余畸形治疗10例(10髋)。依照年龄将全部患者分为6岁≤年龄<8岁组和年龄≥8岁组。采集术前Tonnis分级和髋臼指数(AI)以及末次随访AI、中心边缘角(CE)和股骨头缺血坏死(AVN)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分别对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放射学结果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86±3.63)(2~17)年。术前AI=(37.18±10.67)°;末次随访AI=(14.11±5.76)°,CEA=(38.59±11.46)°。术后Severin评价优良率为71.6%,McKay评价优良率为74.3%;AVN发生率为18.9%(12例,14髋)。2个年龄组患者McKay评分和Sever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5,0.129)。是否出现AVN(均P<0.001)和术前Tonnis分级(P=0.002,<0.001)是影响术后McKay和Severin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是治疗6岁以上DDH患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发生AVN和术前Tonnis分级较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岱鹤刘万林韦宜山白锐赵振群王勇孙超孙亮
关键词:截骨术骨盆
前路减压Kaneda装置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被引量:15
1997年
霍洪军温树正郭文通李力刘万林李文琪杨学军姚传博胡建军黄克云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内固定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诱导及观察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通过马血清、激素联合作用于实验家兔 ,制备典型骨坏死动物模型,进一步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新西兰白 兔60只,随机分成4组。A组:20只,经静脉2次单纯注射马血清(10ml/kg/次),间隔3周。B 组:15只,连续3日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每日45mg/kg),C组:20只,先静脉2次注射马 血清(10ml/kg/次),间隔2周。第2次注射马血清后2周,连续3日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每日45mg/kg)。D组:5只,对照组。分别于最后1次给药后1、2、3、5、7周处死取材。标本 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在马血清和激素协同作用的C组中 ,股骨头内小动脉损害严重,血栓形成广泛,软骨下灌注血管数量减少明显,共有74%的标 本发生骨坏死。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健郭文通李文琪刘万林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缺血性骨坏死发病机理
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患者34例38髋进行手术疗效分析,其中男6例6髋,女28例32髋;年龄37~62岁,平均48.5岁。按Crowe分型,Ⅰ型15例17髋,Ⅱ型10例12髋,Ⅲ型5例5髋,Ⅳ型4例4髋。以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通过观察X线检查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8—72个月)。Harris评分:术前为(49.5±7.6)分,术后为(87.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下肢长度差由术前的0.5~5.0cm(平均2.5cm)恢复至术后的0.0—1.5cm(平均0.25cm)。随访期内无神经损伤、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刘长路刘晓民刘万林黄健马钢丁良甲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成人生物型假体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