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细胞
  • 2篇异体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神经干
  • 2篇同种异体
  • 2篇脱氨酶
  • 2篇胚胎
  • 2篇胚胎神经
  • 2篇胚胎神经干
  • 2篇转染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
  • 2篇细胞移植修复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转染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4篇陈一曲
  • 3篇宋飞
  • 3篇马学虎
  • 3篇刘天庆
  • 2篇邢琪
  • 2篇魏明海
  • 1篇葛丹
  • 1篇崔占峰
  • 1篇马郁芳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时效性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并分析其移植时效性。方法:实验于2003-07/08在大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实验室完成。①取孕14 ̄16d的大白鼠1只,引颈处死,剖腹,取出胎鼠,钳取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的脑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②将3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均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早期移植组、延期移植组大鼠分别在伤后3d及3周移植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神经元特异性蛋白。结果:脊髓损伤建模实验纳入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双后肢的功能恢复情况: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早期移植组表现尤为显著。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细胞移植后五六天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二三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损伤对照组大鼠的瘫痪肢体无任何恢复。②移植4周后早期移植组大鼠移植区脊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早期移植疗效更好。
宋飞邢琪魏明海陈一曲刘天庆马学虎
关键词:胚胎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同种异体成年SD大鼠
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2008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易分离和扩增,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及表达,在人类医学上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细胞和基因治疗中的靶细胞。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基因的表达。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大连市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室。材料:实验于2006—03/2007—06在大连市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及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室完成。新西兰大白耳兔,5月龄,雌雄不拘,体质量2.0~2.5kg。方法:以大肠杆菌JM109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载体pMD19-T,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基因测序后,构建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质粒。同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培养、鉴定。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转染经过鉴定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于转染后24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结果:实验克隆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并将其与带荧光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1连接。经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488am蓝光激发下观察,pIRES2-AcGFP1-CD组和pIRES2-AcGFP1空载体组均可见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未经转染的细胞未见发出绿色荧光,说明胞嘧啶脱氨酶基因成功转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治疗中的理想载体。
宋飞陈一曲马学虎葛丹刘天庆马郁芳崔占峰
关键词: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时效性(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何时移植效果较好?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并分析其移植时效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实验室。方法:实验于2003-07/08在大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实验室完成。①取孕14~16d的大白鼠1只,引颈处死,剖腹,取出胎鼠,钳取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的脑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②将3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均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早期移植组、延期移植组大鼠分别在伤后3d及3周移植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干细胞移植4周后,取出移植区脊髓,作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双后肢的功能恢复情况。②神经干细胞移植4周后各组大鼠脊髓移植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建模实验纳入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双后肢的功能恢复情况: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早期移植组表现尤为显著。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细胞移植后五六天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两三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损伤对照组大鼠的瘫痪肢体无任何恢复。②移植4周后早期移植组大鼠移植区脊髓组织的
邢琪宋飞魏明海陈一曲刘天庆马学虎
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细胞学
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SCs中的表达
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是来源于真菌及大肠杆菌的一种自杀基因,它表达的CD酶可以使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5-FC/)脱氨基转化成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5-氟胞嘧啶/(5-FU/...
陈一曲
关键词: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