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红
- 作品数:45 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北极海水中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多样性被引量:7
- 2011年
- 北极科考带回北冰洋海水,经透析室连续富集培养,培养基再培养获得膜上生长的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应用16SrDNA文库技术对北极N83站和C19站海水中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细菌多样性丰富。N83站水样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分为3部分: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在文库中所占比例达到90.01%;其次是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所占比例均为5.00%。C19站水样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分为4部分: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在文库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7.87%和28.57%;其次是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Gla-ciecola,所占比例均为1.79%。系统进化树表明所构建16SrDNA文库中多数序列与GeneBank中已知序列距离较远。
- 和振花杨季芳陈吉刚杨继红
-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
- B组轮状病毒WH-1株nsp2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
- 2006年
- 根据B组轮状病毒(GBRV)WH-1株nsp2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nsp2基因的编码区.将其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经IPTG诱导,在E.coliDH5α菌株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GST融合蛋白大小为61×103,经SDS-PAGE分离纯化,免疫小白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经1∶3 0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所表达的蛋白和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蛋白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 尹素改芦宝静王汉中杨继红
- 关键词:NSP2基因蛋白表达抗体制备
- 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宿主范围调查
- 2016年
- 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irus,Ss RV)是锯缘青蟹养殖业中造成重大危害的传染病原之一。为了解Ss RV的自然宿主范围,尽早发现和消除Ss RV传染源,切断Ss RV疾病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Ss RV疾病暴发流行,文章采用一步RT-PCR检测方法,对自然环境及青蟹养殖区的多种水生动物及其青蟹饵料携带的Ss RV状况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多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青蟹饵料均携带Ss RV病毒。研究结果表明,Ss RV具有较广泛的宿主,揭示青蟹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与这些海洋动物隔离,切断Ss RV传播途径,同时避免以带毒动物为饵料,消除传染源,减少Ss RV病毒病的发生。
- 徐军超肖樊杨继红杨季芳陈吉刚
- 关键词: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宿主范围
- 2006年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武汉地区247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筛选出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67份,阳性率为27.12%。通过一步多重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阳性样本进行VP7基因分型研究,其中G 1型10例(14.93%),G 3型46例(68.66%),G 1与G 3混合感染型5例(7.46%),6例(8.95%)未能分出型别。分析表明,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G 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同2002-2003年相比,G 3型比例下降,G 1型比例上升。
- 汪洋白萱余晖孙红杨继红
- 关键词:轮状病毒VP7基因型
- 双层粒子转染细胞拯救感染性轮状病毒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从失去外壳结构蛋白无感染性的双层粒子拯救获得具有感染性的轮状病毒粒子,证实轮状病毒双层粒子在细胞内具有感染性。方法将从羊轮状病毒LLR感染的MA-104中制备和纯化轮状病毒双层粒子转染至CV-1细胞,取转染CV-1细胞的培养液用轮状病毒免疫胶体金试剂盒检测证实转染后产生了轮状病毒,将转染细胞培养液接种MA-104细胞鉴定培养液中转染后产生的轮状病毒的感染性。结果轮状病毒双层粒子转染CV-1细胞后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转染细胞的培养液轮状病毒免疫胶体金试剂盒检测结果阳性,转染细胞的培养液接种MA104细胞后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试剂盒检测也呈阳性。结论从无感染性的纯化羊轮状病毒LLR双层粒子成功地拯救出具有感染性的轮状病毒粒子,证明失去外壳蛋白的轮状病毒双层粒子在细胞内具有感染性。
- 张磊王三应张翌李莎李燕杨继红
- 关键词:轮状病毒转染拯救
- 武汉地区婴幼儿星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 2006年
- 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在武汉儿童医院腹泻门诊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择就诊的5岁以下的腹泻患儿,采集腹泻样本共793份,并收集了包括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采用星状病毒试剂盒(IDEMA^TM Astrovirus,DAKO公司产品,美国)进行星状病毒检测;此前该批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过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及相关资料采用EPI2002录入和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 唐少文刘满清王斌叶临湘康世秀杨继红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婴幼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腹泻门诊
- 轮状病毒WH-2株vp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制备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基因的单克隆抗体(mAb),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将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基因克隆至pGEX-KG载体,然后转入大肠杆菌E.coliTop10,IPTG诱导表达GST-VP7融合蛋白。分离纯化蛋白GST-VP7并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利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化,获得稳定分泌mAb检测为阳性的细胞株。结果:经过3次克隆化筛选,最终得到1株能和GST-VP7蛋白反应稳定分泌mAb的阳性细胞克隆,这些mAb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中GST融合表达及mAb的制备体能用于GBRV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为其引起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研究和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
- 丛文娟杨继红邓妍陈凯峰郭建军熊国梅刘中来
- 关键词:VP7基因单克隆抗体
- 病毒性趋化因子vMIP2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 2003年
- 趋化因子受体如CCR5和CXCR4是HIV侵入细胞的辅助受体,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可以抑制HIV感染细胞。近年来在疱疹病毒8(Human herpesvirus 8,HHV8)基因组中发现与人趋化因子有较高同源性的开放阅读框,分别命名为vMIP1、vMIP2和vMIP3。研究发现vMIP2与多种人趋化因子受体有高亲和力。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融合蛋白TrxA-vMIP2,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对其纯化。纯化产物用肠激酶酶切后,经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出目的蛋白vMIP2。体外活性研究表明纯化的vMIP2可以有效地抑制R5和X4 HIV-1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复制。
- 马新锋张治平杜涛杨继红胡勤学
- 关键词:纯化生物活性人免疫缺陷病毒
- 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杀藻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水华治理需求,采用市售抗菌防臭纤维织物产品进行了实验室和小型实验池中水华藻杀灭实验。结果显示,在28℃光照强度3 000 lx条件下,在实验室培养的藻悬浮液中放置0.4 cm2/mL抗菌防臭纤维织物1~3 d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DS和7820种、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 calothrichoidesGom)、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叶绿素a含量即明显降低,处理2周后,叶绿素a浓度分别下降94.8%、92.7%、93.2%和98.9%;鱼腥藻(Anabae-na7120),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K櫣tz)的生长受到强烈抑制,处理3周后其叶绿素a浓度无明显增加;在1.8 m×2.8 m×1.5 m的小型实验池使用1.25 m2/m3抗菌防臭纤维织物8 d后,实验池野生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浓度下降86.8%。鱼类急性毒理测试显示该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无毒性。
- 张翌张磊王三应李莎李燕杨继红
- 关键词:水华杀藻
-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2
- 1993年
-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原类菌原体为抗原,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取其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从4次融合产生的459个杂交瘤细胞克隆中,用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和同样方法制备的健康泡桐抽提物分别为检测抗原,以间接ELISA法双重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杂交瘤细胞2株。用奥氏琼脂双扩散法检测该2个抗体分属Ig G2a和Ig G3两亚类。该二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以间接ELISA法测定均超过1.6×10~4。用斑点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原时,最小检出量为10 ng。初步应用于几种类型样品的检测,结果所有的有病症植株全部阳性,并检出隐性带毒植株,进一步证实该2单克隆抗体确系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单抗。
- 林木兰杨继红陈捷石小岩张春立陈维伦
- 关键词: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