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学研究基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城市增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14年
- 城市增长过程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城市增长模拟研究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都有较快的发展。为进一步梳理城市增长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探寻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在简单回顾城市空间结构和静态城市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对动态城市模型中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和基于智能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ABM)为代表的离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从城市增长模型的理论、概念、属性、结构以及模拟平台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增长模拟的动态模型能体现城市发展和演化的复杂性特点,而智能体建模方法因其具有对城市发展诸多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考虑而具有更大的优势。
- 张媛媛孟斌朱海勇
- 基于agent的大型居民社区通勤行为研究-以望京为例
- 城市模拟模型的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随着计算机和GIS 的发展,模拟城市增长的模型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在简单回顾城市空间结构模型、静态城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重点综述了动态城市模型...
- 张媛媛孟斌
- 北京市不同社区居民通勤行为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近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交通拥堵、居住地和工作地分离、过度通勤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勤行为研究对理解城市结构、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市政策性住房、胡同社区、单位社区和商品房四类居住区居民为对象,通过2012年城市居民职住分离抽样调查问卷获取了不同社区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通勤行为及居住满意度等基本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这些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试图理解社会极化加剧背景下不同社区居民通勤行为差异,丰富城市地理研究内容。结果发现:不同社区居民通勤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四类社区中政策性住房居民平均通勤时间最长为50.4 min(标准差24.7 min),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时间最短为33.6 min(标准差20.3 min);不同社区居民的通勤工具选择也明显不同,反映出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差异是通勤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
- 贾晓朋孟斌张媛媛
- 关键词:居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