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盼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丹参酮ⅡA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丹参酮IIA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流化床一步成型工艺制备的丹参酮II A固体分散体微丸体外溶出速率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且工艺操作简便可行,生产效率高、成本小,易于...
- 刘建平刘盼李瑾
- 一种丹参酮IIA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丹参酮IIA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流化床一步成型工艺制备的丹参酮IIA固体分散体微丸体外溶出速率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且工艺操作简便可行,生产效率高、成本小,易于实...
- 刘建平刘盼李瑾
- 文献传递
- 阿替洛尔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制备阿替洛尔24h缓释微丸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Glatt流化床包衣制备阿替洛尔24h缓释微丸。大鼠分别灌服阿替洛尔缓释微丸和速释载药丸芯,血浆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以甲硝唑(Metronidazole,MTZ)为内标,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PKsolver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制备的AT缓释微丸在2、12、24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21.31±1.12)%、(70.82±1.47)%、(91.87±1.71)%,工艺也较稳定。PKsolver拟合结果表明AT素丸符合二室模型,AT缓释微丸符合一室模型,AT素丸和缓释微丸的Tmax分别为(2.679±0.142)h和(10.430±1.225)h,Cmax分别为(1.238±0.144)mg·L-1和(0.356±0.031)mg·L-1,MRT分别(12.559±0.414)h和(21.764±1.992)h。结论:制备的AT缓释微丸在体内体外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 董晨东刘建平张文丽刘盼陈梁
- 关键词:阿替洛尔缓释微丸药动学HPLC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