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生

作品数:50 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手术
  • 15篇外科
  • 12篇外科手术
  • 10篇颅脑
  • 10篇颅脑损伤
  • 10篇脑损伤
  • 7篇血肿
  • 7篇细胞
  • 7篇颅内
  • 7篇脑膜
  • 6篇手术治疗
  • 5篇预后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 5篇显微外科
  • 5篇脑膜瘤
  • 5篇干细胞
  • 4篇神经外科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疗效

机构

  • 28篇安庆市立医院
  • 21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增城市新塘医...

作者

  • 50篇陈新生
  • 23篇查正江
  • 21篇施正生
  • 15篇毛以成
  • 10篇方晖
  • 8篇王俊
  • 6篇李志宏
  • 6篇杨友忠
  • 6篇赵鹏
  • 5篇罗斌
  • 5篇周和平
  • 4篇李志宏
  • 4篇方晖
  • 4篇尹国才
  • 3篇方庆
  • 3篇孔权
  • 3篇陈敏
  • 2篇朱庆丰
  • 2篇罗斌
  • 2篇吴霞

传媒

  • 10篇安徽医学
  • 5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级医刊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右江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4
  • 2篇199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桥小脑角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2005年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6年6月至2004年7月收治桥小脑角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桥小脑角肿瘤中,听神经瘤28例,脑膜瘤4例,胆脂瘤3例,血管网状细胞瘤1例。本组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全组面神经解剖保留32例(89%),功能保留27例(75%),术后永久性面瘫10例。结论: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桥小脑角肿瘤,严格按照显微外科技术操作,肿瘤可全切除,并能有效地保护桥小脑角周围的重要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邵强吴波陈秋明曾昭明王汝飞冯志铁陈新生施正生
关键词:桥小脑角脑肿瘤显微外科技术
CT指示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1例报道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钻孔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行钻孔形成直径1.5~3.0cm的小骨窗,置管吸除50%~70%血肿后引流,同时术后用尿激酶1~2万U加入5mL生理盐水中注入血肿腔,以水解纤维蛋白,溶解凝块,改善脑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术后恢复优良率达67.2%,手术致残率为23.0%,病死率为9.8%。结论疗效高低与GCS评分指数高低、血肿量的大小、血肿破入脑室与否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
查正江陈新生吴霞方晖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尿激酶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胶质瘤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部分近功能区的肿瘤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第一次手术后常有增高。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仍能改善患者症状且延长寿命。
杨友忠陈新生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手术
近红外光谱无创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实时无创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颅内压(I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术后病人,采用近红外光谱与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rScO_2、ICP,同时记录脉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分析监测结果的关联性。结果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程度和rSc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越好的组其rScO_2值越高,术后rScO_2早期会出现下降,最后随颅内高压缓解后再次呈上升趋势。但4例死亡病人伤后rScO_2主要呈下降趋势,上升不明显。rScO_2与ICP呈显著负相关(r=-0.882,P<0.001),rScO_2与CPP呈显著正相关(r=0.938,P<0.001)。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无创监测脑组织rScO_2,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唐剑周和平王绍波陈新生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无创监测重型颅脑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效果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技巧。方法对该院过去3年内手术治疗的51例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显微外科组30例、常规开颅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效果、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微外科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野出血率、术中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开颅组(P<0.05);两组术后症状改善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外科组手术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常规开颅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具有手术效果可靠、安全性高的优点。
方晖陈新生施正生
关键词:显微外科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并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患者资料。结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21例,发病年龄为28~57岁,男性多于女性,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9例,小脑蚓部2例。21例行CT检查,囊性肿瘤19例,实质性肿瘤2例。行MRI检查13例,肿瘤为囊性者11例,实质性者2例。19例囊性结节型肿瘤中,手术行瘤结节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2例;2例实质性肿瘤行部分切除。瘤结节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3例。术后恢复良好20例,死亡1例。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多为颅高压症状、共济失调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方晖查正江陈新生
关键词: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外科手术
术中超声在颅内病灶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在硬膜外及硬膜下应用超声定位,实时确定病灶的位置,选择皮层切口及手术路径,并实时判定病灶术中切除程度。结果全部病灶术中超声定位准确,准确率达100%,其中病灶全切32例,次全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术中定位,并判断手术切除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
查正江赵鹏陈新生方晖杨友忠李志宏王俊
关键词:术中超声神经外科开颅手术
血性脑脊液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性脑脊液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人的血性脑脊液和正常脑脊液培养神经干细胞,分为试验组(血性脑脊液组)和对照组(正常脑脊液组),分别于不同时间观察神经干细胞在两组脑脊液中的生长及增殖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两组脑脊液中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神经干细胞在血性脑脊液和正常脑脊液中均能存活,并且均能增殖和分化。神经干细胞在血性脑脊液中的贴壁分化速度快于正常脑脊液,分化比例也高。神经干细胞在血性脑脊液中倾向于向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在正常脑脊液中倾向于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结论:血性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新生尹国才郑爱芳罗斌王志高谢翎吴甘霖
关键词:脑脊液神经干细胞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治疗的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和疗效。结果:侧脑室脑膜瘤患者16例,发病年龄25~56岁,其中女9例,男7例。全组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结论:侧脑室脑膜瘤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及局部压迫症状体征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晖查正江陈新生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合并心肌病外科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合并心肌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自2007年2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合并心肌病患者15例,采取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在手术前后行内分泌学、颅脑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包括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垂体瘤切除术后生长激素、LVIDd、IVST、LVPWT、E/A比值、EF均值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治愈率为35.68%,缓解率为76.36%。结论积极手术切除垂体瘤,良好控制生长激素水平,能显著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使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合并心肌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周和平陈新生施正生查正江王俊
关键词:垂体腺瘤生长激素心肌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