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 作品数:98 被引量:516H指数:12
-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锦州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便携式病历夹
-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历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病历夹,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把手,所述把手的上端开设有挂孔,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磁条一,所述底板的上端开设有笔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开设有方槽。该便携式病历夹,...
- 李向东陈曲刘丹李巍焦立新武丹何玉男迟新楠王嵬
- 能量代谢障碍对SIRS发生MODS过程的影响
- 2002年
- 李巍刘春峰
- 关键词:能量代谢障碍SIRSMODS微循环障碍
-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不同刺激部位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RT)技术测试,探讨刺激耳蜗不同部位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特点。方法:应用NRT软件对27例Nucleus CI24R(CA)儿童植入者进行术中记录,分别测试每一位患者的第1、4、8、11、17、22号电极,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确定ECAP阈值、幅值及幅值增长曲线斜率,比较耳蜗顶部、中部、底部不同刺激部位之间ECAP的差异。结果:ECAP阈值自蜗底至蜗顶呈下降趋势,反应幅值自蜗底至蜗顶呈上升趋势,幅值增长曲线斜率自蜗底至蜗顶呈上升趋势。结论:刺激耳蜗不同部位ECAP阈值、幅值及幅值增长曲线斜率显著不同。
- 田颖李巍王铮杨宁惠莲姜学钧
- 关键词:耳蜗植入动作电位神经反应遥测
- 应用食醋灌肠的量及浓度对肝性脑病病人血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2
- 1998年
- 选择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昏迷期病人5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食醋灌肠1周,观察灌肠前后空腹血氨浓度及肝性脑病的临床治愈率。结果表明:用浓度15%(V/V)、25%(V/V)的食醋灌肠1周后血氨浓度分别为47.3±5.4μmol/L、35.7±5.5μmol/L,与对照组血氨浓度112±10.7μml/L相比明显降低(P<0.01)。用浓度25%(V/V)食醋灌肠时肝性脑病临床治愈率最高为9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食醋灌肠可降低血氨浓度,提高肝性脑病的治愈率,其食醋的最佳浓度为25%(V/V).
- 何宝杰李巍吴宏
- 关键词:肝性脑病血氨食醋灌肠
- 应用CT三维重建对正常人群耳蜗方位和盘曲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运用CT三维重建等影像手段对正常人群耳蜗进行形态学研究,为指导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等内耳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0例(200耳)排除内耳解剖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年龄分为5组,利用计算机工作站的3D立体重建和2D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其耳蜗基底部的长和宽、底周内最长直线距离、耳蜗的高度、第一周和第二周之间的角度及正中矢状面与底周间夹角等结构进行系统测量,统计分析以上各结构指标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左右耳之间的差异。结果:耳蜗基底部的长为(8.56±0.52)mm、宽为(6.63±0.56)mm、底周内最长直线距离为(7.33±0.56)mm、耳蜗的高度为(3.76±0.28)mm、第一周和第二周之间的角度为(15.82±2.78)°。以上所有指标在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矢状面与耳蜗底周间角度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角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P<0.05)。第一和第二周之间的角度在各年龄组内存在变异,提示耳蜗的盘曲模式在个体间差异明显。结论:3D和2D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准确评价内耳形态结构,测定国人耳蜗各主要结构的正常值,可为临床诊断及人工耳蜗等内耳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罗扬拓初金刚李巍赵宁姜学钧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3D重建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SP100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SP100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100蛋白在128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NSC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SP100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在正常黏膜上皮细胞和分化良好的癌细胞中,以细胞核内染色为主;在低分化癌细胞中,在细胞质内呈弥漫性分布。SP100蛋白在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呈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89.1%(114/128)、阴性表达率10.1%(14/128),在HNSCC原发灶中分别为37.5%(48/128)和62.5%(80/128)(P<0.05)。SP100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细胞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HNSCC不同分化程度细胞中存在SP100蛋白的差异化表达。
- 李巍施磊尚超姜学钧富伟能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分化
-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2年随访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对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2年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的VAS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1年、2年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涕及鼻痒症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上升(P<0.05)。结论聚焦超声能够有效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有复发的趋势。
- 张静茹魏宏权夏炎施磊李巍闫艾慧姜学钧
- 关键词:聚焦超声变应性鼻炎视觉模拟评分
- 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宫颈3层结构及宫颈癌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非子宫疾病女性患者及12例宫颈癌患者在1.5T MR上行盆腔DWI成像。DWI序列的b值为0、800s/mm2。在DWI及ADC图中观察正常宫颈的层次结构,并比较不同分层的ADC值;在DWI图像中测量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信号强度比值(SIR),并与常规T1WI及T2WI同法获得的SIR比较;测量宫颈癌组织的ADC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对照组中有73%的病例(11/15)在DWI图像中可以分清宫颈的3层结构,而在ADC图中则为100%。3层结构的ADC值分别为(1.83±0.37)×10-3、(1.23±0.24)×10-3及(1.87±0.24)×10-3mm2/s(内膜层、结合带及肌层),3者间有显著差异。所有宫颈癌组患者的宫颈正常分层结构均消失,在DWI上均表现为弥漫高信号,ADC值为(0.86±0.08)×10-3mm2/s,癌灶明显低于正常宫颈各层结构的ADC值。DWI、T1WI及T2WI图像中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SIR分别为2.97±0.69、0.06±0.02及1.96±0.32,3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正常宫颈及宫颈癌在DWI及ADC图中均具有一定特征,其中DWI能较常规序列更加突出宫颈癌病灶,有助于准确诊断。
- 任莹范国光卢再鸣孙宝海胡奕李巍郭启勇
-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 磷酸化JNK在庆大霉素致豚鼠前庭毛细胞凋亡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致豚鼠前庭毛细胞损伤特点,并探讨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前庭毛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分别行100mg/(kg·d)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连续肌肉注射7d,第8天全身麻醉下处死豚鼠,取壶腹嵴为观察对象,左耳铺片,硝酸银染色检测毛细胞损伤;右耳冷冻连续切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毛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JNK磷酸化。结果:实验组中毛细胞受损,壶腹嵴顶端见凋亡细胞,并在细胞内观察到磷酸化JNK免疫阳性反应;对照组中未见毛细胞损伤及凋亡细胞,未见磷酸化JNK。结论:庆大霉素可以通过诱导凋亡造成内耳前庭毛细胞损伤,同时磷酸化的JNK标志着JNK途径的活化,提示JNK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姜学钧李巍臧洪瑞王谨关超杨柠
- 关键词:庆大霉素细胞凋亡C-JUN氨基末端激酶
- 三维CT重建对小儿气道异物诊断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总结2005年11月至2007年1月间47例住院治疗患儿气管支气管三维CT检查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及治疗。
- 李巍王宏伟季文樾刘磊峰
- 关键词:小儿三维CT气道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