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 油气润滑系统特性参数正交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利用正交实验法,基于ECT电容电析成像技术,在油气润滑测试实验台上系统研究了供气压力、单次供油量、单次供油间歇时间3个参数对管内含油率的影响,并得出了这3个参数对管路含油率影响大小的排列顺序,以及管内含油率最小且油膜分布最稳定的最佳实验条件;最后分析了当供气压力和单次供油量为最佳实验条件时,管内含油率随单次供油时间间隔的变化规律,为油气润滑系统特性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孙启国周正辉王跃飞
- 关键词:油气润滑正交实验ECT含油率
- 基于Fluent的轴承腔温度场仿真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油气润滑中,轴承转速和空气流量对轴承的工作温度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基本润滑原理,推导并计算了深沟球轴承在不同转速和空气流量下的发热量,运用Fluent软件对深沟球轴承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到了不同转速情况下轴承腔的最高工作温度,并分析了轴承腔空气入口速度和润滑油粘度对轴承内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 王跃飞孙启国牛鹏
- 关键词:油气润滑深沟球轴承温度场
- 基于正交实验的油气润滑系统参数实验研究
- 2014年
- 油膜厚度是油气润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利用油气润滑实验台,结合ECT电容电析成像技术,在正交实验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供气压力、单次供油量和单次供油间歇时间三个润滑系统参数对水平油管中油气两相流油膜厚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的影响参数中,供气压力对于油膜厚度影响作用最大,单次供油间歇时间次之,单次供油量对油膜厚度的影响作用最小;同时在实验研究参数选取的范围内,得出最薄油膜厚度的实验条件为:供气压力0.4 MPa、单次供油量2 mL、单次供油时间间隔15 s。
- 孙启国周正辉王跃飞
- 关键词:油气润滑正交实验ECT
- 滚动轴承油气润滑及喷油润滑温度场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分析滚动轴承内部生热机制,计算不同转速下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的轴承滚道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应用Workbench流场分析模块,建立滚动轴承流体域几何模型,对不同转速下滚动轴承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时轴承腔热流耦合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轴承转速较低时,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时轴承腔最高温度基本相同,但油气润滑条件下轴承腔的整体温度远远低于喷油润滑方式;当轴承转速较高时,油气润滑条件下的轴承腔最高温度要远远低于喷油润滑条件下的轴承腔最高温度,从而验证了高速工况下油气润滑的优越性。
- 王跃飞孙启国吕洪波
- 关键词:油气润滑滚动轴承
- 油气环状流流动和润滑性能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 油气润滑区别于传统润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管道内润滑油是由高速气体带动,并且以环状流的形式被输运的。正是这种特殊的输运方式,使得油气润滑的供油更精确、更均匀,润滑性能也优于传统油润滑。输油管道内环状流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
- 王跃飞
- 关键词:油气润滑环状流油气混合器滚动轴承
- 文献传递
- 基于ECT对油气润滑中油膜厚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油膜厚度是评价油气两相环状流的重要指标。论文利用ECT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在油气润滑实验台上,研究了不同单次供油量下水平输油管内的油气两相流油膜厚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供油量的逐渐增大,油膜厚度经历了从极薄且不稳定,到油膜较厚相对稳定,到油量沉积、流型变化的过程;在供油量较小的时候,油膜在弯曲管路容易断裂,当供油量较大时,油膜容易在弯曲管路发生堆积。
- 孙启国王莹王跃飞周正辉汪雄师
- 关键词:油气润滑气液两相流ECT
- 油气两相流管道含油率及油膜波动速度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ECT电容层析成像检测系统,在设计的油气润滑实验台上,在一定供气条件下,实验研究单次供油量对油气润滑水平管道中油膜波动速度及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单次供油量的增加,管内油膜平均波动速度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油膜波动速度的振幅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而含油率开始时增长速率快,随后增长缓慢。
- 孙启国周正辉王跃飞汪雄师
- 关键词:油气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