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机载//星载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稀疏处理方法研究 机载//星载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GMTI/)系统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机载//星载雷达处于下视工作状态,由于平台的高速运动导致杂波多普勒展宽,从而会淹没慢速目标,因此需要进行杂波抑制。目前空时自适应处理/(S... 王伟伟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空时自适应处理 杂波抑制 文献传递 基于相对马氏距离的非均匀杂波抑制方法 2023年 由于天基雷达覆盖范围广、探测背景复杂,雷达回波会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特性,从而导致杂波协方差矩阵(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CCM)估计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从而恶化天基雷达对空中动目标的检测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马氏距离的非均匀样本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所有样本的广义内积(generalized inner product,GIP),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合适的样本作为参考。通过比较场景中所有样本与参考样本的马氏距离,将相对马氏距离大于判定门限的样本作为非均匀样本剔除。用筛选后的样本进行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从而提高天基雷达在复杂环境下对空中动目标的检测性能。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非均匀环境下有效检测出空中动目标。 温和 段崇棣 王伟伟 万贝 梁家乐 席子瑞关键词:空时自适应处理 基于频率分集阵列的机载雷达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12 2015年 针对机载预警雷达运动目标存在距离模糊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分集阵列体制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频率分集引入的距离维可控自由度,将距离模糊数反映到信号的导向矢量中,通过将不同距离模糊区域的杂波和目标信号在空间频率域实现分离,并在不同的距离模糊区实现杂波抑制。该方法仅在一个脉冲重复频率下即可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和距离解模糊,大大提高了机载雷达系统的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王伟伟 吴孙勇 许京伟 杨晓超关键词:机载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适用GEO SAR的改进ωk算法 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停走"假设失效,回波信号距离和方位二维空变性严重问题,本文引入考虑"停走"假设误差的回波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GEO SAR的改进ωk算法,该算法分别在距离维和方位维采用新的频率轴映射和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去除了距离向和方位向信号的耦合,实现了适应距离和方位二维空变的方位向压缩.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张欣 黄普明 王伟伟天基TDM-MIMO雷达空间碎片阵列走动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天基时分复用多发多收天线(TDM-MIMO)雷达能同时完成较大空域搜索和多目标跟踪任务,有利于实现对多个碎片同时跟踪,且系统架构简单,能够以较小代价获得更多的系统自由度。但由于空间碎片与雷达间的相对高速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由窄带阵列信号变成宽带阵列信号,均匀线阵畸变成相对阶梯形阵列,无法实现能量聚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升TDM-MIMO雷达的综合探测能力,提出一种空间非均匀阵列校正补偿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eystone变换校正阵列在时间域上的走动,进而将不同通道的数据进行重组,最后通过动目标检测(MTD)实现能量聚焦。此时能够在较低信噪比下分辨目标,从而实现动目标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梁家乐 段崇棣 王伟伟 黎薇萍 毛永飞关键词:KEYSTONE变换 二维稀疏采样下的双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12年 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主瓣杂波抑制能力,但是其采样数据量过大的问题给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带来沉重负担。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二维稀疏采样下的双通道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距离和方位两维域进行随机稀疏采样,然后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对双通道的SAR回波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构造变换矩阵将目标能量支撑区从所有场景散射点的能量支撑区中进行分离,采用基于加权的最小l1范数优化模型进行杂波抑制与运动目标成像。所提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原始数据量,在杂波散射点的空间分布稀疏性较差的情况下,仍可以较好地检测地面运动目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王伟伟 廖桂生 朱圣棋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自适应虚拟阵列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方法 被引量:2 2020年 共形天线可安装于卫星载体表层,且结构设计灵活,满足未来卫星小形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共形天线阵列排布方式特殊,相比传统的均匀阵天线,在角分辨率、实时性和稳定性等方面性能有待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虚拟阵列变换方法,通过分析不同虚拟内插变换方式对应的二维探测孔径,得到了兼顾不同方向探测性能的最优自适应变换策略。一方面,自适应虚拟阵列满足均匀阵天线的Vander monde结构,子空间类算法适用于探测区域信号的快速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另一方面,自适应虚拟阵列可根据探测区域自适应变换阵元结构,避免某些探测方向孔径损失导致的探测性能下降问题。相比现有虚拟变换方法,所提方法不依赖于来波先验信息,可实现多方向的高精度实时稳健探测,在卫星深空探测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李渝 张鑫诚 高峰 王伟伟 段崇棣关键词:共形天线 深空探测 虚拟阵列 DOA 基于压缩感知的双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目前双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GMTI)方法采样数据量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双通道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沿方位向进行随机稀疏采样得到双通道原始回波数据,然后通过匹配滤波方法实现距离向聚焦,并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实现方位聚焦,最后运用传统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进行杂波抑制。通过公式推导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利用双通道方位稀疏采样数据实现杂波抑制的可行性,同时详细分析了运动参数对目标成像的影响。仿真与实测数据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方位向欠采样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杂波抑制性能。 王伟伟 廖桂生 朱圣棋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压缩感知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宽测绘带SAR成像的一种侧摆模式及其压缩感知处理方法 被引量:4 2012年 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了不同的信号录取方式及成像算法,但现有的ScanSAR和循序扫描体制(TOPSAR)往往会造成场景分辨率的整体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采用一种新的侧摆模式进行宽幅场景成像。该模式通过距离向波束角度的变化,以损失部分积累时间为代价,得到宽幅场景的回波信号,继而采用稀疏算法在方位向实现降采样成像。仿真结果表明,在波束变化轨迹确定后,星载雷达侧摆模式下稀疏SAR成像可有效增加场景幅宽,同时确保场景中心区域的高分辨成像。 杨东 廖桂生 朱圣棋 王伟伟 张学攀改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旁瓣抑制空间变迹算法 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现有的改进空间变迹(SVA)算法存在运算量大、不能有效抑制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旁瓣或者损失主瓣能量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SVA算法。分析了非整数倍带宽采样对理想频域窗函数所对应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影响,根据旁瓣抑制要求,构建一个新的脉冲响应函数,同时得到其所对应的频域窗函数,并给出相应的约束条件,通过比较最大和最小加权的SAR数据来实现旁瓣抑制。该算法在保持主瓣能量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抑制旁瓣,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杨科 廖桂生 徐青 王伟伟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旁瓣抑制 脉冲响应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