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红
-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体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发展理论与现代运动休闲教育述评
- 2014年
- 青少年发展问题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活休闲化时代的来临,教育乃至青少年教育问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化的课堂说教已不再是青少年成长指导的最好方式,运动休闲教育为青少年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以青少年发展理论为基础,运动休闲教育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运动休闲教育的实质,并共同组成了丰富的运动休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 李映红
- 关键词:青少年发展运动休闲教育发展心理学
- 大学城高校区共享定向运动资源的发展对策——以广州大学城高校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定向运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找出了目前高校定向运动资源不足,针对国内大学城高校区的办学新模式,提出了建立大学城高校定向运动联盟,制定共享定向运动资源的计划及协议,实行定向运动物质资源共享及定向运动教学、训练、课余活动资源共享,发展及储备定向运动资源等对策,解决了大学城高校区定向运动资源不足的问题,旨在为高校新校区发展定向运动提供参考依据。
- 李映红李雪松窦红
- 关键词:大学城高校资源共享
- 浅析广州亚运会场馆体育展示运行模式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体育展示运行模式的分析,找出场馆体育展示运行的特点、成效与不足,从中得到了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要把体育展示作为竞赛组织的内容纳入单项竞赛项目的规程和规则中,使体育展示更好地为竞赛服务;二是在高校体育院系中开设体育展示课程,培养体育展示人才。
- 李映红张延平窦红
- 关键词:广州亚运会体育展示
- 普通高校一校“多校区”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普通高校一校"多校区"办学成为我国高校今后办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在广东药学院进行一校"多校区"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表明在普通高校实行一校"多校区"体育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效果,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 文建传钟海鸥郑彩壮李映红李军亚
-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
- 游戏法在女生健美操课中运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课一项基本内容 ,游戏法是体育课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在健美操课中运用游戏法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技术 ,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 。
- 钟海鸥李映红
- 关键词:游戏法实验教学
- 对中小学开展全员运动会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全员运动会是开展学校运动会的新模式,通过实地观察及调查,全员运动会具有全员参与、项目多样、因地制宜、校内外开放等特点;与以往学校运动会相比,竞赛的理念从锦标夺冠向快乐参与转变、竞赛形式从个别参与向全员参与转变,运动会规模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中小学开展全员运动会模式是可行、实用、有意义的,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广.
- 李映红
-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 2005年
- 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艺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巧的能力与创新结果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天生俱有的,良好的遗传素质是其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体育的一些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更应该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 李映红
-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信息加工身体素质体育教育
- 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我校运动队竞赛水平
- 2007年
- 从运动员、教练员方面入手,找出能激发运动员、教练员内在潜能的因素,建立训练竞赛激励机制。我校运动队实施激励机制后,提高了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竞赛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使运动队的竞赛成绩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
- 李映红文建传郑彩壮
- 关键词:激励机制运动队
- 论西方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样兴起于西方,经过各自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趋向于融合,竞技休闲化与休闲竞技化是当代体育发展的总特征。一方面,在过去民族主义推动下的传统意义的竞技体育在向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休闲体育在人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调中,积极引入竞争因素,从而向竞技化方向发展。而无孔不入的商业则促使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渗透与融合。
- 李映红
- 关键词:休闲体育竞技体育娱乐化
- 广东高校残疾体弱学生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011年
- 通过对广东高校残疾体弱学生上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了解到目前高校存在着残疾体弱学生对体育保健课的兴趣较高,但针对残疾体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不多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对体育教师在保健、康复、理疗等体育相关专业的培养、整合残疾体弱学生的课堂结构的建议,便于残疾体弱学生上好体育保健课。
- 李映红
- 关键词:体育保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