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中生

作品数:55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动脉
  • 20篇血压
  • 20篇高血压
  • 15篇高血压大鼠
  • 15篇冠状
  • 15篇冠状动脉
  • 14篇沙坦
  • 13篇自发性高血压
  • 13篇自发性高血压...
  • 11篇厄贝沙坦
  • 8篇血管
  • 8篇咪哒普利
  • 8篇介入
  • 7篇蛋白
  • 7篇心肌
  • 7篇他汀
  • 6篇伐他汀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心室

机构

  • 30篇江苏省人民医...
  • 22篇武汉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徐州市第一人...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巢湖市第二人...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溧阳市中医院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55篇朱中生
  • 28篇陈绍良
  • 22篇叶飞
  • 21篇张俊杰
  • 20篇王晋明
  • 18篇林松
  • 11篇田乃亮
  • 10篇王芳
  • 9篇刘志忠
  • 9篇段宝祥
  • 8篇张美春
  • 8篇吴钢
  • 7篇张庆华
  • 6篇胡钢英
  • 5篇阚静
  • 4篇马玉玲
  • 4篇单守杰
  • 4篇周陵
  • 4篇李庚山
  • 4篇王颖

传媒

  • 4篇高血压杂志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脏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11篇2002
  • 2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对吻挤压与经典挤压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双对吻挤压(DK crush)和经典挤压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311例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DK crush组(n=155)和经典挤压组(n=156),随访时间8个月。一级及二级终点分别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和血管直径再狭窄及晚期丢失。结果DK crush组糖尿病患者较多。经典挤压组及DK crush组最终对吻扩张(FKBI)成功率分别为76%和100%(P〈0.001)。DK crush术式的不足包括造影剂用量大(P=0.04)、球囊数量多(P〈0.01)、手术时间长(P〈0.001),但是对吻扩张不满意率显著减少(27.6%比6.3%,P〈0.01)。临床随访率为100%,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为82%。经典挤压组累计再狭窄率为32.3%,而DK crush组为20.3%(P=0.01),经典挤压组分支血管再狭窄率高(24.4%比12.3%,P=0.01),而两组间主干血管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典挤压组术后8个月时的累计MACE发生率为24.4%(FKBI失败组为35.9%,FKBI成功组为19.7%),显著高于DK crush组(11.4%,P=0.02)。经典挤压组血栓栓塞率为3.2%(FKBI失败组为5.1%,FKBI成功组为1.7%),而DK crush组为1.3%(P〉0.05)。经典挤压组术后8个月时无靶病变血运重建生存率为75.4%(FKBI失败组为71.2%,FKBI成功组为77.6%),而DK crush组为89.5%(P=0.002)。结论DKcrush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分又病变的较佳术式。
陈绍良张俊杰叶飞陈韵岱吕树铮Tan HuaycheemTejas PatelKawajiri KenjiIsrael Tamari单守杰朱中生林松田乃亮李晓波刘志忠Michael Lee魏盟徐亚伟袁争白钱均孙学文杨松陈金国何奔Sumitsuji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RUSH
伊贝沙坦和咪哒普利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细胞凋亡的变化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和咪哒普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逆转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与意义。方法 选13周龄SHR 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伊贝沙坦治疗组(SHR-I组)、咪哒普利治疗组(SHR-M组)和非治疗对照组(SHR组),另设同源正常血压大鼠10只(WKY组)作为对照。饲养13周后,伊贝沙坦组大鼠服用伊贝沙坦50mg·kg^(-1)·d^(-1),咪哒普利组服用咪哒普利3mg·kg^(-1)·d^(-1),治疗15周,每2周测血压、体重1次,治疗结束时称左心室重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ug Ⅱ)浓度。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1)28周时,SHR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3.56±0.38)×10^(-3)〕、心肌细胞横径[(17.38±1.21)μm]、血浆和心肌AugⅡ[分别为(387.72±26.21)pg/ml、(16.83±2.72)ng/g]均高于 WKY组(P<0.05),SHR-Ⅰ组和SHR-M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2.57±0.43)×10^(-3)、(2.49±0.36)×10^(-3)]、心肌细胞横径[(14.24±0.83)、(13.79±0.77)μm]明显低于SHR组(P<0.01),SHR-I组血浆和心肌AngⅡ[(681.12±34.48)、(28.51±3.62)ng/g]显著高于SHR组(P < 0.01),SHR-M组血浆和心肌AugⅡ低于SHR组(P<0.01);(2)
邹祎王晋明吴钢张庆华朱中生
关键词:高血压伊贝沙坦咪哒普利心肌肥厚细胞凋亡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氟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其中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他汀类药物疗效的临床研究最值得关注,至于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变化未见报道。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传统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氟发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临床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至少有1支主要冠脉分支经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目测狭窄程度为20%~50%,将其选做目标血管。造影后对目标血管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记录灰阶及虚拟组织学图像。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予以80mg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比较80mg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浓度变化,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成像分析斑块体积及成分变化。结果与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病变患者通过80mg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可以显著增加钙化成分比例,同时显著减少坏死核心成分比例以及纤维脂质成分比例,起到积极稳定斑块的作用。但是患者在治疗后斑块体积增加而管腔体积减小,并没有明显逆转斑块进展。
张厚军单守杰张俊杰朱中生刘志忠陈绍良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他汀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
厄贝沙坦与咪达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 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KY大鼠心肌核因子 κB的表达以及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对SHR心肌核因子 -κB的影响。方法 将 2 1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7只。其中 2组分别灌喂厄贝沙坦 50mg/kg/d、和咪达普利 3mg/kg/d ;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 ,并与雄性同周龄WistarKyoto大鼠 (WKY) 6只比较。共 1 3周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核因子 -κB的表达。结果 SHR对照组心肌核因子 κB表达明显高于WKY组 ;用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后核因子 κB表达下降、血压均显著抑制 ,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 (P <0 0 1 ) ,两治疗组的心脏湿重 /体重 (HW/BW)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在抑制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同时也明显抑制心肌核因子 κB的激活 ,提示AT1 拮抗剂和ACEI对核因子
张美春王晋明李建军张庆华朱中生王晶
关键词:核因子-ΚB高血压左室肥厚厄贝沙坦咪达普利
两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被引量:48
2006年
朱中生陈绍良叶飞张俊杰林松周陵段宝祥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术后安全性
金属硫蛋白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SR-AⅠ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主动脉AⅠ型清道夫受体(SR-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6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金属硫蛋白组各10只,高脂饮食喂养13周;取10只野生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喂养13周。13周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处死小鼠后取主动脉,HE染色及SR-A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主动脉血管壁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主动脉壁组织中的SR-AⅠ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金属硫蛋白组TC、TG、LDL-C与高脂高脂模型组比较P均>0.05;金属硫蛋白组小鼠肝肾功能和肌酸磷酸激酶指标与高脂模型组相比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明显加重,主动脉壁SR-AⅠ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金属硫蛋白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SR-A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均<0.05)。结论金属硫蛋白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其主动脉壁SR-AⅠ蛋白和mRNA,降低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朱中生王海燕王登峰鲁亚丽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短期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强化预处理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92例住院准备PCI治疗的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PCI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d预处理3~5d,共47例)和对照组(PCI术前仅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d预处理3~5d,共45例),其余药物治疗两组类似,后行PCI治疗,术前均再次服用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8、24h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和术后24h的肌钙蛋白(cTnI)超过正常上限的比例、30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结果PCI术后24h的CK、CK-MB水平,对照组显著高于强化组〔(4.1±0.4),(0.38±0.12)g/Lvs(3.2±0.5),(0.31±0.09)g/L;P<0.05〕;而术后8h的CK、CK-MB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的cTnI超过正常上限的比例及CK、CK-MB水平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6.4%、6.4%vs26.7%、15.6%、17.8%;P<0.05);术后30d强化组的MACE发生率12.8%,低于对照组17.8%,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行PCI治疗的老年ACS患者,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短期预处理可以减轻PCI术中的心肌损伤。
叶飞邵杰陈绍良徐兢尤威朱中生张俊杰林松田乃亮刘志忠常芸段宝祥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DK 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经典Crush技术的对比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检验作者改良的DK Crush技术能否确保最终对吻扩张的成功。方法本研究属于连续、非随机和开放式研究,共入选了88例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直径>2.0mm)的患者。其中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间入选的44例患者接受经典Crush技术治疗,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入选的44例患者接受DK Crush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30d内的诸项参数。结果DK Crush组与经典Crush组比较,患者分支血管病变长度长(13.5±3.4mm比7.8±3.1mm,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需时短(44±12min比68±17min,P<0.05)、最终对吻扩张成功率高(100%比70%,P<0.01)、使用球囊数量少(1.6±0.4个比2.7±0.7个,P<0.05)及造影剂使用量小(102±38mL比176±46mL,P<0.05)。DKCrush组与经典Crush组患者的主干与分支血管之间的夹角[(57±18)°比(47±15)°],主干血管病变长度(24.3±8.6mm比21.1±7.3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典Crush组有两例(4.3%)最终对吻失败的患者出现亚急性血栓栓塞。DK Crush组术后即刻分支血管开口部位最小血管直径显著大于经典Crush组(3.01±0.13mm比2.74±0.12mm,P<0.01),而残余狭窄却显著小于后者(7.3%±8.6%比17.4%±11.2%,P<0.05)。经典Crush组有5例患者术后即刻分支血管开口残余狭窄>30%(对吻失败)。结论经典Crush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改良的DK Crush技术能显著提高对吻扩张的成功率,进一步的随机研究可以明确后者的有效性。
陈绍良方唯一魏盟何奔张瑞岩陈韵岱张俊杰叶飞朱中生林松单守杰杨松钱均DamrasMichael LeeTan HuaycheemTejas Patel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腺苷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左心室功能、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mL/min,n=31)、腺苷低剂量组(50μg·kg^-1·min^-1,n=32)和腺苷高剂量组(70μg·kg^-1·min,n-27)。生理盐水及腺苷经静脉持续滴注3h。记录术中无复流发生率。术后24h及6个月分别采用心脏超声多普勒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99mTc-SPECT)测定左心室功能及梗死面积。结果90例STEMI患者中,对照组术后即刻无复流发生率(11例,35.5%)显著高于腺苷低剂量组(2例,6.3%,P=0.008)和腺苷高剂量组(1例,3.7%,P=0.034)。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4h腺苷低剂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对提高5.8%(P=0.012),腺苷高剂量组相对提高10.9%(P=0.007),二种剂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6个月时腺苷低剂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对提高9.5%(P=0.001),腺苷高剂量组相对提高10.0%(P=0.001),二种剂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7)。6个月时腺苷高剂量组梗死面积相对缩小24.2%(P=0.008)。结论腺苷能够显著减少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高剂量腺苷具有显著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
张航陈绍良田乃亮张娟胡作英戴振林徐兢叶飞朱中生张俊杰刘志忠王峰张乐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腺苷心肌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梗死面积
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LOX-1、NF-κBp6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Apo 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6周龄雄性Apo 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n=10)、瑞舒伐他汀药物干预组(n=10),高脂饮食喂养13周;10只6周龄C57BL/6J(野生型,W T)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喂养13周。13周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处死小鼠取主动脉,行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定量分析主动脉组织LOX-1、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药物干预组血清中TCH、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明显加重,瑞舒伐他汀药物干预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主动脉LOX-1、NF-κB p65蛋白和m 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瑞舒伐他汀药物干预组LOX-1、NF-κB p65蛋白和m 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脂,减轻Apo 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下调LOX-1、NF-κB p65的表达有关。
朱中生王海燕王登峰鲁亚丽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NF-ΚB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