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静

作品数:54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病毒
  • 13篇杆菌
  • 12篇牛轮状病毒
  • 10篇试剂
  • 10篇试剂盒
  • 9篇绵羊
  • 8篇引物
  • 8篇腹泻
  • 8篇大肠杆菌
  • 7篇食欲
  • 7篇食欲素
  • 7篇探针
  • 7篇基因
  • 7篇冠状病毒
  • 6篇食欲素A
  • 6篇细胞
  • 6篇绵羊卵巢
  • 5篇毒素
  • 5篇牛场
  • 5篇牛冠状病毒

机构

  • 53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哈尔滨维科生...
  • 3篇包头医学院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内蒙古农牧业...
  • 2篇北京生泰尔科...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唐山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大荒完达山...

作者

  • 54篇徐晓静
  • 8篇希尼尼根
  • 6篇关平原
  • 6篇常继涛
  • 5篇张七斤
  • 4篇周伟光
  • 4篇文思远
  • 4篇马学恩
  • 4篇杜晨光
  • 4篇米焱
  • 3篇陈苏红
  • 3篇王升启
  • 3篇孙博
  • 3篇刘永志
  • 2篇姜志刚
  • 2篇王伟平
  • 2篇曹贵方
  • 2篇于力
  • 2篇王秀梅
  • 2篇刘永志

传媒

  • 9篇黑龙江畜牧兽...
  • 6篇兽医导刊
  • 4篇畜牧与饲料科...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畜禽种业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24
  • 14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8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检测牛轮状病毒的试剂盒及引物和探针
本发明涉及病毒检测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牛轮状病毒的试剂盒及引物和探针。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检测牛轮状病毒的试剂盒,试剂盒中含有核酸扩增试剂,核酸扩增试剂中含有用于检测牛轮状病毒的引物和探针,引物包括由SEQ ID...
周伟光丽平张志丹希尼尼根徐晓静彭雪松
牛源大肠杆菌检测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牛源大肠杆菌检测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病原菌检测技术领域。牛源大肠杆菌检测引物探针组合包括用于检测菌毛抗原F5基因的引物探针和用于检测菌毛抗原F41基因的引物探针。利用本发明可牛源大肠杆菌检测引物探...
徐晓静权璞宏王建龙谢梦圆关平原周伟光李文豪张志丹刘平平
牛轮状病毒HSX-21内蒙株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采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某牛场腹泻犊牛粪样,对其进行牛轮状病毒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将RT-PCR检测阳性的腹泻粪样接种于MA104细胞,盲传4代后分离得到一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的毒株,命名为HSX-21;对分离的毒株进行VP7多重半套式PCR鉴定基因型,将分离毒株测序得到的VP6、VP7和VP4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毒株基因型为A群G6P[1]型,VP6基因与美国分离株NCDV同源性高达99.7%,VP7基因与英国分离株RF同源性高达99.9%;VP4基因与中国分离株NMG17044同源性高达98.8%。通过对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和基因型的确定,可为有效的防控本地区牛轮状病毒感染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依据。
徐晓静谢梦圆陈柯佳杜立廷尚和卫常继涛周伟光王建龙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基因型分析
一起新生肉犊牛腹泻的病原学鉴定
2024年
内蒙古自治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发生严重新生犊牛腹泻,为了确定该牛场新生犊牛腹泻的病原,采集发病犊牛的8份直肠拭子和病死犊牛的2份肠组织样品,进行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PCR检测和序列分析,同时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临床观察显示,患病犊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同时伴有黄色水样便。剖检病死犊牛可见肠壁变薄、肠粘膜充血和脱落。RT-PCR结果显示,牛冠状病毒样本阳性数为8份,阳性率为80%;牛轮状病毒样本阳性数为6份,阳性率为60%;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均为阴性;对扩增获得的BRV VP7基因及BCoV 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显示,该肉牛场感染的牛轮状病毒为G6基因型、牛冠状病毒为中国当地流行毒株。表明该肉牛场新生肉犊牛腹泻由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韩宇鑫梁彤曹存于德斌王芳姜志刚徐晓静崔久辉程延彬王蕾尹鑫常继涛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被引量:5
2005年
选择O157:H7的产志贺样毒素基因stx1、stx2和β-葡糖醛酸糖苷酶基因(uidA)分别设计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反应。在优化好的多重PCR反应条件下,对菌株及其它肠道菌进行检测。试验结果为:O157:H7菌株在250,207,179bp处均出现特异条带。试验结果表明,选择3对引物的多重PCR方法可特异、快速而且灵敏地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
徐晓静惠鸿文
关键词:多重PCR
基于RNA-Seq分析食欲素A对绵羊卵巢黄体化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食欲素A(orexin A)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肽类激素,通过与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影响生殖功能。为了研究orexin A对绵羊黄体化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网络,培养绵羊卵巢黄体化颗粒细胞进行鉴定,提取黄体化颗粒细胞组和添加Orexin A的黄体化颗粒细胞组的RNA,采用l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在测序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黄体化颗粒细胞组的孕酮分泌量显著高于未黄体化颗粒细胞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50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0个,下调30个;发现多个与细胞周期调控、繁殖及代谢相关的高表达基因,如PRRT2、ID1、RRM2、ATP6、ATP8、KIRREL、SOX4、TBX3等基因,结合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氧化磷酸化、癌症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以及Ca离子信号通路等。本试验为进一步阐明orexin A影响绵羊的生殖调控提供了依据。
谢梦圆张超思韩冬徐晓静
关键词:食欲素A绵羊转录组测序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鸡白细胞介素IβcDNA的研究
根据国外报道的人、鼠、马、牛、羊、兔等哺乳动物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的cDNA序列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3′端引物,制备成寡核甘酸探针,对禽胶脊髓炎感病组织R...
徐晓静
关键词:禽脑脊髓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
内蒙古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BRV流行病学调查
2023年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牛轮状病毒(BRV)的流行情况,在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采集275份血液样本和300份粪便样本,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对血液样本和粪便样本进行牛轮状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RV抗原总阳性率为21.34%,抗体总阳性率为4.00%。在检测样品中,0~2月龄犊牛的抗原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51.00%和10.00%,本研究检测结果可为规模化牛场牛轮状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陈超越杭天宇郭宇谢梦圆石晓娇徐晓静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ELISART-PCR
用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鸡白细胞介素1β产生细胞被引量:1
2000年
根据已报道的 6种哺乳动物白细胞介素 1β(IL - 1β)的 c DNA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一段互补 DNA。制备[γ- 32 P]ATP标记的 DNA探针 ,采用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技术对感染了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的鸡脑组织中 IL- 1βm R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杂交反应均呈阳性。
徐晓静张键马学恩哈斯阿古拉
关键词:斑点杂交原位杂交神经胶质细胞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牛昏睡嗜血杆菌病在世界各国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牛昏睡嗜血杆菌病是由昏睡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呼吸道、生殖道、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昏睡嗜血杆菌是引起牛多系统疾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型性小型球杆菌。牛昏睡嗜血杆菌的致病机制复杂,传播途径多种多样,病原体分离培养较为困难。对牛昏睡嗜血杆菌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理以及毒力因子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分离培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白海鑫郭宇尚和卫谢梦圆苏胜杰郝彦儒杨文洁徐晓静
关键词:致病机理毒力因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