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峰

作品数:8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雷暴
  • 2篇信息扩散
  • 2篇灾害
  • 2篇气候
  • 2篇区划
  • 2篇扩散
  • 2篇高空
  • 1篇地表
  • 1篇地表热环境
  • 1篇月变化
  • 1篇灾害损失
  • 1篇突变
  • 1篇突变特征
  • 1篇年变化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农业
  • 1篇气候变暖
  • 1篇气候要素
  • 1篇气温

机构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龙江省气候...

作者

  • 8篇张金峰
  • 7篇张丽娟
  • 6篇陈红
  • 4篇李文亮
  • 4篇高玉宏
  • 2篇高玉红
  • 1篇郑红
  • 1篇周东颖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灾害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哈尔滨市城市扩展与地表热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采用1989,2001和2007年LandsatTM/ETM+遥感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对哈尔滨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从热岛强度、不同类型下垫面转换对温度的影响以及温度重心转移等方面分析了哈尔滨市地表温度随城市扩展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哈尔滨市城镇面积、城镇用地比重、城市扩展指数都表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城市主要沿香坊区公滨路、哈阿公路、太平区和松花江以北地区扩展;哈尔滨市高温区面积表现为持续增长,常温区、低温区面积不断减少;城市用地对地表热效应贡献最大,其他类型下垫面向城市用地转换均表现为正温度效应;哈尔滨市城市扩展与温度场强度转移方向相一致,城市扩展是导致城市地表热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李文亮张丽娟陈红张金峰高玉宏
关键词:地表热环境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哈尔滨市探空站1971000年,两时次(07时、19时)全球交换的月平均探...
张金峰
关键词:高空气候要素年变化月变化
文献传递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变暖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依据哈尔滨市1970-2005年的探空资料,采用线性模拟、相关和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35年来地面及高空气候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认为:①哈尔滨市对流层中下层、平流层下层气候变化明显,对流层中下层气候变暖变湿,且对流层下层经向风速变小,年平均风速也变小,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温度升高可延伸到400hPa,比湿增加也从地面延伸到400hPa;②建立了二氧化碳与水汽之间的关系方程,二氧化碳增加,水汽含量也随之增加,二氧化碳每增加一个单位,水汽就增加0.011g/kg;③各层次温度与比湿存在线性关系,水汽对各层次温度所起到的增加作用,随高度的增加增温效果越明显。
张金峰张丽娟李文亮郑红
关键词:变暖趋势
黑龙江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被引量:39
2010年
运用降水距平公式对黑龙江省1971—2000年干旱程度进行划分,分析了不同时期干旱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及规律,对黑龙江省74个站点,采用人类生存环境风险评价法,结合GIS软件对玉米干旱灾害风险指数DDRI进行研究与区划。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一般干旱和强干旱的发生频率均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最高,90年代次之,80年代最低;2)黑龙江省玉米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部齐齐哈尔和大庆地区,这一地区应该成为黑龙江省防御农业干旱的重点区域,低风险和轻微风险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及东部平原区。
陈红张丽娟李文亮张金峰高玉宏
关键词:干旱灾害区划
哈尔滨市近50年气温的突变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哈尔滨市气象站1951-2005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应用一元线性回归、高斯九点滤波、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哈尔滨市气温变化的周期性、阶段性、倾向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1)哈尔滨市气温在20世纪50-60年代增温不明显,进入70年代增暖幅度开始增加,到了80-90年代增暖尤为显著;(2)哈尔滨市气温在1964年首次发生突变;春季气温在1957年首次发生突变;夏季气温在1973年首次发生突变;秋季气温在1984首次发生突变;冬季气温在1969年首次发生突变;(3)哈尔滨市气温近50年上升了1.9℃,气温的变化速率为0.38℃/10a;(4)各季节对哈尔滨市气温的增暖贡献以春冬为主,且主要集中在2~3月,夏秋虽有增加,但并不明显。
张金峰张丽娟陈红高玉红
关键词:气温年代际变化
黑龙江省雷暴发生规律及区划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相对频数法、t检验分析、信息扩散理论对黑龙江省1971-2000年80个气象站的雷暴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G IS技术制成不同日数的雷暴概率区划图。研究得出:①30年来,黑龙江省雷暴天气总体上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1976年、1987年为两突变年;年平均雷暴日数,中部、中南部最多,东部平原地区最少;全年雷暴最多日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74%;②全省雷暴发生概率最高值区位于中部和中南部,最低值区位于东部。
陈红张丽娟李文亮张金峰高玉宏
关键词:雷暴信息扩散
黑龙江省雷暴灾害损失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黑龙江省2001-2005年78个气象站的雷暴资料,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AHP决策分析法首次对黑龙江省雷暴灾害损失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与GIS技术耦合进行了雷暴灾害损失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雷暴灾害高损失风险区分布在哈尔滨、绥化及双鸭山的市区,危险性和暴露性因子为主导因子;中等损失风险区集中在哈尔滨以及绥化所辖的大部分县市,还有牡丹江、鸡西、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县市,以及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和讷河县等地;轻、低损失风险区分布在齐齐哈尔、黑河的大部分县市及东部平原地区。
张丽娟陈红张金峰高玉宏
关键词:雷暴区划层次分析法
黑龙江省雷暴空间分布规律及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笔者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对黑龙江省1971—2005年81个气象站的雷暴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GIS制图技术绘成雷暴日数分别为25、30、35、40天的概率区划图,同时应用灰色GM(1,1)模型针对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未来50年发生雷暴日数≥30天的多雷暴天气进行预测,以期通过预报和采取适当对策最大程度减少雷暴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结果表明:(1)35年来,黑龙江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中部及中南部较多,东部平原地区较少。(2)全省雷暴发生概率最高值区位于中部和中南部,最低值区位于东部。(3)在未来50年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出现雷暴日数≥30的多雷暴年份的次数分别为9、7、6、4、8次,其出现的概率值分别为18%、14%、12%、8%、16%。
张金峰张丽娟陈红高玉红周东颖
关键词:雷暴信息扩散灰色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