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多路
  • 2篇多路径
  • 2篇多路径并行传...
  • 2篇选路
  • 2篇选路算法
  • 1篇映射
  • 1篇站内
  • 1篇日志
  • 1篇烧损
  • 1篇铁路
  • 1篇通信
  • 1篇主机
  • 1篇主机日志
  • 1篇自学习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架构
  • 1篇无连接
  • 1篇乱序
  • 1篇模式匹配算法
  • 1篇绝缘节

机构

  • 6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作者

  • 6篇刘畅
  • 3篇宋飞
  • 3篇张思东
  • 2篇毕红军
  • 1篇孙亮
  • 1篇石先明
  • 1篇蔡伯根
  • 1篇刘军
  • 1篇丁志东
  • 1篇鄢欢
  • 1篇王剑
  • 1篇张昕

传媒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电子学报
  • 1篇通信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路径并行传输的临界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使用多路径并行传输时,路径差异引起的数据乱序是不可避免,这会导致多路径的传输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单路径.本文利用路径延时、带宽和接收缓存大小这3个属性,建立网络传输模型.通过模型分别计算单路径和多路径的传输速度并进行比较,最终给出多路径优于单路径的临界条件.临界条件的最终结论分为公式形式、推广形式和简化应用方法.最后通过网络测试结果,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刘畅宋飞张思东
关键词:多路径并行传输
基于自学习选路算法的多路径并行传输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思想的路径选择算法.这种自学习机制首先根据具体服务提出的需求,如吞吐量、延时、丢包等,综合定义一个用于计算服务体验的目标函数,再将路径选择算法中的一些参数设定为可学参数.在传输过程中,系统通过分析不同可学习参数与目标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逐渐进行自我学习,得到最佳的可学参数配置,从而获得最优化的服务体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了自学习选路算法的可行性、收敛性和稳定性,并且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根据网络状态的实时变化,通过自学习机制自行调整路径分配并得到最佳的目标函数值.
刘畅宋飞鄢欢张思东
关键词:自学习多路径并行传输选路算法
基于无连接传输模式的选路算法被引量:1
2010年
文中借鉴通信中面向无连接传输模式的思路,构建了一个求解最佳路径的虚拟网络,使信息在虚拟网络中交互,自动探索最佳路径。并详细描述了虚拟网络的结构,给出了通信网和公交网两个求解实例。最后,通过计算复杂度分析,用文中所述算法与通用的Dijkstra算法进行比较,验证算法的计算速度。
刘军刘畅张昕
关键词:DIJKSTRA算法
针对信号安全数据网主机指令日志新的安全审计算法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多家信号安全数据网核心设备厂商进行的调研,发现列控中心、联锁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和无线闭塞中心都没有对其主机指令日志进行审计.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模式匹配算法并不适合信号安全数据网的主机日志.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信号安全数据网主机指令日志的改进审计算法,该算法结合两种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描述了该算法的匹配原理,结合现有的无线闭塞中心日志数据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审计算法效率较高,可以满足功能需求.
毕红军刘畅王剑蔡伯根
关键词:主机日志安全审计模式匹配算法
高铁站内绝缘节烧损解决方案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轨道机械绝缘节的烧损问题,并优化高铁站内回流疏导方案,根据对杭长线长沙南站内绝缘节电位差的实地测试数据,从机械绝缘节的设置点、牵引电流回流疏导设置等方面,提出一种高速铁路站内机械绝缘节烧损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原理,结合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机械绝缘节两端的电位差,改善机械绝缘节烧损问题.
毕红军丁志东石先明刘畅
关键词:高速铁路
基于连接标识的映射通信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接标识(CID)通信的方法,并添加连接标识映射服务器(CMS)来完成对连接的管理功能.CMS将网络的核心部分与接入部分进行了分离,通过在CMS中建立连接标识与IP之间的映射,完成了映射通信的传输方式.本文将传统网络数据发送模式由基于对端地址变为基于连接标识,从而提升网络针对连接的可控可管性.本文详细讲述了这种基于连接的映射通信带来的优势,如:提高抗DDos攻击、防止主机身份暴露、减少核心网路由条目等.并且分析了这种映射通信对现有应用的向下兼容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新攻击方式及应对措施.最终的实现测试给出了基于连接标识映射通信的具体性能.
刘畅宋飞孙亮张思东
关键词:网络架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