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成
- 作品数:62 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土壤改良剂对再生水滴灌根际土壤菌群多样性及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基于再生水农业灌溉利用引发的人体健康和环境风险,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揭示再生水灌溉根际土壤菌群组成与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土壤改良剂对根际土壤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对于土壤改良剂的合理施用具有指导意义.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了生物质炭、生物有机肥、腐植酸、松土精和玉米酒糟对再生水滴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特定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处理显著增加根际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EC值和有机质含量;玉米酒糟处理显著增加EC值、总氮和总磷含量(P<0.05).除生物质炭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根际土壤pH(P<0.05). 5种改良剂处理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在纲和属水平上较相似,但其相对丰度存在差异.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 Bacteroidia、 Actinobacteria、 Acidimicrobiia和Anaerolineae为所有处理中的优势菌纲,优势菌属组成包括:Pseudomonas、Sphingobium、Sphingomonas、Cellvibrio、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Flavobacterium和Algoriphagus(相对丰度>1%).环境因子关联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pH、 EC、总氮和总磷含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病原菌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出丰度分别在10~3~10~7 copies·g和10~4~10~8 copies·g.改良剂对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检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生物有机肥、松土精和玉米酒糟处理均会导致部分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显著增加,而腐植酸和玉米酒糟处理下丁香假单胞菌、茄科雷尔氏菌和大肠菌群丰度显著降低(P<0.05).弓形菌、蜡样芽孢杆菌、成团泛菌和粪拟杆菌与四环素类(tetA、tetB、tetO和tetQ)、磺胺类(sul1)和红霉素类(ermB和ermC)抗性基因丰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认为监测再生水灌溉下农业环境中病原菌和抗生素�
- 崔丙健崔二苹刘春成胡超胡超樊向阳李中阳
- 关键词:再生水土壤改良剂细菌群落病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_(2)O及CO_(2)排放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种类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_(2)O及CO_(2)排放的影响,采用设施大棚小区试验,进行了两季上海青栽培,监测了不同肥料施加下蔬菜产量、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第2周,土壤CO_(2)排放主要发生在蔬菜生长的中后期;单施猪粪、鸡粪、羊粪处理在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及累积排放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粪肥配施黄腐酸增加了土壤N_(2)O、CO_(2)的排放;单施猪粪和羊粪处理的增产效果高于鸡粪处理,且粪肥配施黄腐酸增加了蔬菜产量。在环境因子方面,土壤含水率、p H、铵态氮、硝态氮是影响N_(2)O和CO_(2)排放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温室效应及蔬菜产量,羊粪配施黄腐酸的效果最佳。
- 赵守强刘源孙玖明刘春成李晓彤田婧婕李中阳
- 关键词:设施菜地粪肥温室气体黄腐酸
- 豫东农田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农田生态系统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方法】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固定区域内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盐分特征进行观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Piper图分析方法,研究观测区域中土壤及水体盐分特征长期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结果】降水量增加是引发耕层土壤(0~20 cm)盐分离子升高的重要原因。耕层土壤电导率最大值通常出现在10—11月,其与8月降水量的线性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式为y=0.7943x+126.65,R2为0.6313,P<0.05)。2020年耕层土壤(0~20 cm)、浅层土壤(0~100 cm)及浅层地下水中Ca^(2+)、Mg^(2+)、Na^(+)、HCO_(3)^(-)、SO_(4)^(2-)、Cl^(-)及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同时,2020年耕层土壤浸出液、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水化学类型表现出高度相似性,表明耕层土壤与水体可溶性盐离子存在密切联系。【结论】豫东地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降水量、地下水位与10月的耕层及浅层土壤电导率表现为正向关系,且耕层土壤是水体可溶性盐离子的重要来源。
- 任文丁大伟刘安能刘安能雍蓓蓓陈金平郭成士张志新刘春成李中阳
- 关键词:土壤电导率耕层土壤水环境
- 一种农田灌溉中微咸水与再生水安全组合利用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灌溉中微咸水与再生水安全组合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混合筒;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微咸水进口和再生水进口,所述微咸水进口连接有微咸水导管,再生水进口连接有再生水导管,所述微咸水导管和再生水导管均设在壳体的...
- 刘春成高峰胡超吴海卿樊向阳崔丙健刘源李中阳崔二苹樊涛
- 文献传递
- 再生水农业灌溉中生物污染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合理安全利用再生水是缓解农业灌溉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但也含有一定的危害元素。为给农业灌溉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从再生水定义与利用、生物污染物类型、生物污染风险识别以及再生水水质风险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再生水农业利用研究的重点: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评估再生水利用安全性;分析再生水中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半衰期等,并制定相应利用标准;研究低成本、快速污水处理工艺。
- 张红伟崔丙健刘春成
- 关键词:再生水农业灌溉生物污染物
- 一种中高温太阳能苦咸水淡化处理装置
-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高温太阳能苦咸水淡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房、太阳能供能组件、仓门和处理系统;太阳能供能组件与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处理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增压泵组件、酸碱度调节组件、高压泵、反渗透组件、...
- 刘春成李中阳黄鹏飞崔丙健胡超刘源
- 加硒再生水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硒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加硒再生水滴灌与畦灌对土壤中硒的空间分布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水肥一体加硒法,设置了高低2个加硒量(H:4 mg/kg,L:1 mg/kg)和3种灌水方式(2D:2 L/h滴灌,4D:4 L/h滴灌,Q:小畦灌),并以不加硒作为对照,试验共7个处理(2DL、4DL、QL、2DH、4DH、QH、CK不加硒),研究了在再生水滴灌和畦灌条件下,添加不同量的外源硒对土壤硒空间累积分布的影响。【结果】除不加硒处理(CK)外,其他各处理0~10 cm土壤含硒量显著高于10~20 cm土壤含硒量(P<0.05);在距滴头水平距离10 cm处的土壤,低加硒量的2DL、4DL、QL处理土壤含硒量比CK分别提升了1.04、1.21、0.83倍,高加硒量的2DH、4DH、QH处理比CK土壤含硒量分别提升了2.03、2.31、2.48倍;2 L/h滴灌的2DL、2DH处理土壤含硒量的等值线图呈“窄深”型,4 L/h滴灌的4DL、4DH处理土壤含硒量呈“浅宽”型,小畦灌的QL处理下呈“浅宽”型,小畦灌的QH处理下呈“近水平等高线型”。【结论】加硒灌溉显著提升0~10 cm土层土壤含硒量,且外源硒施加量为1 mg/kg和4mg/kg时,0~10 cm土层处于中硒与富硒量值区间内;2 L/h加硒滴灌,相较于畦灌更有利于外源硒在0~10 cm土层植物根系层附近的累积,同时减少外源硒的深层淋洗;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含水率与土壤含硒量显著正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硒量呈负相关关系。
- 马天高峰高峰刘春成崔丙健胡超郝益婷
- 关键词:再生水滴灌土壤硒理化性质
- 一种用于去除水体藻华的立体组合式生态浮床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体藻华的立体组合式生态浮床,包括无底箱体,所述无底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种植篮,所述种植篮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的根部经种植篮的底部与无底箱体内部连通,所述无底箱体内部上端悬挂有牵引线,所述牵...
- 崔丙健刘春成崔二苹胡超李中阳樊向阳高峰
- “洪前预泄”调度方式浅析——三门滩水库“5.19”洪水实例被引量:3
- 2019年
- 以三门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选择“5.19”洪水实际调度过程为例,分析“洪前预泄”水库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表明与“洪前预泄”调度方式相比,按正常蓄水位起调,水库调洪高水位将有所增加,其中设计、校核等稀遇洪水增幅相对较小,中、小洪水增幅较明显,即采用“洪前预泄”调度水库若不能正常预泄将对库区耕地及居民造成淹没风险。现状采用“洪前预泄”调度方式的水库若无完善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水库防汛运行管理不能完全满足“洪前预泄”调度要求,出于安全考虑,建议设置汛限水位进行防汛调度;并建议对于确定坝顶高程的设计、校核标准级大洪水,仍应采用从正常蓄水位起调以确保大坝安全,而不是“洪前预泄”的调度方式计算调洪高水位。
- 曾智黎文杰陈鋆刘春成白桦
- 基于组合模型的辽宁省玉米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根据辽宁省27个气象站1955—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与相关玉米生长资料,对辽宁省不同区域玉米生育期需水量、水分盈亏量的确定方法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生育期需水量以辽西最高(大于380 mm),辽南最低(小于345 mm)。玉米的水分盈亏量从西北至东南依次增加,其中辽西地区亏水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年际水分盈亏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辽西、辽北地区下降趋势显著(U_F
- 魏新光王铁良刘春成聂真义李波姚名泽
- 关键词:玉米投影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