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巍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猕猴桃
  • 8篇溃疡病
  • 6篇猕猴桃溃疡病
  • 4篇病害
  • 3篇细菌性溃疡病
  • 3篇黑点病
  • 3篇防控技术
  • 2篇锈菌
  • 2篇生物组
  • 2篇田间
  • 2篇条锈菌
  • 2篇猕猴桃细菌性...
  • 2篇微生物
  • 2篇小麦
  • 2篇课程
  • 2篇活性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2篇病害调查
  • 1篇导向型

机构

  • 19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眉县农业技术...
  • 1篇周至县农业技...
  • 1篇陕西省农业分...

作者

  • 19篇刘巍
  • 18篇黄丽丽
  • 7篇秦虎强
  • 4篇康振生
  • 4篇冯浩
  • 2篇李黎
  • 2篇钟彩虹
  • 2篇王晓杰
  • 2篇韩青梅
  • 2篇刘宁娟
  • 1篇涂璇
  • 1篇汤春蕾
  • 1篇高小宁
  • 1篇赵志博
  • 1篇郭军
  • 1篇梁晓飞
  • 1篇徐亮胜
  • 1篇朱岁层
  • 1篇姚敏
  • 1篇魏国荣

传媒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果树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果树实用技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现代农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猕猴桃溃疡病不同发病程度下花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发病程度对猕猴桃花部细菌和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猕猴桃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以东红猕猴桃不同溃疡病发病程度(健康、中等、严重)的花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微生物组成和动态表征,探究溃疡病不同发病程度对猕猴桃花细菌和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影响。[结果]随着发病程度的加剧,细菌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先上升后下降。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样本中优势细菌为蓝细菌、鞘氨醇单胞菌属,优势真菌为被孢霉属;中等发病程度样本中优势细菌为Escherichia Shigella,优势真菌为镰刀菌属、曲霉属、维希尼克氏酵母;严重发病程度样本中的优势细菌为假单胞菌属,优势真菌为链格孢属、枝孢属、线黑粉酵母属。[结论]综上可知,溃疡病菌的入侵显著改变了猕猴桃花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被孢霉属在健康样本中显著富集;链格孢属、枝孢属等菌属在严重发病程度样本中显著富集。该研究结果为猕猴桃-溃疡病病菌的互作机制研究及溃疡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浩浩钟彩虹刘巍李黎黄丽丽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程度群落组成
小麦与条锈菌非亲和互作cDNA-AFLP分析
以小麦品种水源11与条锈菌条中23号生理小种、条中31号生理小种分别构建非亲和及亲和组合。利用 cDNA-AFLP 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获得 453个 TDFs(transcripts-d...
王晓杰余宇汤春雷刘巍张岗董艳玲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CDNA-AFLP
文献传递
不同营养肥对猕猴桃黑点病田间发病的影响及其施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探究施用不同营养元素肥对翠香猕猴桃黑点病发病情况的影响及其施用效果,为其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在猕猴桃上年采果后和花后分别施用不同营养元素肥,以及单施或混施过磷酸钙与商品有机肥,于果实采摘前调查各施肥处理的病果率、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表明:花后施用氮、磷、钾、钙肥均对猕猴桃黑点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其中花后土施过磷酸钙1.0 kg/株处理和硝酸铵钙水溶性肥0.5 kg/株处理的病果率及病情指数较低,其病果率分别较对照降低61.06%和60.24%,其病情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71.28%和68.97%;其次为花后土施磷酸二氢钾0.25 kg/株处理,其病果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54.76%和60.33%;而花后土施尿素0.5 kg/株处理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均高于对照;上年采果后或花后单施或混施过磷酸钙与商品有机肥均对黑点病的发病情况具有显著影响,其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且混施优于单施,花后混施优于上年采果后混施。综上,花后施用过磷酸钙、硝酸铵钙水溶性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及商品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翠香猕猴桃黑点病的发生,以花后土施过磷酸钙、硝酸铵钙水溶性肥或过磷酸钙与商品有机肥混施的效果最理想。
王丽田玉洁刘巍黄丽丽秦虎强
关键词:猕猴桃黑点病钙肥
陕西猕猴桃溃疡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被引量:5
2021年
溃疡病是陕西猕猴桃栽培区重大病害,已给全省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科学、安全、绿色、高效防控该病害,集成创新了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溃疡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阐述了病害早期识别和典型症状、病害传播和侵染发病规律、枝干和叶片发病病斑危害调查方法与分级标准及药效计算方法、防治原则和策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可为猕猴桃果业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秦虎强刘巍刘宁娟车晓娟郭成陈霁晖赵英杰朱岁层黄丽丽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症状
黄瓜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活性菌株鉴定被引量:37
2008年
从植物内生放线菌中筛选拮抗活性菌株和寻找新的农用活性代谢产物,可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结果发现黄瓜幼苗的根、茎、叶中均有内生放线菌的存在,根组织中的数量、种类明显多于叶片和茎,占总分离株的72.7%,以链霉菌的淡紫灰类群、灰褐类群为主。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瓜内生放线菌中对12种靶标真菌和6种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分别占46.8%和39.0%,主要为分离自根组织的链霉菌淡紫灰类群。分离自黄瓜叶片的gCLA4菌株抑菌谱较广,其发酵滤液对供试12种靶标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对靶标细菌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rectus)。
涂璇黄丽丽高小宁姚敏刘巍阿里马斯王美英康振生
关键词:内生放线菌黄瓜RDNA链霉菌
基于研究导向型教学的《高级植物免疫学》优质课程建设
2021年
高级植物免疫学是植物保护及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资源匮乏,难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新时代农业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近年来,“研究导向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交流合作的机会,重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本研究引入“研究导向型”教学开展《高级植物免疫学》教学模式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旨在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及个性化高等教育。
郭军刘巍郭嘉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大别山区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与防控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猕猴桃是大别山区的特色优势果品,有效助力了当地果农的脱贫增收,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猕猴桃溃疡病高发频发,造成果树枝干流脓、花朵腐烂,死树减产,甚至毁园,对产业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2024年春季对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产区进行了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调查,发现该产区溃疡病发生整体偏重,平均病株率36.0%,最低病株率17.0%,最高达66.9%。为了进一步指导该区域的溃疡病防控,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提出了以“两前两后”科学用药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当地猕猴桃溃疡病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大别山区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晨王天乐刘巍冯浩黄丽丽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病害调查
新时期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被引量:1
2020年
真菌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包含真菌分类、生理、代谢、细胞、遗传、应用等内容的综合学科,也是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重要补充。近年来,笔者围绕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建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相关经验可为国内植保专业真菌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晓飞金巧军刘巍黄丽丽冯浩
关键词:真菌学植物病理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20年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的重大灾害,常导致花腐和叶斑、流脓枝枯、死树毁园,经济损失巨大。为科学、安全、高效防控该病害,基于前期研究,集成创新了一套猕猴桃"两前两后"防控关键技术,即"花前、花后"喷雾防花腐、叶斑,"采果后、落叶前"药液喷淋或涂刷枝干防枝干溃疡,并从2016-2019年连续4 a在眉县、周至及杨凌3县区13个示范点进行了技术示范,累计示范面积926 hm2。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对溃疡病均防控效果良好,4 a间示范园平均病株率为3.61%,主干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与常规对照园比较,示范园的平均防效达75%以上,果园病死株率及产量损失显著降低,估算保产2 388 kg·hm^-2,总经济损失降低884.5万元。该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有效遏制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保障了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秦虎强刘巍赵英杰朱穗层郭成李建民刘宁娟车晓娟金平涛黄丽丽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
小麦类甜蛋白TL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正>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其大流行年份常常引起小麦的减产甚至绝收。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
余宇王晓杰汤春蕾刘巍韩青梅黄丽丽康振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