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

作品数:11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游泳
  • 2篇幼鱼
  • 2篇胭脂鱼
  • 1篇倒刺鲃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动脉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成像
  • 1篇研究生教学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引诱
  • 1篇引诱作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游泳能力
  • 1篇游泳速度
  • 1篇诱食

机构

  • 10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0篇王博
  • 5篇石小涛
  • 4篇刘德富
  • 3篇陈求稳
  • 3篇路波
  • 2篇王雪
  • 2篇涂志英
  • 2篇白艳勤
  • 1篇郝冬云
  • 1篇赵云
  • 1篇庄平
  • 1篇黄应平
  • 1篇罗佳
  • 1篇高柱
  • 1篇周军
  • 1篇胡兵
  • 1篇黄瑶
  • 1篇刘蓉
  • 1篇何军
  • 1篇陈志强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巴楚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盘江两种鱼感应流速被引量:13
2013年
体长6~8 cm范围内(P>0.05)白甲鱼与光倒刺鲃的感应流速、相对感应流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白甲鱼幼鱼的感应流速、相对感应流速相对体长均有显著差异(P<0.05),光倒刺鲃的感应流速相对体长有显著差异(P<0.05),而相对感应流速相对体长无显著差异(P>0.05);白甲鱼幼鱼与光倒刺鲃幼鱼的感应流速推算公式分别为y=0.001 13x3-0.263x2+2.041 6x-5.144 5,y=-0.000 2x3+0.002 4x2+0.016 2x-0.060 4.试验所得体长(7.772±0.141)cm白甲鱼的感应流速为(0.131 7±0.003)cm/s,相对感应流速为(1.699±0.030)bl/s;体长(6.516±0.114)cm光倒刺鲃的感应流速为(0.077±0.002)cm/s,相对感应流速为(1.187±0.020)bl/s.
王博石小涛周琛琳郝冬云路波
关键词:白甲鱼光倒刺鲃
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9
2021年
近年来,我国在医学教育体制上进行了改革,将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并实施,目的是通过更为系统的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训培养出能适应当今医疗环境的高层次人才。文章梳理总结了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PBL教学新模式有助于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望成为当前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方法。
胡兵胡莉莉赵云吴齐英柯淑丽王博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PBL诊断思维
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超微血流成像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的相关文献,通过关键词检索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计算纳入文献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CI)、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SROC)。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包括3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合并敏感性为0.92(95%CI:0.88~0.94),合并特异性为0.92(95%CI:0.85~0.96),诊断比值比为61.35(95%CI:15.84~237.6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6。结论:超微血流成像对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为减少脑血管病事件提供较好的检测手段。
董芝芝刘蓉周军王博赵秋霞陈悦
关键词:新生血管易损斑块颈动脉
胭脂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被引量:25
2012年
鱼类游泳状态通常分为三类:持续游泳速度、延时游泳速度和暴发游泳速度,分别对应鱼类游泳能力的常规判定指标巡游速度、临界游速和暴发速度[1,2]。目前,由于测定临界游速的时间相对较短,方法可控性强,且得到有统计意义的值所需的试验鱼数量较少,因而使用范围最广[3,4]。
石小涛陈求稳刘德富黄应平庄平陈志强王博路波
关键词:胭脂鱼临界游泳速度幼鱼
一种生态型高效家庭灌排系统
一种生态型高效家庭灌排系统,包括汇水渠道、集水装置、输水装置和喷头,集水装置设置在汇水渠道的出水端上,输水装置一端和集水装置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喷头。所述的集水装置分为农药池、肥料池、采水池和沼气池,汇水渠道与集水装置的连...
何军吕康玄李家明王博果才佳邓凯迪
文献传递
基于游泳能力评价诱食剂对鲢的引诱作用
随着诱鱼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型技术逐步运用到诱鱼发展中,如传统的声、光、电等,本论文就化学诱食剂(DMPT)对鱼类的引诱效果进行了探索,探讨其在诱鱼技术中的可行性。本论文是基于游泳能力结合鱼类行为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诱食剂对...
王博
关键词:游泳能力诱食剂
文献传递
运用免费计算机软件SwisTrack分析鲢幼鱼游泳行为被引量:8
2014年
鱼类在摄食、迁徙、逃避敌害时均需采用游泳行为,鱼类游泳行为对鱼类的生存发挥重要作用[1]。鱼类游泳行为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如Wang,et al.研究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群体的洄游游泳速度[2],Yuuki,et al.记录了中华鲟个体在三峡库区的游泳速度[3],Zhuang,et al.分析了几种鲟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游泳行为特征[4],田凯等测算了瓦氏黄颡鱼的游泳速度[5],石小涛等指出游泳行为在通过水流障碍中的重要性[6]。在工程应用中,
石小涛胡运燊王博黄瑶陈求稳刘德富侯轶群
关键词:计算机视频
宜昌市公务员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公务员规模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在历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对公务员数量的调控也是改革的核心点之一,它不仅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要担负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体责任。学术界对公务员规模的研究更多的集中...
王博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务员规模市场化转型预算管理
胭脂鱼早期发育过程中集群行为的形成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探讨胭脂鱼个体发育过程中集群行为的发生机理,在20℃水温下,在胭脂鱼孵化后第5天开始至第39天,记录体长,采用视频分析的方法连续观察其游泳行为,计算胭脂鱼的游泳速度(V),相对全长最近邻距离(DNNL),分离游泳指数(ISS),根据胭脂鱼的游泳速度计算基于全长雷诺系数(RL)。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胭脂鱼仔鱼全长呈y=1.260 33-0.015 58x+0.003 15x2-(4.849 78E-5)x3增加,游泳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在19日龄后相对全长游泳速度稳定于(2.45+0.15)TL/s。胭脂鱼仔鱼ISS随着时间显著降低,至第19天时显著低于随机分布预期值,至32天时稳定于最低值;DNNL的变化趋势与ISS相符;表明胭脂鱼仔鱼集群行为于19日龄(1.77 cm全长)开始,至32日龄(2.40 cm全长)时形成紧凑的集群行为。RL随日龄的增加呈y=-607.891 61+156.809 12x-4.212 9x2+0.037 9x3方程增加,在仔鱼开口期(5-6日龄)即大于200,在19日龄时值为1 111。结果表明,仅从RL的角度不能解释胭脂鱼集群行为的发生,胭脂鱼的集群行为可能更多的与生物学因素如游泳行为有关,其游泳模式随着集群行为的发生由间歇高速游泳向持续巡游游泳转变。
石小涛王博王雪陈求稳白艳勤高柱涂志英刘德富
关键词:胭脂鱼仔鱼集群行为游泳速度水力学
瓦氏黄颡鱼和鲢对光照强度和颜色的选择被引量:24
2014年
以野生瓦氏黄颡鱼和人工养殖鲢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光照强度梯度0—10、10—30、100—200、700—800 lx及4种光照颜色红、白、蓝、绿,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和鲢对光的趋避行为。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选择的实验中,瓦氏黄颡鱼在0—10、10—30、100—200和700—800 lx四个光照强度中出现的次数百分比分别是:78.33%±21.51%、10.00%±14.86%、7.33%±8.27%和4.33%±7.74%。瓦氏黄颡鱼在光照强度为0—10 lx的区域中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三种光照强度,且差异显著(P<0.05)。而鲢在四种光照强度中出现的次数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光照颜色选择实验中,瓦氏黄颡鱼在四种光照颜色中出现的次数百分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鲢在红、白、蓝和绿四种光照颜色中出现的次数百分比分别是:12.67%±13.63%、30.33%±18.47%、35.67%±24.73%、21.33%±15.02%。鲢在白光、蓝光区域出现的次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区域,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通过研究光照强度和光照颜色对瓦氏黄颡鱼和鲢行为的影响,为鱼类趋光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白艳勤王雪刘德富涂志英路波王博罗佳石小涛
关键词:光照强度瓦氏黄颡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