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宗恒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体
  • 5篇斜坡
  • 5篇大孔隙
  • 4篇CT扫描
  • 3篇优先流
  • 3篇矿物
  • 2篇塑性指数
  • 2篇黏土
  • 2篇黏土矿物
  • 2篇维数
  • 2篇昔格达组
  • 2篇盒维数
  • 2篇非饱和带
  • 2篇粉质黏土
  • 2篇饱和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危险...
  • 1篇地质灾害危险...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3篇昆明理工大学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5篇徐宗恒
  • 9篇徐则民
  • 5篇李凌旭
  • 2篇孟庆会
  • 2篇张家明
  • 1篇官琦
  • 1篇王志良
  • 1篇张磊
  • 1篇王慧琳
  • 1篇张露月
  • 1篇徐俊龙
  • 1篇张燕庭
  • 1篇裴银鸽
  • 1篇张德成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山地学报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土壤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研究
上世纪中期以来,强降雨诱发的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大规模群发性失稳的频率越来越高,降雨型滑坡给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安全构成的威胁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其形成机制、过程及灾害效应的研究已取得了若干进展...
徐宗恒
关键词:大孔隙CT扫描降雨入渗
文献传递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大孔隙结构的建立和大孔隙流的渗流模拟能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大孔隙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动态变化过程。采用CT扫描获取斜坡非饱和带大孔隙域,基于不考虑外力项的格子Boltzmann方法,通过确定离散速度模型、平衡态分布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演化方程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边界条件与计算假设依据染色示踪试验设定,定性定量化研究二维大孔隙流的渗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清晰定量化描述大孔隙流湿润前锋的推进过程,大孔隙效应明显,渗流场流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稳定,大孔隙效应逐渐减弱;在连通性较好、孔径较大的区域流体流速较快,且在大孔隙中心流速最大,往两侧逐级递减;下层深度处的流体流量和流速往往受控于上一层大孔隙的孔径尺度。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应用能为大孔隙流特别是三维渗流过程的研究提供新手段。
徐宗恒徐则民王志良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非饱和带
基于CT扫描的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定量化研究和三维重建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系统开展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大孔隙定量化和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为水分沿大孔隙迅速运移研究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对于降雨型滑坡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方法]采用CT技术对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头寨滑坡滑源区左侧斜坡区两个尺寸为25cm×25cm×50cm的大尺度土柱进行扫描,得到一系列平面和纵向CT切片图像。图像处理并计算得到了土柱中大孔隙随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3种物质(砾石、土体基质和大孔隙)的CT值范围;借助VolView 3.4体可视化交互系统实现了三维大孔隙通道系统的重组,研究其在空间内的连通性、分支性和复杂性。[结果]包括根系通道、动物通道、干缩裂缝及团聚体间的结构性孔隙广泛发育于非饱和带土体中,且大孔隙分布异质性明显,波动变异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大孔隙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三维重组清晰可见土柱内含有较多独立分布的大孔隙通道,它们具有较好的连通性。[结论]CT扫描技术作为非破坏性获得技术在斜坡非饱和土体大孔隙定量化和三维重建研究中应用是可行的。
徐宗恒徐则民李凌旭
关键词:CT扫描三维重建
不同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优先流特征被引量:23
2012年
以昆明市呈贡新区马卡山云南松和狗牙根两类典型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示踪试验研究了水分通过斜坡土体大孔隙网络以优先流形式下渗这一过程。对采集到的剖面染色示踪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土体优先流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对降雨的响应是不同的;平均染色面积比和染色路径数量在同一深度不同剖面间以及不同深度处同一剖面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除了表层2 cm深度范围外,其余深度处云南松发育斜坡土体中平均染色面积和平均染色路径数量比狗牙根的大,说明前者优先流发生和发展较后者活跃。最后,通过对土体中分层根系生物量的测定,发现其与总染色面积比以及染色路径数量随深度增加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斜坡土体中优先流特征与植被根系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宗恒徐则民官琦张露月
关键词:优先流图像处理
不同根系含量对山原红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段家营一植被覆盖的斜坡区不同含量植被根系对山原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效应,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0(无根系空白样),0.467,0.93,1.4 mg/cm^3这4种根系含量以及20%,25%,30%,35%,40%这5种含水量的根-土复合体试验样品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结果]根-土复合体中,植被根系能提供给土壤额外的抗剪能力和抵抗土体变形来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植被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有明显的增强效应,但这种增强效应是有限的。根系含量在0.93 mg/cm^3时,根系对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效果最好。随着根系含量的增加,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总是呈现负相关性的关系,在低含水量情况下,黏聚力随根系含量增加而先降低后增加,内摩擦角随根系含量变化则相反。当含水量低且根系含量相对较少时(当含水量≤35%,根系含量≤0.93 mg/cm^3时),土壤参与剪切整个过程且为被剪主体,得到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为正值,符合库仑定律;当含水量较高且根系含量较多时(当含水量=35%,根系含量=1.4 mg/cm^3时以及当含水量=45%,根系含量≥0.467 mg/cm^3时),被剪主体为根系,得到的黏聚力为负值,不符合库仑定律。[结论]库仑定律不适用于高含水量和高含量植被根系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研究。在采用植被护坡时可用试验确定边坡土壤抗剪强度最高时的最佳含根量和含水量。
徐宗恒黄丽苹杨正辉尹李乐
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优先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滑坡是指岩石、土、人工填土及其混合物等斜坡构成材料顺坡向下、向外的运动过程。滑坡的触发因素很多,其中以降雨特别是暴雨诱发最为普遍,由降雨触发的滑坡被称为“降雨型滑坡”,对降雨型滑坡的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降雨与滑坡的关系以及...
徐宗恒
关键词:优先流影响因素大孔隙
文献传递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优先域及其对水分入渗的贡献——以云南省呈贡和昭通玄武岩质斜坡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全面得到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优先域结构类型,以2个试验区5个玄武岩斜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示踪试验揭示优先域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双环入渗试验对不同深度非饱和带土体渗透特征进行测定,揭示优先域对水分入渗的贡献。研究表明: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优先域结构类型除了传统的植物根系腐烂后残留的通道、动物通道、土体干缩裂隙以外,还存在有根系-土体以及砾石-土体接触带空隙以及气候冻融交替产生的裂隙,其中植被根系对大孔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试验区斜坡非饱和带土体的饱和渗透速度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土体饱和渗透速度最大值高达513.6 mm/h(表层);最小值13.33 mm/h,受广泛分布的优先域影响下形成的斜坡饱和带高渗透盖层对降水入渗的贡献是巨大的。
徐宗恒徐则民李凌旭
关键词:非饱和带
基于CT扫描的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和渗透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的失稳往往尾随着强降雨而发生,降雨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是导致斜坡失稳的主要原因,而饱和渗透系数是评价土体渗透特性的主要参数。以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为研究对象,应用CT扫描技术获得了土体孔隙尺寸分布,发现孔隙成圆率随着等效直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即孔隙截面积越大,其形状越复杂。根据毛细管束模型预测出饱和渗透系数,再与环刀法测得的饱和渗透系数对比,发现预测值和实测值在相同数量级范围内,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进一步对模型优化,修正孔隙形状系数后,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侯汝几徐则民张磊张燕庭徐宗恒
关键词:滑坡CT扫描大孔隙
某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必须工作之一,在一些地质易发区合理避开地质灾害的威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云南省巍山县某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现状和预测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李凌旭杜泽徐宗恒王慧琳
关键词:地质灾害
基于分形维数的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对取自于云南省昭通市头寨滑坡滑源区附近的两个大尺度(25cm×25cm×50cm)土柱样品进行CT扫描,选取典型剖面切片,通过CT值范围将大孔隙分离从而研究土体中的大孔隙分布;计算大孔隙分布分维数(盒维数),研究其大孔隙的不规则特征,结果表明:土体中大孔隙的盒维数随深度增加呈单调递减规律,且与大孔隙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大孔隙度只能表征在某一深度上大孔隙的分布多少,而大孔隙的不规则特征则需盒维数表征;最后得到大孔隙的累积大孔隙度与大孔隙孔径(在盒维数为常数时)符合幂函数规律,研究结果有利于利用分形理论建立大孔隙模型,从而研究水分在大孔隙中运动过程。
张德成徐宗恒徐则民李凌旭
关键词:CT扫描大孔隙盒维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