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综合评价miR-31与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仔细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以及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miR-31相关肿瘤预后文献,提取预后数据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并对预后数据进行合成分析。结果共有7篇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累积病例2 012例;Meta分析显示,肿瘤患者miR-31表达降低预后不良(HR=0.784,95%CI:0.630~0.974);而亚组分析中采用多变量分析及中国人群的研究合成结果分别为3.512(95%CI:1.797~6.865)、1.574(95%CI:1.062~2.333),提示miR-31表达升高预后不良;miR-31在消化系统中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1在肿瘤中的预后作用可能具有组织及地域特异性,具备作为新型标记物的潜力。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综合评价miR-21与食管癌(E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miR-21与EC预后的文献,按照已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miR-21与EC预后相关的相应数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风险比(HR)、95%可信区间(CI)及P值定量评价miR-21与E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步检索数据库得到273篇文献,其中其中7项可用于meta分析,中位样本量为98例,四分位数间距(IQR)=70~164。中位HR值1.4,IQR=0.89~2.23。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IQR=29.4~39个月。高表达miR-21的EC患者的预后生存率HR=1.367,95%CI=1.15~1.62,P=0.000;食管鳞癌(ESCC)亚组生存率HR=1.44,95%CI=1.2~1.72,P=0.000。高表达miR-21的食管腺癌(AD)患者亚组预后生存率HR=0.82,95%CI=0.47~1.44,P=0.489,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21作为EC患者的预后标记具有地域性和组织特异性。miR-21对于ESCC高发的中国和日本具有预测不良预后的潜力,有望成为新型的EC生物学标志物,但对AD高发的加拿大和美国则不具有相应的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