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其涛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网络
  • 2篇话语
  • 1篇大学生
  • 1篇知道分子
  • 1篇秩序化
  • 1篇社会
  • 1篇市民
  • 1篇市民化
  • 1篇农转非
  • 1篇重庆例证
  • 1篇重庆市大学生
  • 1篇网络活动
  • 1篇网络社会
  • 1篇网络素养
  • 1篇另类
  • 1篇赋权

机构

  • 3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3篇胡其涛
  • 2篇贺建平
  • 1篇许琳

传媒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及其市民角色意识:重庆例证被引量:7
2011年
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不仅是其居住地域的变迁和户籍的改变,而且蕴含着一种向市民角色转型的内涵。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将谈话作为研究主题,研究发现农转非居民市民角色意识开始显露,在农转非居民的生活空间中存在旧乡村话语和新社区文化下的话语变体。话语变化程度反映农转非居民市民化的程度,这一视角有助于了解农转非居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真实状态。
贺建平胡其涛许琳
关键词:话语市民化农转非
在网络活动中赋权主体——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网络媒介素养随着网民每年的逐渐增长成为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以重庆市5所高校本科生为研究样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程度很高,但使用博客等创造和传播有效信息则少,传统媒体网站和新型门户网站对大学生的观念、态度、习惯仍有很大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网络活动有越轨行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种权利无意识的状态,应从赋权的视角引导大学生积极使用媒介,提高网络活动效能,促进社会民主的进步。
贺建平胡其涛
关键词:网络素养网络社会赋权
秩序化生活中的另类者——网络知道分子的场域分析
2005年是中国博客元年,公众纷纷进入互联网注册博客表达各类话语;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仅140字微博的即时互动效果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其中出现了一批在互联网上表达话语的,致力于关注公共事务,并持批判态度的人。他们来自...
胡其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