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琴
- 作品数:54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JSEG和谱聚类的多尺度海面溢油SAR图像分割方法
- 针对传统基于灰度特征谱聚类算法抗噪性能较差,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多特征-谱聚类分割方法又存在的尺度单一、对方向性敏感、最佳特征组合选择困难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JSEG和谱聚类的多尺度海面溢油SAR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
- 朱立琴张鹏朱秀全李冬梅
- 文献传递
- 进水碳氮比对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及途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进水碳氮比(C/N)是人工湿地脱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人工湿地小试系统,研究了不同进水C/N条件下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以及系统分析了人工湿地中植物、土壤及微生物三个关键组成要素在氮去除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对NH_(4)^(+)-N(95.91%~96.83%)、NO_(3)^(-)-N(64.75%~99.44%)、TN(76.36%~95.30%)和COD(88.54%~93.01%)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提高C/N能够显著提升人工湿地NO_(3)^(-)-N、TN和COD的去除效果(P<0.05)。总体而言,进水C/N为4时对NH_(4)^(+)-N(95.91%)、NO_(3)^(-)-N(99.44%)和TN(95.30%)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湿地土壤和植物对氮的平均去除占系统氮去除量的6.41%~10.45%和9.23%~14.11%,忽略氨挥发过程,通过质量平衡计算得出微生物作用在系统氮去除的占比为51.43%~77.74%,表明微生物转化脱氮居主导地位,其中进水中投加碳源的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作用占比提高了36.01%~51.16%,C/N=8时,微生物作用占比最大。本研究为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设计以及最佳进水C/N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脱氮途径的定量化解析对深入理解碳源对人工湿地氮去除机制的影响以及提高氮素去除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严春敏朱立琴张海阔孙玮王玲李一平
-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碳氮比污染物去除效果
- 思政-专业双向融合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被引量:5
- 2022年
- 当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施表征上思政课程倾向于显性,课程思政则倾向于隐性。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始终离不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都面临着挑战,思政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往往受受制于专业壁垒,难以吸引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众口难调,育人实效不佳;而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专业课程过度思政化的倾向,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作为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该文从思政-专业双向融合的角度出发,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型教学改革路径。
- 朱立琴张欢欢卢芳琪王莹
- 关键词:思政课程专业课程
- 一种适用于河道型水源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道型水源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由进水渠、生态蓄水塘、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生态氧化塘串联而成;其中进水渠的出水口设有跌水堰与生态蓄水塘连通,生态蓄水塘的出水口设有布水渠与表面流人...
- 张海阔李一平朱立琴陈红卫杜观超高旭秦文凯张雪朱伊梦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情信息的分布式稀疏优化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情信息的分布式稀疏优化检测方法,将稀疏优化与分布式水情信息监测相结合,在给出分布式水情信息稀疏优化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出了水情信息的分布式稀疏优化检测方法,拓展了稀疏优化在分布式网络中的新应用;另一...
- 朱立琴高成张鹏
- 文献传递
- 河长制背景下我国河流治理价值取向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河流治理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问题,而且涉及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在面对严峻的河流问题,探寻其症结所在,探索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则显得尤为重要。河长制作为新时代治理河流的治河政策,对于缓解我国河流治理困境以及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转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河长制的实施背景,从维护河流生态价值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梳理河流治理体制现状,强调研究河流治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通过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论的研究,辨析河流治理的价值取向,并从意识层面出发、从保障与监督机制以及立法协调角度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得出其对维护河流生态功能、维持河流生态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河流管理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张楠朱立琴
- 关键词:河流治理河流健康河长制
- 江苏省沿海地区拟建水库库区土壤物质释放风险研究
- 2014年
- 为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建库后库区土壤释放引起的水库水质潜在富营养化与咸化风险,于2013年4月取#1、#2、#3、#4、#5、#6共6座规划水库库区土壤在室内进行物理模拟试验,从定量角度研究并分析不同地区土壤氮、磷及氯离子释放情况。结果表明,释放试验60d后,总氮超过Ⅲ类水质标准为#3水库,浓度为6.23mg/L;总磷超标的为#2、#5水库,浓度分别为0.13、0.06mg/L;氯离子超标的为#3、#5水库,浓度分别为252.00、420.00mg/L。分析可知,#2、#3、#5所在地区建库后土壤释放引起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潜在风险高,#3、#5所在地区建库咸化潜在风险高。
- 朱秀全姜翠玲张鹏朱立琴李冬梅孙敏华
- 关键词:底泥释放富营养化
- 水库蓄水初期水质变化与富营养化成因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以老虎潭水库为例,研究了水库初次蓄水后水质变化及发生富营养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蓄水20 d后,库区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氨态氮浓度由表层→中层→底层呈明显上升趋势,淹没区土壤污染物释放为影响初期蓄水水质的原因之一。随着水库的正常运行,土壤污染物释放对库区水质的影响逐渐减弱并达到平衡。蓄水后库区的总氮、总磷、氨态氮、硝态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入库河道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较高的相似度。蓄水四个月后,入库河道总磷浓度高导致整个库区总磷超标,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蓝藻暴发现象。控制水库来水水质是防止富营养化、确保供水安全的主要措施。
- 王新伟姜翠玲朱立琴
- 关键词:初期蓄水富营养化蓝藻氮磷
- 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包含预处理和人工湿地系统两部分。预处理部分包括曝气氧化池和生态砾石床;人工湿地系统融合了稳定塘的设计,将垂直流人工湿地与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组合,...
- 朱立琴姜翠玲谢明华顾希俊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多波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多波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影像中采用降水分水岭变换单独分割每个波段影像,进而对各波段分割结果进行叠加。最后,提出了一种的基于多波段光谱信息的区域合并策略合并过...
- 朱立琴王友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