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攀

作品数:91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专利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19篇水利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水土
  • 18篇坡面
  • 15篇水土保持
  • 14篇生态
  • 14篇细沟
  • 12篇降雨
  • 10篇模拟降雨
  • 8篇土壤
  • 8篇砒砂岩
  • 7篇植被
  • 7篇泥沙
  • 7篇小流域
  • 6篇淤地坝
  • 6篇水沙
  • 6篇径流
  • 6篇黄河
  • 6篇产沙
  • 5篇冻融
  • 5篇野外
  • 5篇沙量

机构

  • 89篇黄河水利科学...
  • 16篇河海大学
  • 5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安徽省怀洪新...

作者

  • 91篇张攀
  • 48篇姚文艺
  • 42篇肖培青
  • 35篇孙维营
  • 26篇申震洲
  • 23篇焦鹏
  • 22篇王志慧
  • 18篇李莉
  • 17篇杨春霞
  • 15篇杨吉山
  • 12篇杨二
  • 10篇孔祥兵
  • 10篇张楠
  • 9篇董飞飞
  • 9篇冷元宝
  • 7篇吕锡芝
  • 7篇刘慧
  • 6篇冯峰
  • 6篇冉大川
  • 6篇赵海滨

传媒

  • 9篇人民黄河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泥沙研究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治黄科技信息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12篇2022
  • 12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头道拐站水沙来源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1950 ~2010年实测资料,采用不同时间序列对比和回归分析方法,对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干流6大水文站水沙关系变化、出口控制站头道拐水文站水沙来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头道拐水文站径流主要来...
冉大川姚文艺张攀申震洲张晓华
关键词:贡献率
一种复合侵蚀作用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模拟量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侵蚀作用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模拟量化方法,即综合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风洞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手段,将装填好的试验土槽沿轨道在室内人工降雨‑风洞‑冻融循环实体模型的各区域间移动,通过多种试验装置的联合运用,...
张攀姚文艺肖培青杨春霞孙维营李莉王志慧焦鹏
文献传递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特征被引量:4
2021年
明晰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输移特征是研究黄河泥沙淤积问题的关键。采用水力、风力、冻融复合侵蚀实体模拟技术,研究在35°坡度和110 mm/h雨强条件下单一水蚀、冻融+水蚀、冻融+风蚀+水蚀3组不同侵蚀动力复合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砒砂岩坡面在单一水蚀作用下以整体侵蚀为主,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稳定;冻融+水蚀作用下粗颗粒产出明显,冻融作用对粗颗粒的影响凸显;冻融+风蚀+水蚀作用下坡面稳定性最差,侵蚀泥沙颗粒变化最剧烈。复合侵蚀作用下坡面侵蚀过程以搬运粒径较大的泥沙颗粒为主;各粒级侵蚀泥沙颗粒随侵蚀动力的增加起伏变化剧烈。
高玄娜肖培青张攀郝仕龙杨春霞
关键词:砒砂岩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2024年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及乡村振兴等提供科技支撑,对多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关键技术及典型模式进行系统归纳,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是随着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多项国家战略的实施而逐步建立和不断丰富完善的,多年来黄河流域各地区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探索了多种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包括水土保持-地貌-生态经济高适配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经济模式、风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砒砂岩区生态治理-衍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半干旱区乡村能源生态型良性循环模式、黄土高塬水土保持型生态经济带治理模式等。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薄弱,二者的协同性不高且耦合协调的空间不均衡,发展模式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高等。建议:创新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生态治理与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及其生产与产业体系,探索“全托全链”的推广机制;构建适宜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建立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先行试验示范县,引领和优化区域现代生态治理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王伟姚文艺张攀张攀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生态经济黄河流域
坡面细沟形态与侵蚀产沙间的量化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地形决定着地面物质与能量的形成和再分配,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坡面土壤侵蚀产沙研究过程中,以往围绕坡度、坡长等宏观地形因子研究的较多,而忽略了对坡面细沟侵蚀形态等微观地形因子的定量研究。系统介绍了前人在坡面细沟形态与侵蚀产沙量化响应研究中所取得的有代表性的成果,阐述了坡面侵蚀形态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细沟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张攀姚文艺
关键词:地形因子
基于多维度的坡面细沟发育形态特征综合量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度的坡面细沟发育形态特征综合量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取得细沟形态多维度特征参数和产沙过程数据,然后采用灰关联分析法评价上述细沟形态多维度特征参数的敏感性以取得敏感参数,根据取得的敏感参数建立多元回归模...
孙维营张攀李莉侯欣欣陈江南肖培青杨春霞杨二吕锡之王智慧申震洲倪用鑫杨吉山董飞飞
ADCP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成图技术研究
以黄河花园口河段为例,介绍了ADCP在河道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结合surfer、RiverD等专业绘图软件,对水下地形成图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ADCP在黄河上的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认为:ADCP作为...
张攀孙维营张宝森郜国明
关键词:ADCP水下地形测量
文献传递
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关系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1960—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对黄河内蒙古段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与1960—1989年相比,流域年降水量增大,但暴雨有所减少;来水来沙具有水少沙多、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度不均等特点;流域最大1 d降雨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很大,洪水期降雨产洪变化率指数为0.525 7~2.683 8,降雨产沙变化率指数为0.613 6~2.136 3;流域高含沙水流的侵蚀产沙作用非常强烈,洪水泥沙关系式的幂指数约为1.0,场次洪水多年平均含沙量为612.6 kg/m^3。同时,给出了西柳沟流域形成沙坝淤堵黄河干流的暴雨洪水泥沙阈值。
冉大川张栋董飞飞张攀焦鹏
关键词:水沙关系暴雨洪水高含沙水流降水量
一种水库模型含沙量取样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库模型含沙量取样系统,包括取样模块、负压模块、管道模块和冲洗模块,所述取样模块包括探杆、触底板、取样管、取样控制阀门和辅助水尺,所述取水管出水端的高程低于其进水端的高程;所述负压模块由水环真空泵和储气...
陈书奎李书霞马怀宝张俊华李涛蒋思奇王婷李昆鹏王岩王仲梅石标钦于国卿顾列亚张晓华张攀曾贺谢志刚岳瑜素邓宇马涛
文献传递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分布广、类型多、突发性强,且往往灾害链生、后果严重,威胁人居安全与社会稳定,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亟待从根本上厘清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机制,深化对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群发机理及链生效应研究。为此,立足于分析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问题,详细梳理了与之有关的山洪成灾规律、崩滑流灾害群发机理、水土灾害链效应、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作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探讨了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研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未来水土灾害研究亟须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在复杂地质条件、极端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群发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极端降雨作用下山洪成灾规律,地貌-气候耦合作用下崩滑流灾害群发机理,考虑生态影响的水土灾害链放大与消减效应,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作用机制。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有:从耦合联动孕灾角度揭示地质、地表、气候过程与土水灾害群发响应机制,从致灾效应角度揭示水土灾害链动力学过程与致灾效应评价,从地质安全与生态安全角度建立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理论,进而提出基于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效应评价的生态减灾技术。研究建议: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从“地、域、河”空间尺度阐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的区域模式、动力学机制、灾害链生与生态环境互馈效应,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建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与防控理论。
祝艳波兰恒星兰恒星彭建兵李军华张攀朱兴华朱兴华张亚国谷天峰谷天峰
关键词:灾害链地质安全生态安全黄河中游地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