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作品数:11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诱发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3年 为了进一步探讨旋毛虫Ts87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本试验用此纯化重组蛋白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 (FCA)皮下注射免疫NIH小鼠 3次 ,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 2 5 0条攻击 ,攻击后每周取血清测抗体IgG滴度 ,第 35天计数小鼠肌肉幼虫数。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免疫鼠的肌肉幼虫减虫率为4 2 3% ,血清抗Ts87重组蛋白体IgG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 (GMRT)达到 80 0 0以上 ,均显著高于佐剂组和对照组。 丁利 诸欣平 杨静 王少华 周蕾关键词:旋毛虫 保护性免疫 重组蛋白 抗原 替莫唑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一例 被引量:3 2011年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肺癌晚期的常见表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生率为20%,尸检为40%[1]。一旦发生脑转移预后不良,自然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2],虽然颅脑局部放射是脑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一般状况较差, 姚健楠 安广宇 刘福全 周蕾 宋雨光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肺癌晚期 替莫唑胺 中位生存期 预后不良 旋毛虫Ts87基因克隆的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鉴定 <正>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简称旋毛虫)可感染人及150多种动物,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畜危害很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肉量增加和食用方法多样化,使旋毛虫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 杨静 诸欣平 杨雅平 周蕾 詹斌 冯建军 Hotez Peter文献传递 抗旋毛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保护性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获得抗旋毛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 (单抗 )并初步研究其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利用杂交瘤技术 ,用旋毛虫成虫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 / 0进行细胞融合。用免疫双扩散鉴定单抗亚类 ,免疫印迹鉴定单抗的特异性。小鼠尾静脉接种单抗进行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建立了 1株稳定分泌抗旋毛虫成虫单抗的细胞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6 4 0 0 ,诱生腹水ELISA效价达 1∶2 0 4 80 0。经鉴定单克隆抗体类型为IgM ,可以识别旋毛虫成虫、肌幼虫及新生幼虫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4 0 0 0 0蛋白 ,并且不与猪蛔虫、血吸虫、包虫、囊虫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单抗被动免疫后的减虫率为 5 5 .6 3%。结论 获得 1株具种特异性、保护性的单克隆抗体 。 高欣 诸欣平 黄敏君 郭增柱 周蕾 姜洪杰关键词:保护性免疫 旋毛虫 成虫 抗体 单克隆 云南和海南两省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分析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型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套式PCR法特异扩增MSP2基因中间多态区 ,对恶性疟原虫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云南省 31例和海南省 2 9例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清 ,其中分别有 14和 18种不同的MSP2等位基因型 ,其等位基因株存在高度的多态性 ,基因片段大小及分布频率具有地区差异。海南省不同等位基因型虫株混合感染及多重感染现象比云南省严重。 诸欣平 周蕾 张新梅 杨静 杨雅平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 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免疫筛选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为获得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 方法 应用免疫血清和人工感染血清对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查寻比较 ,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免疫筛选成虫cDNA文库 ,获得 9个阳性克隆。对其中的Ts87进行测序 ,又采用 5′ RACE ,获取全长为 1172bp的cDNA片段 ,该基因编码 3 4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Ts87是个尚未见报道的旋毛虫基因序列 ,存在预测的抗原表位。 结论 获得具有抗原性的旋毛虫抗原新基因。 杨雅平 诸欣平 杨静 周蕾 黄松关键词:旋毛虫 成虫 CDNA文库 免疫筛选 抗原基因 旋毛虫pcDNA3.1/Ts87 DNA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正>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于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诊断较困难,给及时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旋毛虫疫苗的研制是预防该病的工作重点。采用免疫学方法从cDNA文库中钓取cDNA片段,克隆并表达基因编码的... 杨雅平 诸欣平 杨静 周蕾 黄松文献传递 免疫筛选旋毛虫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获取旋毛虫抗原的 c DNA克隆并进行蛋白的原核表达。 方法 应用兔抗旋毛虫成虫可溶性全虫抗原血清对旋毛虫成虫 c 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用兔人工感染旋毛虫血清对强阳性克隆进行再筛选。将编号为 Ts87阳性克隆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入 PET- 2 8a( +)表达载体 ,IPTG诱导表达后用 SDS- 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 结果 免疫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Ts87;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ET- 2 8a( +) / Ts87。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 ,SDS- PAGE电泳表明 ,其能表达一分子质量约为 40 ku的融合蛋白 ,与预测分子质量相符。 结论 筛选到 c DNA克隆 Ts87,与兔抗旋毛虫成虫可溶性全虫抗原血清和兔人工感染旋毛虫血清均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PET原核表达系统所获重组蛋白为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静 诸欣平 杨雅平 周蕾 Pascal Boireau 詹斌 冯建军 Hotez Peter关键词:旋毛虫 免疫筛选 CDNA克隆 原核表达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评价观察厄洛替尼对吉非替尼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22例NSCLC腺癌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并出现病情进展,改换为厄洛替尼,直到病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为止。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厄洛替尼治疗22例吉非替尼耐药的进展期NSCLC患者,2例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7例获得稳定(stable disease,SD),客观有效率为9%,疾病控制率为40.9%。获有效和稳定的9例患者中,7例曾在吉非替尼治疗中获益。厄洛替尼治疗的中位疾病进展期(time to progress,TTP)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2 d和192 d。厄洛替尼获益的9例患者较未获益的13例患者获得更长的TTP(112 vs 45.5 d,P<0.05)。厄洛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结论厄洛替尼可以作为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进展期NSCLC的药物选择,尤其是对于曾予以吉非替尼治疗可以获益的患者。 宋雨光 赵艳杰 周蕾 安广宇关键词: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腺癌 疟原虫PCR诊断技术实验条件的探讨 1999年 周蕾 诸欣平 高欣关键词:疟原虫 聚合酶链反应 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