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
- 作品数:31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白马藏语词汇的一般特点被引量:1
- 2011年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马藏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词汇范畴,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蕴含着这个民族富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对白马藏语的词汇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全面系统研究白马藏族文化大有裨益。
- 李瑞智魏琳
- 关键词:词汇
- “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被引量:2
- 2007年
-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观的核心是"唯情说",在这种情之美学观点的滋养下生成了其戏曲创作的浪漫主义,他所张扬的"情"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与程朱理学所宣扬的"理"相对立的,他追求的是一种人生理想——个性解放。同时,汤显祖又在《牡丹亭》里充分表现了一种"至情",其中蕴含着他的绝世才情,使作品具有了奇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 魏琳
- 关键词:牡丹亭浪漫主义
- 地域文化对杜甫诗歌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影响
- 2010年
-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青年时漫游四方,中年宦游于洛阳、长安,后又客居陇右,晚年漂泊于西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诗,基本上是在漂泊中完成的。诗人所历经的京城、陇右、巴蜀无疑对其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这三大地域文化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形式、风格的影响更加突出。
- 魏琳
- 关键词:地域文化杜甫诗歌
- 论杜甫同谷诗中的自我形象
- 2010年
-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过后,杜甫携眷西行,在由秦入蜀流寓同谷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以山水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其中每首诗甚至每句诗皆可视作"有我",诗歌中塑造了一位忠君爱民、乐观而孤独的旅客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 魏琳
- 关键词:杜甫自我形象
- 甘肃成县方言的语音辨正
- 2007年
- 成县话与普通话最突出的差异是声调,成县话的调类虽然也有四类,但实际调值与普通话差别很大。成县话与普通话在声母上的差异主要有三种情况:
- 魏琳
- 关键词:辨正语音方言普通话声调调类
- 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张扬——论秋瑾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2008年
- 秋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女性,以其独特的主体精神打破了封建礼教与传统文化的束缚,透过女性的视角对女性的情感,对抗命运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其中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反映了女性视野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 魏琳
- 关键词:秋瑾女性意识
- 杜甫的京城诗与长安京城文化被引量:3
- 2011年
- 杜甫与长安的关系,在杜甫与特定地域的关系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杜甫在京城诗中展现了长安的文化景观、人文环境。同时,长安京城文化又激发了杜甫的创作激情,提高了诗歌的思想价值,这两者相映相生,使其逐渐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 魏琳
- 关键词:杜甫长安文化
- 白马语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及途径被引量:2
- 2010年
- 白马语是白马人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和交际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程,白马人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被打破,白马语出现衰落的趋势。保护与传承白马语在文化、民族、政治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均具有重大意义,其手段和途径又是多方面的。
- 魏琳
- 论李白二入长安时期的诗歌创作被引量:1
- 2010年
- 李白的二入长安,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历程,虽然政治上没有大的发展,但却触及到了唐代的上层社会,认识到了上层社会的真实面目,对他的性格及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究李白二入长安时的诗歌创作对研究李白在长安的生活及思想状况大有裨益。
- 魏琳
- 关键词:诗歌创作
- 甘肃陇南白马藏语的语音特点
- 2011年
- 陇南白马藏语是以甘肃省陇南文县铁楼乡为代表的有声调的藏语方言。文章概括了该方言的音系,并详细描述了其声韵调的特点。
- 魏琳
- 关键词:声韵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