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文
-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泌尿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采用PCR扩增检测qnr基因,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分析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21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除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15株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qnr B、qnr S和qnr 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0.0%、40.0%和26.7%。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16株(76.2%)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无诱导作用出现,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与耐药性和qnr基因均无相关性。结论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与细菌耐药性和qnr基因均无相关性。
- 孙凤军冯伟孙艺璇邱学文夏培元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环丙沙星泌尿系统感染生物膜
- 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方法优化及药动学研究
- 目的:优化HPLC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方法,用于其药动学分析。方法:固定相为C18,庚烷磺酸钠醋酸溶液(p H7.00)︰乙腈(80:2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280 nm,λem=370nm。结果:氨磺必...
- 戴青陈勇川邱学文向荣凤熊丽蓉
- 关键词:HPLC氨磺必利荧光检测药动学
- 文献传递
- 金莲花总黄酮在制备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金莲花总黄酮在制备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拓宽了金莲花总黄酮的应用范围,并且为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经药理学实验可以看出金莲花总黄酮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2、4‑二硝基氟苯...
- 陈盛孙凤军王显凤廖伟冯伟邱学文
- 文献传递
- 金莲花总黄酮在制备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金莲花总黄酮在制备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拓宽了金莲花总黄酮的应用范围,并且为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经药理学实验可以看出金莲花总黄酮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2、4-二硝基氟苯...
- 陈盛孙凤军王显凤廖伟冯伟邱学文
-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磷酸苯丙哌林的浓度
-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磷酸苯丙哌林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并考察磷酸苯丙哌林的药动学。方法:样品血浆中加入内标苯海拉明后,采用正己烷:异丙醇(95:5)提取处理样品,采用HPLC-MS/MS法,...
- 向荣凤陈勇川邱学文戴青熊丽蓉
- 关键词:磷酸苯丙哌林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药动学
- 文献传递
- 关于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为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2013年国内关于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并结合目前国内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就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我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导师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结构不健全,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同度不够高,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深入推进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联合培养;完善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课程;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作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充分调动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结论:深入推进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发展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 刘耀邱学文夏培元
- 关键词:专业学位药学研究生培养教学改革
- 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方法优化及药动学研究
- 目的:优化HPLC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方法,用于其药动学分析.方法:固定相为C18,庚烷磺酸钠醋酸溶液(pH7.00)∶乙腈(80:2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280nm,λem=370nm.结果:氨磺必利本...
- 戴青陈勇川邱学文向荣凤熊丽蓉
- 关键词:HPLC氨磺必利荧光检测药动学
- HPLC-荧光法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体血浆中氨磺必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氨磺必利片48 h内血药浓度,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10%三氯醋酸直接沉淀提取血浆,固定相为C18,以庚烷磺酸钠醋酸溶液(pH 4.85)-乙腈(80∶2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280 nm,λem=370 nm。结果:氨磺必利线性范围为5~800 ng·mL-1(r=0.9997),低、中、高3个浓度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5.1%、105.4%、101.3%,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4%;AUC0~∞为(3545.74±1199.58)ng·h·mL-1,AUC0~t为(3348.50±1161.27)ng·h·mL-1,C max为(457.69±232.62)ng·mL-1,T max为(4.15±1.31)h,t1/2为(10.77±5.77)h。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经济、准确,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氨磺必利的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 戴青陈勇川邱学文向荣凤熊丽蓉
- 关键词:氨磺必利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血药浓度药动学研究
- HPLC法研究唑尼沙胺分散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
- 2014年
- 目的:建立人血浆唑尼沙胺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唑尼沙胺分散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方法:30 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分3 组,分别单剂量(200、300、400 mg)口服唑尼沙胺分散片,300 mg 剂量组单剂量结束后继续进入多剂量研究,每日1 次,连续14 d.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唑尼沙胺的浓度,用DAS 2.1.1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在200 ~400 mg 剂量范围内,唑尼沙胺的AUC0-t、AUC0-∞、Cmax 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中剂量组多次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 为(27.305 ± 5.201) μg·mL-1;tmax 为(2.556 ± 0.726) h;t1/2 为(59.286 ± 8.882) h;AUC0-t 为(2 435.713 ± 668.845)μg·h·mL-1;AUC0-∞ 为(2 522.230 ± 720.554) μg·h·mL-1.结论:男、女受试者单次给药后的Cmax存在显著性差异.唑尼沙胺在连续多次给药后,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 戴青陈勇川邱学文向荣凤熊丽蓉
- 关键词:唑尼沙胺血浆药动学
- 伏立康唑片在中国健康男性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伏立康唑在中国健康男性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评价其相同剂量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量交叉口服伏立康唑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200 mg,于服药前0 h和服药后0.25、0.5、0.75、1、1.5、2、3、4、6、8、12、24、36 h抽取4.0 mL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通过DAS Ver 3.0软件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伏立康唑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5 304.967±3 072.252)、(5 130.968±2 985.462)ng.mL-1.h;AUC0-∞(5 683.143±3 438.261)、(5 445.115±3 181.161)ng.mL-1.h;Cma(x925.728±356.11)、(1 040.251±448.929)ng.mL-1;tma(x1.566±0.975)、(1.382±0.959)h;t1/2(6.316±2.938)、(5.966±2.276)h。以AUC0-36计算,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3.4)%。结论:两种伏立康唑片在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 邱学文杨波向荣凤戴青熊丽蓉欧阳净蔡永青刘芳王显凤陈勇川
- 关键词:伏立康唑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