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作品数:56 被引量:31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罗敏教授辨证论治虚性便秘经验浅析 2024年 虚性便秘常因饮食劳倦、劳逸失当或生理性脏腑功能衰退后导致机体气血阴阳的亏虚,通常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罗敏教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予以辨证施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秦伊乐 连敏 罗姝 陆文洪 罗敏关键词:虚性便秘 名医经验 麻仁胶囊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2例总结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麻仁胶囊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麻仁胶囊合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而对照组仅为59.4%,两组比较,P<0.01。结论:麻仁胶囊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 李帅军 胡响当 罗敏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老年人 基于结肠黏膜ICAM-1探讨芍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胃肠湿热证)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生成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SASP组)以及芍药汤组,每组12只;模型组、芍药汤组及SASP组3组大鼠在成功制成胃肠湿热证模型基础上,再建立UC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灌胃治疗2周,处死大鼠前对其进行第2次DAI评分,完毕后麻醉并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后,取病变的结肠组织观察,进行组织大体形态损伤(CMDI)评分;随后,将病变最明显结肠组织肠段2 cm左右,平均分为两等分,分别用于检测ICAM-1基因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相比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的DAI及CMDI评分升高明显(P<0.01),治疗后芍药汤组上述积分与模型组相比而言,下降明显(P<0.05);在结肠组织ICAM-1蛋白表达方面,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灰度值较空白组明显下降,治疗后,芍药汤组与SASP组ICAM-1灰度值均有所上升,且与正常组水平相近;大鼠结肠组织中ICAM-1 m RNA生成方面,与空白组相比而言,模型组上升明显(P<0.01),而在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芍药汤组及SASP组ICAM-1 m RNA生成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芍药汤通过抑制UC(胃肠湿热证)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ICA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UC大鼠的症状及体征,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 罗敏 杜英杰 吴强 胡响当 林仁敬 杨宗亮 李帅军 何永恒关键词:芍药汤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分段剪口结扎结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 被引量:4 2012年 痔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环状混合痔是其中较为复杂和严重的一种,传统的手术因其切口多、创面大,容易造成肛门狭窄、皮肤缺损、肛裂等后遗症[1]。自2009年1月~2011年7月,笔者采用分段剪口结扎结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纯分段剪口结扎术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胡响当 陈艳 李帅军 罗敏 许崇斯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内括约肌松解术 天马颗粒对结肠直癌细胞中FLI-1启动子甲基化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天马颗粒对结直肠癌细胞中Friend白血病整合素1转录因子(Friend leukemia integration 1,FLI-1)启动子甲基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结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Caco-2为研究对象,每种细胞分为3组:Blank组、NC组、TMKL组。Blank组为空白对照,NC组予以空白血清干预,TMKL组予以天马颗粒血清干预。采用CCK8筛选天马颗粒血清最佳干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FLI-1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FLI-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蛋白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各组细胞中FLI-1启动子甲基化。结果天马颗粒血清对HCT116、HT29和Caco-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20%的天马颗粒血清浓度抑制效果最佳。在HCT116细胞分组和Caco-2细胞分组中,同Blank组、NC组相比,TMKL组FLI-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Blank组同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T29细胞分组中,Blank组、NC组和TMKL组FLI-1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CT116、HT29和Caco-2细胞中,同Blank组、NC组相比,TMKL组DNMT1、DNMT3a的表达量下降(P<0.05),Blank组同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CT116细胞中,同Blank组、NC相比,TMKL组细胞FLI-1启动子产生了部分去甲基化,甲基化减弱,非甲基化增多,NC组同Blank相比无变化;在HT29细胞中,Blank组、NC组和TMKL组细胞FLI-1启动子无甲基化;在Caco-2细胞中,同Blank组、NC相比,TMKL组细胞FLI-1启动子完全去甲基化,NC组同Blank相比无变化。结论天马颗粒可能通过抑制DNMT1、DNMT3a蛋白表达,促使结直肠癌细胞中FLI-1启动子去甲基化,进而上调其表达。 王华帅 武明胜 李一金 谢彪 罗敏 何永恒关键词:DNA甲基化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盒灸治疗肛肠术后疼痛观察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盒灸治疗肛肠术后轻中度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肛肠术后轻中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给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盒灸治疗,疗程为5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第一次排便疼痛缓解时间水平、尿潴留、水肿、排便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同期(P<0.05)。结论:耳穴压豆(直肠、大肠、肛门、神门、耳尖)联合穴位盒灸(气海、关元、中极)能早期缓解术后轻中度疼痛,缩短第一次排便疼痛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黄堃灵 罗敏关键词:耳穴压豆 肛肠术后 疼痛 中药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中药肠舒颗粒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肠舒颗粒联合CBT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组在焦虑不安、健康忧虑、挑食、社会功能及人际关系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舒颗粒联合CBT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在降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匹维溴铵片治疗,且不良反应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徐胜艳 李帅军 胡响当 罗敏 林仁敬 胡凡 陈赛关键词:肝郁脾虚证 认知-行为疗法 自动痔疮套扎(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运用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痔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剪口结扎术)和治疗组(RPH结合剪口结扎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RPH结合剪口结扎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罗敏 胡响当 李帅军 王晓艳 林仁敬关键词:RPH 天马颗粒通过FLI-1/Klotho通路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天马颗粒通过FLI-1/Klotho途径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CT116细胞分为blank组、shRNA组、shTMKL组、TMKL组。blank组为空白对照,shRNA组为HCT116细胞瞬时转染FLI-1 shRNA,shTMKL组为shRNA组基础上加入天马颗粒血清干预,TMKL组为天马颗粒血清干预HCT116细胞。各组细胞培育24 h后,进行后续实验检测。qPCR检测各组细胞FLI-1 mRNA和Klotho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FLI-1蛋白和Klotho蛋白相对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S期细胞比值(S-phase fraction,SPF);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结果与blank组相比,shRNA组、shTMKL组FLI-1、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5),TMKL组FLI-1、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shRNA组相比,shTMKL组FLI-1、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KL组FLI-1、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shTMKL组相比,TMKL组FLI-1、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blank组相比,shRNA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SPF值升高(P<0.05)、凋亡率下降(P<0.05),shTMKL组、TMKL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SPF值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与shRNA组相比,shTMKL组、TMKL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SPF值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与shTMKL组相比,TMKL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SPF值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天马颗粒可通过FLI-1基因调控Klotho蛋白表达,进而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诱导凋亡。 王华帅 谢彪 罗敏 何永恒关键词:质粒转染 中药血清 白术七物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c-Kit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观察白术七物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ICC)、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普芦卡必利组和白术七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建立STC小鼠模型,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4 d。观察小鼠一般体征变化,测定粪便干湿重及肠道推进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c-Kit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结肠组织ICC凋亡情况,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不振,皮毛粗糙、光泽度差,大便干结、呈团块状,粪便干湿重显著减少,肠道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有明显糜烂,腺体被破坏,结肠组织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1),ICC凋亡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白术七物颗粒中、高剂量组和普芦卡必利组小鼠一般体征显著改善,粪便干湿重显著增加,肠道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结构改善,结肠组织c-Kit表达显著升高(P<0.01),ICC凋亡减少。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白术七物颗粒可调节模型小鼠粪便绒毛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和阿克曼菌属等菌群丰度,尤以白术七物颗粒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结论白术七物颗粒可改善STC小鼠症状和结肠损伤,促进肠道运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c-Kit表达、抑制ICC凋亡、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肖金银 林仁敬 罗雯鹏 谷丽瑶 肖玉娇 王梨力 陆文洪 李帅军 罗敏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 C-KIT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