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致病性共选择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世界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状况下,包括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耐药性的共选择、共进化现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不断深入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和筛选提供新靶点。本文综述了PA致病性与耐药性共选择机制的遗传物质基础,并简单讨论二者变化关系及相关应用。
- 宁唤唤李晶王严李博王波波张悦陈林沈立新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13年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目前,碳青霉烯类是临床上治疗PA感染的最佳选择。然而,临床上对该类药物滥用现象较严重,造成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迅猛上升。目前国内外对该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非常迫切。PA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外膜蛋白表达降低;外排泵的过表达;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金属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青霉素结合蛋白靶位点的改变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
- 梁文李博董萌萌李晶沈立新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方面有了很大进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 asaeruginosa,PA)作为重要的降解菌株之一,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降解物质种类广泛,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PA的降解特性、代谢途径、遗传基础与酶系及促降解物质在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 赵鑫韩妍梁文李博郭坚沈立新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
- 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与药敏检测效果观察
- 2019年
- 目的:观察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以及药敏检测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方法:选取我校收集的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细菌性腹泻患儿的70例粪便样本制成相对应70例实验标本纳入本研究,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检测,了解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观察药敏检测结果。结果:70例儿童的粪便标本培养结果检出病原微生物共62株,检出阳性率为88.57%。检出病原微生物中弧菌属11株,志贺菌26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15株,其他病菌10株。志贺菌检出率与弧菌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其他微生物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弧菌属等病原微生物对头孢三嗪、阿莫西林等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志贺菌、沙门氏菌属均是诱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各类病原菌对头孢三嗪、氨苄西林等常见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需根据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性状况合理用药。
- 李博
- 关键词: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药敏检测
- 细菌耐药性的起源与演变被引量:7
- 2015年
-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加剧,已经引起了全球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早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的耐药基因的雏形就已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且来源广泛,其耐药性的演变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细菌耐药基因的起源、耐药性的演变及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为研究细菌的耐药机理和预测耐药性的演变提供参考。
- 王严宁唤唤梁鹰王波波李博沈立新
- 细菌锌离子调控体系与感染被引量:4
- 2016年
- 锌(Zn)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对细菌和宿主同等重要。细菌体内锌离子稳态的维持依赖锌离子转运和调控体系。宿主通过限制锌离子或高锌离子中毒来控制细菌感染。为了在宿主体内生存,细菌必须表达高亲和力的锌离子转运系统,如ZnuABC,以获取足够的锌离子。由于锌与细菌大量的代谢和毒性通路密切相关,在细菌建立感染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通过抑制锌离子转运系统来影响锌离子的稳态,将成为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抗菌策略。
- 李博李晶沈立新
- 关键词:锌抗菌治疗
- 瓦解“细菌社会”
- 2015年
- 苏黎世大学的罗尔夫·屈默里(Rolf Kummerli)正在研究一种可以阻止致命感染的新药。他的实验室堆满了皮氏培养皿和烧瓶——跟你想象中的、科学家从事此类研究的环境完全一致。
- 卡尔·齐默宁唤唤李博梁鹰
- 关键词:社会细菌实验室科学家
- 铜绿假单胞菌PAO1降解菲、萘的特性及产物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在前期发现实验室保存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具有较强的菲、萘降解能力基础上,对该菌株的菲、萘降解特性及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在MM基础培养基中通过改变各种因素来确定PAO1降解的最适条件,应用TLC和HPLC等方法确定了PAO1降解菲、萘过程中存在的重要代谢产物。结果 PAO1对菲、萘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7℃,最适降解pH值为7.0,对菲、萘的降解属于好氧途径,添加表面活性剂或通过添加低抑制浓度抗生素而增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产生都可增加菲、萘的降解,后者效果更好。初步推测PAO1的菲降解存在水杨酸途径和邻苯二甲酸途径;萘降解过程存在水杨酸途径,不存在龙胆酸途径。结论对后续降解途径的进一步清晰以及在此基础上降解酶的确定和工程菌株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郜香黎李兆格张丹赵鑫李博阴灵芳陈林段康民沈立新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多环芳烃降解特性降解途径
- 细菌铁离子摄取系统与宿主免疫被引量:10
- 2019年
- 铁是绝大多数细菌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病原菌为了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建立感染,进化出了多种从宿主体内摄取铁元素的机制。但过量的铁也会通过Fenton反应对细胞产生毒性,所以铁的摄取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宿主为抵抗感染采取多种手段限制病原菌对于自身铁的利用,同时铁摄取系统也可以作为抗菌治疗的靶点。
- 刘芳彤樊浩楠沈立新李博
- 关键词:铁宿主免疫
- 沙门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概述被引量:6
- 2013年
- 沙门菌(Salmonella)是导致人类和动物致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是人和动物面临的感染威胁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目前对其毒力因子的研究仍然是全球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沙门菌染色体和质粒编码的毒力因子(VFs,virulence factors),重点介绍沙门菌的毒力岛SPIs(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s)和毒性质粒pSLT的特点和功能。
- 韩妍梁文李博魏昊辰赵鑫沈立新
- 关键词:沙门菌毒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