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2,4-二氯苯酚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静态与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4-二氯苯酚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规律,测定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曲线,获得吸附热力学模型。研究表明,2,4-二氯苯酚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描述,其中q0描述饱和吸附量,由Langmuir吸附等温式拟合数据可以看出:TS-2土的饱和吸附量大于TM-1土(这是因为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由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得到的常数,1/n均<1,证明是优惠吸附;根据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在土壤表面,2,4-二氯苯酚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解吸具有一定的可逆性,黄土性土壤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能力不强,2,4-二氯苯酚极易穿透土壤,污染地下水。
- 郭印丽李梦耀张晓松袁胜张海龙
- 关键词:2,4-二氯苯酚黄壤解吸
- 面向多障碍物海面卫星搜索动目标方法被引量:5
- 2018年
- 在多障碍物海面航行的动目标需规避海面障碍物,运动特征更为复杂。为提高卫星搜索该类目标的效能,分析了目标规避海面障碍物对其在搜索图中概率分布的影响,基于目标马尔可夫运动过程,提出一种面向多障碍物搜索海面的动目标运动预测方法。在使用搜索图建立动目标搜索环境模型的基础上,搜索过程中首先根据卫星探测信息更新搜索图,然后采用该运动预测方法计算目标转移概率,再次更新搜索图。最后采用最大化目标发现概率作为卫星搜索策略建立仿真场景,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张海龙张海龙夏维杨斌胡笑旋
- 关键词:动目标
- 黄土性土壤吸附Cr(Ⅵ)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对比了来自宁夏地区三种黄土性土壤对Cr(VI)的吸附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实验测定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曲线,获得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模型,并考察了Cl-(Na Cl)、SO42-(Na2SO4)、HCO3-(Na HCO3)等共存离子对黄土性土壤吸附Cr(VI)的影响。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吸附Cr(VI)实验中,吸附50 min后,吸附基本达到饱和;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Cr(VI)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描述,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得到的常数1/n均大于1,证明不是优惠吸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在黄壤表面,Cr(VI)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解吸具有一定的可逆性,黄土性土壤对Cr(VI)的吸附能力不强,吸附量较低,这是因为黄土所含不同的矿物质和其酸碱度等理化性质决定了其对Cr(VI)的吸收能力有限。
- 张晓松李梦耀郭印丽钱涛张海龙
- 关键词:黄壤
- 基于信息融合的多星搜索动目标问题被引量:2
- 2020年
- 运用多星在海洋中搜索动目标,当动目标失去联系或者目标存在战术意图时,这种不确定动目标搜索将变得极为困难。建立搜索图描述搜索的环境模型,提出了一种解决多星搜索动目标问题的方法。利用信息融合的信息更新搜索图,并根据目标的运动预测方法再次更新搜索图,动态规划整个多星搜索动目标过程。卫星搜索策略是最大化目标发现概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解决多星搜索动目标问题。
- 夏忠张海龙张海龙
- 关键词:成像卫星动目标不确定性信息融合
- 重组克柔念珠菌14-3-3蛋白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 2023年
- 旨在研究重组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14-3-3蛋白(rCK14-3-3)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为系统研究克柔念珠菌损伤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构建克柔念珠菌BMH 1基因重组质粒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诱导表达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CCK-8法筛选rCK14-3-3蛋白对MAC-T的最适作用浓度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rCK14-3-3蛋白对MAC-T的Toll样受体、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主要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ELISA检测rCK14-3-3蛋白对MAC-T中相关炎性因子IL-1β、IFN-γ、IL-18、TNF-α、IL-6、IL-1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ET-21a-BMH1重组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后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rCK14-3-3蛋白,纯度达90%以上,浓度为0.2 mg·mL^(-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采用50μg·mL^(-1)的rCK14-3-3作用MAC-T,TLR2、TLR4、MyD88在1、3 h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6 h时,TLR4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LR2、MyD88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JNK在1 h时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3、6 h时极显著降低(P<0.01);p-ERK在1、3、6 h时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p-p38在1 h时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3、6 h时极显著升高(P<0.01);p-IκB-α、p-p65在1、3、6 h时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1β、IFN-γ、IL-18、TNF-α在作用1、3、6 h后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上调趋势(P<0.05,P<0.01);IL-6在作用1、3 h后极显著上升(P<0.01),6 h后显著降低(P<0.05);IL-12在作用1 h后极显著上升(P<0.01),3、6 h后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成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CK14-3-3蛋白,该蛋白可通过TLR2/4-MAPK/NF-κB信号通路诱导MAC-T发生炎性反应,rCK14-3-3蛋白可作为引起MAC-T炎症的重要因子之一。
- 蔡明玉张海龙张海龙乔亚蕊杜军杜军
- 关键词:克柔念珠菌原核表达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
- Mn(Ⅱ)在黄土性土壤上的静态吸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Mn2+在三种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黄土性土壤对Mn2+的吸附在90 min内就可达到吸附平衡,对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用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发现三种黄土性土壤对Mn2+的吸附,都符合Elovich和双常数方程。Mn2+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热力学曲线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ich方程描述,Freundich等温方程的拟合常数1/n<1,说明吸附过程是优惠吸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Mn(II)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主要为离子交换作用)。还考察了Na+、Ca2+、Cd2+对黄土性土壤吸附Mn2+的影响,发现Na+对吸附的影响较小,Ca2+、Cd2+使Mn2+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量减小。
- 郭印丽李梦耀张晓松王莹张海龙
- 关键词:黄壤
- 双水相合成法制备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单体,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双水相,合成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PEG总量、单体总量以及pH值对相对分子质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总量为4%和温度为65℃情况下,最佳工艺条件:时间60 min,引发剂1.5 mL,pH=7,PEG=9%。最佳工艺条件下,丙烯酰胺转化率为88.5%,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2.84×106。
- 张晓松李梦耀郭印丽李扬张海龙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自由基共聚合
- 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 2013年
- 以N-甲基咪唑和1-溴丁烷为原料,两步合成法合成碱性离子液体[Bmim]OH。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碱性离子液体中间体产率的影响,碱化配比、碱化时间对碱性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碱性离子液体中间体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0 h,物料比为1.2∶1,此时中间体产率最高,为92.64%;由中间体合成离子液体的最佳条件为:碱化时间为10 h,碱化配比为1.3∶1,此时碱性离子液体产率最高,为54.98%。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对碱性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 张海龙李梦耀王娜
- 关键词:N-甲基咪唑1-溴丁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