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壮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煤粉
  • 3篇运移规律
  • 3篇气井
  • 3篇气井井筒
  • 3篇物理模拟
  • 3篇物理模拟实验
  • 3篇量筒
  • 3篇裂缝
  • 3篇煤层气
  • 3篇煤层气井
  • 3篇煤粉颗粒
  • 3篇接头
  • 3篇井井
  • 3篇井筒
  • 3篇可调节
  • 3篇过渡接头
  • 3篇沉降
  • 2篇能效分析
  • 1篇压裂
  • 1篇压裂返排液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克拉玛依市富...

作者

  • 9篇张壮
  • 7篇安永生
  • 7篇吴晓东
  • 7篇张珈铭
  • 6篇李翔
  • 6篇韩国庆
  • 6篇高飞
  • 6篇刘双双
  • 6篇刘凯
  • 6篇周颖娴
  • 6篇竺彪
  • 6篇徐立坤
  • 6篇郭宏峰
  • 6篇范卫潮
  • 1篇任宗孝
  • 1篇邓春
  • 1篇曹光朋

传媒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煤层气井井筒煤粉沉降可视化实验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井筒煤粉沉降可视化实验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所述实验装置包括:主井筒,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主井筒上沿纵向设有多个平行的注入孔转接口,所述注入孔转接口的轴线与主井筒的轴线垂直;带压煤粉添加器,在至少...
韩国庆吴晓东安永生高飞李翔竺彪郭宏峰范卫潮张珈铭徐立坤周颖娴张壮刘凯刘双双
文献传递
稠油开采工艺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在过去60多年里,稠油开采工艺逐步完善,国内外关于不同的井网设计、操作条件和采油工艺的专利文献十分丰富。其中蒸汽吞吐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自提出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尚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研究和评价当中。文章系统的介绍了采用不同驱动剂使稠油流动及其相关的开采工艺。通过分析,得到了稠油开采技术的演变,以及获得经济采收率的技术特点。结果揭示了稠油开采工艺从酝酿到提出,再到实现的一些特点,为国内稠油开采提供了依据。
张珈铭吴晓东彭洋平安永生张壮曹光朋任宗孝
关键词:稠油油砂
煤层气井井筒煤粉沉降可视化实验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井筒煤粉沉降可视化实验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所述实验装置包括:主井筒,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主井筒上沿纵向设有多个平行的注入孔转接口,所述注入孔转接口的轴线与主井筒的轴线垂直;带压煤粉添加器,在至少...
韩国庆吴晓东安永生高飞李翔竺彪郭宏峰范卫潮张珈铭徐立坤周颖娴张壮刘凯刘双双
文献传递
煤层气井井筒煤粉沉降可视化实验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井筒煤粉沉降可视化实验装置及系统,所述实验装置包括:主井筒,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主井筒上沿纵向设有多个平行的注入孔转接口,所述注入孔转接口的轴线与主井筒的轴线垂直;带压煤粉添加器,在至少其中...
韩国庆竺彪郭宏峰高飞吴晓东安永生李翔范卫潮张珈铭徐立坤周颖娴张壮刘凯刘双双
文献传递
裂缝内煤粉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裂缝内煤粉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方法,实验装置包括中间裂缝组件、左过渡接头和右过渡接头,所述左过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在中间裂缝组件的左端,所述右过渡接头的一端连接在中间裂缝组件...
韩国庆吴晓东安永生范卫潮李翔竺彪郭宏峰高飞张珈铭徐立坤周颖娴张壮刘凯刘双双
文献传递
裂缝内煤粉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裂缝内煤粉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其包括中间裂缝组件、左过渡接头和右过渡接头,所述左过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在中间裂缝组件的左端,所述右过渡接头的一端连接在中间裂缝组件的右端,另一端连...
韩国庆李翔竺彪范卫潮吴晓东安永生郭宏峰高飞张珈铭徐立坤周颖娴张壮刘凯刘双双
文献传递
裂缝内煤粉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裂缝内煤粉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方法,实验装置包括中间裂缝组件、左过渡接头和右过渡接头,所述左过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在中间裂缝组件的左端,所述右过渡接头的一端连接在中间裂缝组件...
韩国庆吴晓东安永生范卫潮李翔竺彪郭宏峰高飞张珈铭徐立坤周颖娴张壮刘凯刘双双
文献传递
膜法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与能效分析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处理工艺建模与能效分析有助于实现废水回用和合理排放。工业新鲜水脱盐处理系统模拟与灵敏度分析对脱盐工艺的优化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脱盐处理系统通常涉及膜过程(例如超滤,反...
张壮
关键词:脱盐工艺化学清洗
文献传递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脱盐过程建模与能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脱盐处理有助于实现废水回用和合理排放,脱盐处理过程的建模与能效分析对工艺优化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脱盐过程包括预处理工艺(电絮凝+超滤)和反渗透。针对反渗透膜组件,本文采用溶解扩散模型来描述传质过程。基于实验数据,对膜组件的纯水渗透性常数和盐的传质系数进行计算。最后,建立了能效和经济评估模型,并考虑了引入能量回收系统后对脱盐处理过程经济性和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入能量回收系统后,总能耗降低了20.45%,泵的年度运行费用降低了15.29%。
邓春龚雅妮孙晓刚张壮孔繁鑫
关键词:压裂返排液脱盐反渗透能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