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的快速诱导扩增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鉴定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淋巴细胞识别的优势表位并建立对其进行快速诱导扩增的方法,为研究HBV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1例HLA-A2阳性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针对HLA-A2限制性HBsAg表位(S181-181、S335-343)和HBcAg表位(C18-27)的3种HLA-A2/抗原肽荧光标记五聚体试剂(Pentamers)检测HBV特异性CD8 T细胞频率,筛选可能的优势表位。用细胞因子和相应的抗原多肽对PBMC进行1-2周刺激培养,用Pentamers检测特异CD8 T细胞,动态分析特异性CD8 T细胞的增高并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分选。结果经过抗原多肽刺激并在合适条件下培养后,HBV特异性T细胞频率显著增高,培养2周时达到高峰,S183-191特异性T细胞从0.21%增高到15.17%,升高了73.8倍;S335-343特异性T细胞占总CD8 T细胞的高分比从0.44%增高到1.79%,升高了3.1倍;但C18-27特异性T细胞的频率很低且刺激培养后无明显升高。结论通过HBV多肽诱导在适当条件下可使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在短期内获得明显诱导扩增,S-183-191特异性T细胞在控制急性HBV感染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王琳范振平李乐叶海燕高蓉张玲霞徐东平
- 关键词:肝炎乙型表位
-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α和β链亚家族特点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α和β链亚家族特点。方法:从1例HLA*0201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乙肝抗原HBsAg表位S335-343多肽和细胞因子刺激PBMC以诱导CD8+ T增殖,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特异性CTL到96孔培养板,培养10~14 d后,提取细胞RNA,PolyA介导反转录,巢式PCR扩增TCR Vα和TCR Vβ,并用非特异性CD8+ T细胞作为对照。对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从HBV急性肝炎患者分离的HBsAg335-343表位特异性CD8+ T细胞扩增出15个Vα亚家族和10个Vβ亚家族,其中用少量CTL仅检出Vα2、Vα9和TCR Vβ3、Vβ4、Vβ9,提示这几种亚家族可能为该特异性CTL TCR的优势取用亚家族,除Vα2呈现3种序列和Vβ9呈现2种序列外,其他亚家族内序列单一;而从患者非特异性CD8+ T对照细胞中可扩增到所有的32个TCRVα和25个Vβ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序列呈现高度多样性。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存在优势利用的特点,可能是由于针对同一抗原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其机制有待进一步分析。
- 叶海燕王琳丁宁范振平刘妍钟彦伟刘永明徐东平
- 关键词:T细胞
- 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基因的方法建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Vβ)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TCRVβ26个亚家族基因序列特点设计扩增Vβ基因的上游内引物34条、上游外引物37条,并将内、外上游引物各分为8个简并组。在恒定区(C区)设计下游内、外和测序引物各1条以及扩增Cβ基因的上游引物1条。提取细胞RNA,用PolyA介导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扩增正常人CD8T细胞TCRVβ26个亚家族基因,并用JurkatT淋巴瘤细胞作为对照。用T-easy载体克隆RT-PCR产物,对克隆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从正常人的CD8T细胞中扩增到所有TCRVβ亚家族基因,克隆后测序与相应的参考序列同源。从Jurkat细胞扩增出TCRVβ8基因,经测序验证与文献报道一致,且最少可从10个细胞提取的RNA模板中扩增成功。结论:建立的巢式RT-PCR方法可以高效、广谱地扩增人TCRVβ基因,为进一步进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TCR克隆和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 叶海燕王琳范振平钟彦伟苏何玲刘永明徐东平
- 关键词:CD8T细胞反转录PCR
- 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α链可变区基因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TCR)α链可变区(Vα)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TCR Vα32个亚家族的基因序列特点,设计扩增Vα基因的上游内、外引物各42条,并将上游内、外引物各分为5组简并引物。在恒定区(C区)设计下游内、外引物,测序引物以及扩增Cα基因的上游引物各1条。提取细胞RNA,用PolyA介导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扩增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 T细胞TCR Vα的32个亚家族基因,以Jurkat T淋巴瘤细胞作为对照。用T-easy载体克隆RT-PCR产物,对克隆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正常人CD8 T细胞中扩增到了所有TCR Vα亚家族基因,以10个Jurkat细胞所提取的RNA作为模板即可获得成功扩增。TCR Vα同一亚家族基因的同源性均大于75%,序列差异主要在CDR3高变区。结论建立了一种高效灵敏的TCR Vα编码基因扩增方法,为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TCR克隆和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 王琳叶海燕李晓东刘妍范振平张玲霞徐东平
- 关键词:T淋巴细胞
- 急性乙肝患者HBV特异性CD8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乙肝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TCR)参与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HLA-A2阳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荧光标记的CD3、CD8抗体和五聚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BsAg183-191和HB-sAg335-343特异性CD8 T细胞频率。取6例患者PBMCs,用HBsAg335-343表位多肽诱导培养34周,用磁珠分选出CD8 T细胞后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HBV特异性CD8 T细胞,经IL-2/CD3抗体/CD28抗体扩增后提取细胞mRNA,用cDNA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取TCR分子α链和β链全长可变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每个样本的克隆测序数≥50个。确定TCRα、β链基因家族并比较CDR3区序列特点。结果 6例患者样本600多个TCRα、β链克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BV特异性CD8 T细胞均呈现TCR分子α、β链基因家族优势表达特点,每例患者样本以24种α链和14种β链家族为主,其中α2、α14、α15、β3、β13和23链家族同时出现在1例以上患者,有1例患者所有克隆分析的β链基因均为β13家族。同一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趋于一致,而不同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相差较大。结论经HBV抗原表位多肽诱导增殖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具有明显的TCRα、β链取用优势特点,这种TCR链的优势表达特点可能是影响抗HBV感染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的重要分子基础。
- 丁宁叶海燕刘妍范振平黄丽利赵平靳雪源邹正升徐东平
- 关键词:乙型急性受体
- 乙肝患者H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H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免疫应答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08年10月-2010年6月于解放军302医院就诊的40例急性乙肝患者血样进行人白细胞抗原-A2(HLA-A2)检测,对其中18例HLA-A2阳性患者取病程极期及恢复期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以6例HLA-A2阴性急性乙肝患者、18例HLA-A2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和6例HLA-A2阳性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经CD3、CD8单克隆抗体和HBV多肽抗原(HBsAg183-191,HB-sAg335-343)特异性五聚体(pentamer)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V特异性CTL频率,Cell-quest软件分析结果。同时检测患者发病极期丙氨酶转氨酶(ALT)峰值及HBV DNA载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例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急性期HB-sAg183-191的特异性CTL频率为0.23%±0.18%,HBsAg335-343特异性CTL频率为0.49%±0.31%,较HLA-A2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发病极期上述抗原的特异性CTL频率(分别为0.07%±0.03%和0.08%±0.04%)明显升高(P<0.01);HBsAg183-191的特异性CTL频率与ALT峰值无显著相关性(r=0.4506,P=0.0528),而HBsAg335-343特异性CTL频率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5642,P=0.0119),但上述CTL频率均与乙肝病毒载量无明显相关。与发病极期相比,患者在恢复期HBsAg335-343特异性CTL频率明显降低(P=0.011)。HLA-A2阴性急性乙肝患者及HLA-A2阳性正常人均未检出上述2种抗原的特异性CTL。结论 HBV特异性CTL在病毒清除和肝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不同HBV抗原表位的CTL,其作用可有一定差别。
- 丁宁黄丽利刘妍范振平刘立明赵平靳雪源叶海燕徐东平
- 关键词:HLA抗原
-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受体α和β链取用的研究
- 全球有超过3.5亿HBV慢性感染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虽然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病毒的清除涉及到很多因...
- 叶海燕
- 关键词:特异性T淋巴细胞受体
- 文献传递
- 1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和NS3蛋白酶编码区序列的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1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CV基因分型和NS3蛋白激酶编码区序列分析。方法基因分型采用基因芯片法;NS3区序列扩增采用自行设计的型特异性引物介导巢式RT-PCR,序列分析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150例患者HCV基因分型结果为1b占66.7%(100/150),2a占22.7%(34/150),3a占4%(6/150),3b占4%(6/150),6型占2%(3/150),1a占0.7%(1/150)。对NS3区序列采用进化树分析进行分型,其结果与基因芯片法分型结果高度一致,主要基因型(1a、2b)的NS3区序列无明显地区性聚集倾向。未检出与新型HCV蛋白酶抑制剂telaprevir耐药相关的V36M/A、T54A、R155K/T和A/156V/T变异。结论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仍以1b型感染为主,采用NS3蛋白酶编码区序列分析可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和针对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变异检测,我国天然存在的相对优势变异株发生telaprevir原发耐药的可能性很小。
- 李筱涵王琳叶海燕李晓东刘妍李乐毛远丽徐东平
- 关键词:肝炎病毒DNA指纹法寡核苷酸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