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雪敏

作品数:5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锅炉
  • 14篇流化
  • 12篇循环流化床
  • 12篇循环流化床锅...
  • 12篇流化床
  • 12篇流化床锅炉
  • 10篇燃烧
  • 8篇烟气
  • 6篇压降
  • 6篇工业锅炉
  • 5篇焚烧
  • 4篇数据采集
  • 4篇燃气锅炉
  • 4篇炉膛
  • 3篇烟气再循环
  • 3篇预混
  • 3篇预混燃烧
  • 3篇预热器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能效

机构

  • 36篇中国特种设备...
  • 19篇清华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太原锅炉集团...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神华神东电力...
  • 1篇上海发电设备...

作者

  • 50篇刘雪敏
  • 18篇齐国利
  • 14篇吕俊复
  • 13篇笪耀东
  • 11篇张松松
  • 10篇常勇强
  • 8篇吴玉新
  • 7篇管坚
  • 7篇杨海瑞
  • 4篇刘青
  • 4篇王中伟
  • 3篇姜华伟
  • 3篇张缦
  • 3篇车得福
  • 2篇刘超
  • 2篇尹炜迪
  • 2篇邓磊
  • 2篇胡南
  • 2篇李舟航
  • 2篇汪佩宁

传媒

  • 5篇中国特种设备...
  • 3篇热力发电
  • 3篇动力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煤炭学报
  • 1篇节能技术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化工进展
  • 1篇锅炉技术
  • 1篇锅炉制造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西部特种设备

年份

  • 9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潜热回收装置交叉布置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气锅炉烟气潜热回收装置交叉布置方法,属于燃气锅炉尾部受热面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锅炉烟气潜热回收装置交叉布置方法。解决了传统的热力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潜热回收装置设计的问题。本方法...
齐国利刘雪敏于吉明张松松
文献传递
一种高温烟气接触式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烟气接触式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高温烟气采集系统、水冷式换热系统、烟气成分分析系统、抽气装置、测量元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所述测量元件、所述烟气成分分析系统与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电...
刘雪敏齐国利于吉明管坚张松松
文献传递
一种变气压燃烧与传热特性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气压燃烧与传热特性实验装置,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平台和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节能器、冷凝器和水箱,蒸汽发生装置、节能器及冷凝器依次通过烟道连通;水箱的出水口与冷...
于吉明笪耀东刘雪敏刘超王伟棚
循环流化床锅炉改变床压运行对传热的影响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改变床压运行对传热的影响,在1 台135 MW CFB 锅炉机组上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了不同负荷下床压降改变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运行实践表明,在某负荷下,床压下降时,多数工况下平均床温升...
刘雪敏张缦杨海瑞吕俊复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传热系数
烟道式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计算方法探讨
2021年
对比了GBAT 10863-2011中烟道式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与GBA 10180-2017、GB/T 10184-2015中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GB/T 10863-2011对于烟道式余热锅炉的适用性。除排烟热损失外,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可燃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GB/T 10863-2011的计算与GB/T 10180-2017基本一致。对于排烟热损失,当余热资源可燃物质含量较高时,GB/T 10863-2011计算的出口烟气体积偏小,排烟热损失偏小。对于此种情况,建议按照GB/T 10180-201了中烟气体枳的计算方法计算余热锅炉出口烟气体积。
刘雪敏常勇强于吉明齐国利
关键词:余热锅炉排烟损失
基于机器学习的螺旋管圈水冷壁壁温预测模型研究
2023年
针对某60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了一次风率、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器摆角以及SOFA喷嘴竖直摆角等运行参数的影响,设计L16(45)正交工况获得了100%BMCR、75%THA、50%THA以及35%BMCR负荷下锅炉水冷壁壁面的热流量,各工况下螺旋管圈水冷壁的壁温分布通过耦合壁面吸热量、水动力特性与壁温计算得到。由于正交工况参数设置的不连续性,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正交工况覆盖参数范围内的螺旋管圈水冷壁壁温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工况下,螺旋管圈水冷壁在燃烧器高度区域内出现730 K的温度峰值;锅炉在变负荷过程中,当炉膛火焰中心高度与管内工质相变起始高度重合时,易发生传热恶化导致壁温激升;机器学习算法中集成学习算法在壁温数据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上拟合优度R2均达到了0.99,能够适用于宽负荷下锅炉水冷壁壁温预测。同时,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壁温分布与锅炉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后续研究可通过优化算法合理调整优化运行参数,保障水冷壁的壁温安全。
袁茂博邓磊刘雪敏杨凯镟梁永刘虎笪耀东车得福
关键词:螺旋管圈水冷壁壁温分布
一种NOx排放测试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Ox排放测试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燃烧形式的天然气燃烧烟气中NOx排放测试平台,蒸汽发生装置与燃烧器连接接口充分考虑了两种不同的燃烧方式接口,可以实现全预混燃烧方式和扩散燃烧方式两种燃烧器的互换安...
于吉明笪耀东刘雪敏王振川常勇强
文献传递
中国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标准与美国ASME PTC 4-2013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对中国标准GB/T 10180—2017《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方法》(以下简称GB/T 10180)、GB/T 10184—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以下简称GB/T 10184)与美国ASME PTC4—2013《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以下简称ASME PTC4)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方法上,中国标准与ASME PTC4在试验原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进入系统的能量等于离开系统的能量,ASME PTC4和GB/T 10184都将进入系统的能量分为输入能量(即燃料发热量)和外来热量,GB/T 10180将进入系统的能量(即燃料发热量和外来热量)作为输入能量,因此从本质上ASME PTC4和GB/T 10184的锅炉热效率指的是燃料效率,GB/T 10180指的是毛效率;在不确定度分析上,ASME PTC4对试验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中国标准缺少不确定度分析及评定方法;在电站锅炉性能试验方法上,中国标准与ASME PTC4越来越接近,但在工业锅炉性能试验方法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常勇强刘雪敏齐国利李德标孟勇管坚
关键词:工业锅炉电站锅炉性能试验
面向CCUS-EOR的纯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
2023年
取消常规循环流化床(CFB)富氧燃烧系统中的烟气再循环装置,转为纯氧燃烧,有望降低机组整体运行能耗和CO_(2)捕集成本。纯氧燃烧将带来热负荷分布不均和极小烟气量下流化困难等问题,因此要针对炉内流态和受热面布置等进行全新锅炉设计。采取在密相区布置埋管受热面解决局部超温问题;同时应用独特的“下宽上窄”炉膛结构设计、降低床料粒度、增大一次风率等方法应对物料流化困难。基于CFB流动和传热理论,建立了纯氧燃烧CFB锅炉传热计算方法,并据此完成了130 t/h超高压纯氧燃烧CFB锅炉的概念性设计,给出了锅炉炉膛、埋管蒸发受热面、埋管过热器、旋风分离器、返料阀及尾部烟道省煤器的基本结构和整体布置方案。分析表明,该新型纯氧燃烧CFB锅炉能够较好解决高氧浓度燃烧带来的热负荷分布不均和极小烟气量下流化困难等问题,设计锅炉热效率可达94.83%,出口烟气中CO_(2)和H2O体积分数分别为57.1%和38.4%,可为未来开发面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强化采油(EOR)的纯氧燃烧CFB锅炉技术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高凯旋卢炜钦刘雪敏朱俊平金燕吕俊复柯希玮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纯氧燃烧锅炉设计
一种污泥的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一种污泥的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污泥粉碎输送喷雾装置、植物液输送喷雾装置、流化床砂颗粒去除与除臭装置、流化床干燥冷却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污泥粉碎输送喷雾装置使含砂颗粒的污泥形成150~200...
姜华伟吕俊复杨海瑞刘雪敏刘青吴玉新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