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文虎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大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仿刺参
  • 3篇刺参
  • 2篇底栖硅藻
  • 2篇对虾
  • 2篇营养级
  • 2篇幼体
  • 2篇生态
  • 2篇夏眠
  • 2篇混养
  • 2篇混养方法
  • 2篇硅藻
  • 2篇海参
  • 2篇斑节对虾
  • 2篇成活
  • 1篇幼参
  • 1篇稚参
  • 1篇摄食
  • 1篇饲料
  • 1篇饲料搭配
  • 1篇投喂

机构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5篇王吉桥
  • 5篇丛文虎
  • 4篇姜玉声
  • 2篇刘海映
  • 2篇王秋一
  • 2篇刘庆坤
  • 2篇王国栋
  • 1篇顾公明
  • 1篇隋晓楠

传媒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参、斑节对虾与三疣梭子蟹生态混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参、斑节对虾与三疣梭子蟹生态混养方法,是以海参与虾蟹类在生长时间和营养级上存在差异等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选择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三疣梭子蟹与斑节对虾,充分利用海参“夏眠”期间池塘的空闲水体以及池塘中丰富...
姜玉声刘海映王吉桥丛文虎刘庆坤张剑诚王友涛王国栋王秋一
不同饲料搭配及投喂量对仿刺参稚、幼参生长和成活的影响被引量:28
2008年
水温(22.8±1.5)℃,将体长1.0~2.0mm的仿刺参稚参放养到容水40L的塑料槽中,每槽150头,研究不同饲料搭配及投喂量对稚、幼参生长和成活的影响。在前一试验中,给幼参分别投喂含鼠尾藻、酵母和配合饲料98.0%、2.0%、0%(1组),95.0%、0%、5.0%(2组),30.0%、5.0%、65.0%(3组),60.0%、5.0%、35.0%(4组),90.0%、5.0%、5.0%(5组);投喂量为360.7%~107.1%;在后一试验中,采用第4组的搭配比例,6、7、8、9、10组的投喂量分别为第4组的1/4、1/2、1.0、5/4、3/2。每组4个平行。试验结果表明,稚、幼参摄食不同搭配饲料时,第1个月生长和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中期,第1、2组的幼参生长显著快于其他组;后期,第3组生长显著快于其他组。稚、幼参的成活率与配合饲料的添加量呈正相关。在后一试验中,前期稚参的生长速度随投喂量的增加而加快;中、后期,各水槽稚参的总质量随投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每头质量与投喂量不呈正相关,第9组的稚参增长最快,第8组成活率最高,第6、7组的成活率最低。中、后期换水前水中氨氮含量显著高于换水后。文中提出了仿刺参苗种培育期间的适宜投喂模式。
王吉桥隋晓楠顾公明丛文虎
关键词:仿刺参稚参幼参饲料
仿刺参幼体对底栖硅藻附着基的选择性及其摄食器官发育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幼体变态附着率低是制约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育苗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水温22.0~26.0℃和盐度为28.0~31.0条件下,在玻璃钢水箱中放入接种圆筛藻Coscinodiscussp.、舟形藻Naviculasp.、双肋藻Amphipteurasp.及其等量组合的波纹板和樽形幼体,研究了仿刺参幼体对底栖硅藻的附着选择性和摄食器官的发育。结果表明:在12 d的培育中,波纹板上稚参的附着数量初期较低,中期较高(6月25日,即第5天),后期又降低,未附着的浮游幼体胃部萎缩成棒状,边缘溃烂,无法附着变态。试验初期,附着在接种双肋藻的波纹板上稚参数量最多,但附着高峰时急剧减少;后期接种舟形藻的波纹板上稚参数量最多,接种双肋藻的最少。附着在波纹板上的稚参数量均随硅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密度为1万个/cm2时,波纹板上稚参的数量最多,只有圆筛藻+舟形藻+双肋藻组在密度为25万个/cm2时,波纹板上稚参的数量最多。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刚附着的稚参触手顶部具有可收缩的笼形结构(称摄食笼),笼呈中空状,孔径为(6.7×3.9~17.8×10.2)μm,套住食物后,经"寻食→定位→摸索→靠近→调整和选择→固定→拽拉→吞食"等过程将食物摄入。摄食笼的孔隙间有丰富的黏液状分泌物,具有黏附作用。幼参体长达8 mm时,触手顶端的摄食笼变为4个瓣状结构,瓣的表面上有均匀分布的花瓣状突起;体长为25 mm时,触手顶端由20个环绕口的触手组成,每个触手的顶端有多个瓣状结构,伸展形成"手"似结构,可扫抓兼滤捕食物。文中还讨论了仿刺参摄食器官结构的发育特点和划分稚参及幼参的形态界限。
王吉桥丛文虎姜玉声张剑诚
关键词:仿刺参幼体底栖硅藻
海参、斑节对虾与三疣梭子蟹生态混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参、斑节对虾与三疣梭子蟹生态混养方法,是以海参与虾蟹类在生长时间和营养级上存在差异等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选择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三疣梭子蟹与斑节对虾,充分利用海参“夏眠”期间池塘的空闲水体以及池塘中丰富...
姜玉声刘海映王吉桥丛文虎刘庆坤张剑诚王友涛王国栋王秋一
文献传递
底栖硅藻种类和密度对仿刺参幼体和稚参生长与成活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在水温为22.0~26.0℃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舟形藻Navicula sp.和双肋藻Amphipteura sp.及其等比例组合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长为400~500μm的樽形幼体变态、附着及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硅藻组中,圆筛藻组幼体的附着率最高(13.3%±2.2%),显著高于舟形藻(6.9%±1.8%)和双肋藻组(5.9%±0.7%)(P〈0.05);混合硅藻组的附着率均高于单一硅藻组,其中圆筛藻+舟形藻组幼体的附着率(23.2%±3.2%)显著高于对照组(18.0%±2.16%)(P〈0.05)。混合藻类密度为1~25万个/cm2时,幼体的附着率(27.2%±4.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46 d的饲养,单一和混合藻类组幼参的最终体长(P〈0.01)和成活率(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稚参变态附着后至体长为700~800μm的10 d内,以3种混合底栖硅藻为食物,之后以营养来源丰富的人工饵料为食,可明显提高仿刺参的生长速度和育苗成活率。
王吉桥丛文虎姜玉声张剑诚黄万成
关键词:仿刺参底栖硅藻变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