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载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光致相变型纳米粒的制备及增强体内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制备一种光致相变型液态氟碳纳米粒,研究其体外相变及体内增强光声、超声成像能力。方法采用三步乳化技术制备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液态氟碳(PFH)和吲哚菁绿(ICG)为内核的纳米粒,检测该纳米粒的粒径和电位,然后体外激光辐照激发纳米粒相变,体内观察该纳米粒增强超声及光声成像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包裹PFH和ICG的光致相变型纳米粒,该纳米粒平均粒径(599.2±134.3)nm,平均电位(-24.10±4.09)m V。激光辐照后,纳米粒可发生相变转变成微米级的微泡,体内增强了裸鼠移植瘤的光声及超声信号。结论制备的光致相变型纳米粒在激光作用下发生相变,并可增强体内超声、光声成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 宫玉萍陈澄孙阳王志刚
- 关键词:吲哚菁绿液态氟碳超声成像光声成像
- RGD靶向的高分子光声造影剂的制备以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的载ICG和RGD肽的靶向相变光声造影剂,检测其靶向性。方法 用双乳化法合成载ICG的相变造影剂,然后与RGD肽通过MAL-SH键连接。通过将造影剂与MB-231细胞在体外共孵育来检测其靶向性。结果 在...
- 陈澄王志刚官玉萍
- 关键词:靶向性
- RGD靶向的高分子光声造影剂的制备以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载ICG和RGD肽的靶向相变光声造影剂,检测其靶向性。方法:用双乳化法合成载ICG的相变造影剂,然后与RGD肽通过MAL-SH键连接。通过将造影剂与MB-231细胞在体外共孵育来检测其靶向性。结果:在...
- 陈澄王志刚宫玉萍
- 关键词:RGD肽
- RGD靶向的高分子光声造影剂的制备以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的载ICG和RGD肽的靶向相变光声造影剂,检测其靶向性。方法 用双乳化法合成载ICG的相变造影剂,然后与RGD肽通过MAL-SH键连接。通过将造影剂与MB-231细胞在体外共孵育来检测其靶向性。结果 在...
- 陈澄王志刚宫玉萍
- 关键词:靶向
- 制备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级双模态造影剂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全氟己烷(PFH)的纳米级双模态显像造影剂,观察其体外热致相变,光声成像及超声成像效果。方法采用多步乳化技术制备包裹ICG及PFH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INP纳米粒),观察及分析INP纳米粒理化性质、相变过程及体外增强光声及超声显像效果。结果成功制备INP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607.26±23.53)nm,温度达70℃时,纳米粒逐渐增大变为微气泡,温度保持不变随着时间延长,气泡变大且数量增多,最后气泡破裂,整个过程约持续40s。激光辐照30s后,INP纳米粒可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结论成功制备包裹ICG和PFH的PLGA纳米粒,其在激光辐照下可产生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
- 陈澄宫玉萍王志刚李攀冉海涛郝兰
- 关键词:造影剂吲哚菁绿液态氟碳光声成像
- 包裹ICG的靶向相变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包裹ICG的靶向相变纳米粒的制备 目的:制备一种包裹ICG的靶向相变纳米粒,并观察其体外热致相变和光致相变效果。 方法:采用多步乳化法制备包裹ICG及液态氟碳(PFH)的高分子纳米粒,通过马来酰亚胺和巯基(...
- 陈澄
- 关键词:体外试验超声显像
- 文献传递
- RGD靶向的高分子光声造影剂的制备以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载ICG和RGD肽的靶向相变光声造影剂,检测其靶向性。方法用双乳化法合成载ICG的相变造影剂,然后与RGD肽通过MAL-SH键连接。通过将造影剂与MB-231细胞在体外共孵育来检测其靶向性。结果在激光共...
- 陈澄王志刚宫玉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