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金波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高校
  • 5篇心理
  • 4篇大学生
  • 3篇突发卫生事件
  • 3篇卫生事件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心理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危机
  • 2篇心理学
  • 2篇学生心理
  • 2篇生心
  • 2篇文化
  • 2篇校园
  • 2篇理学
  • 2篇流感
  • 2篇教师
  • 1篇大学生心理成...
  • 1篇动态性
  • 1篇心理成长

机构

  • 18篇黑龙江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赵金波
  • 11篇谢念湘
  • 9篇佟玉英
  • 3篇邵华
  • 1篇王晓平
  • 1篇张微
  • 1篇刘晓明
  • 1篇韩锐

传媒

  • 4篇黑龙江教育(...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活力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才智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011年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校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形式,具有引领性、教育性、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规范性等特点.鉴于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高校校园主体,高校应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大力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赵金波佟玉英谢念湘
关键词: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文化氛围
高校H1N1流感期间大学生心态及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高校H1N1流感期间大学生心态和行为以及大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时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方法采用自编"H1N1流感期间大学生心态及行为调查"问卷,共30个项目,每个项目1~4级评分。在3类区域共发放710份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对H1N1流感性质的认知,各类区域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隔离区域大学生焦虑、抑郁、恐惧、敌对情绪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和均值都明显高于同校非隔离学生和周边院校学生。结论在面对甲型H1N1流感时,被隔离的学生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等情绪问题可能与隔离环境、人对未来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应对方式有关。
佟玉英谢念湘赵金波
关键词:H1N1流感大学生问卷调查情绪反应
知识偏差的特性及理论解释
2013年
知识偏差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一种认知偏差,具有普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各个领域,对个体的决策判断影响较大,但还没有完全有效的除偏技术消除这种偏差。另外,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偏差产生的理论解释还缺乏比较一致的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模型。
赵金波韩锐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4年
教育评价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办学导向。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和成才观直接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要站在“五育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我国目前中学生评价工作来看,其普遍存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方面的不科学性。因此,改变不科学的教育评价理念,大胆地创新评价方法,丰富评价内容,多主体参与评价才可能实现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切实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助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宁利娜赵金波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评价
生命智慧化解心理危机的探索
2012年
本文从个体与社会角度出发,阐述了目前人们面临心理危机的类型及原因,探索了生命认知与心理危机、极端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倡导生命智慧化解心理危机的策略,旨在为塑造人们正确而科学的生命认知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为促进人们生命认知为主的心理危机预防措施提供启示和帮助,为个体运用生命智慧科学化解心理危机提供可行方案。
谢念湘佟玉英赵金波
关键词:生命智慧心理危机生命认知
高校“课堂冷漠”困境透视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高校"课堂冷漠"是指作为教学活动的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教师被动教,学生被动学,两者缺乏积极互动的教育情境。这直接导致了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以及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来看各有原因。文章分析"课堂冷漠"背后的教师原因和学生原因,从而为大学课堂现状的改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干预策略。
赵金波
关键词:隐性教育生涯规划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被引量:32
2011年
针对目前引发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及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而提出现有危机预防和干预模式——"治"大于"防"的局限性,从积极心理学这一新思潮研究入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视角,从校园文化建设、朋辈互助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以及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多角度、多渠道,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情感及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积极健康心理,预防心理危机;挖掘学生潜能,消除与缓解负面情绪,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体系,化解心理危机,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通过对316名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社会支持水平会增加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2)人格特征对个体应对策略使用的影响力大于社会支持;(3)最容易受人格特征因素影响的应对策略是解决问题;(4)高行事风格人格特征会增加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减少解决问题这种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5)高情绪性人格特征会增加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同时也会增加求助应对策略的使用;(6)高外向性人格特征会增加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减少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这种人格特征相对于其他人格特征来说对个体应对策略的影响最大。
邵华刘晓明赵金波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
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心理干预机制构建被引量:13
2010年
高校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直接危害学生的人身安全,更会影响高校的和谐与稳定,甚至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维护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心理干预机制。本文从突发事件发生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赵金波佟玉英谢念湘
关键词:突发事件高校危机管理心理干预机制
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阴阳观
自西周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用阴阳观点来解释宇宙中的各种现象。阳与阴最基本的象征是男与女、天与地、刚与柔、义与仁、奇与偶。推而广之,象征的事物遍及到宇宙从自然到的一切,大到日月盈仄、昼夜季节、万物生长,小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韩锐赵金波
关键词:文化阴阳观动态性本土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