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文媛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5篇腰椎间盘
  • 5篇椎间盘
  • 4篇假体
  • 4篇关节
  • 3篇人工假体
  • 2篇植入
  • 2篇植入物
  • 2篇球部
  • 2篇人工腰椎间盘
  • 2篇人工椎间盘
  • 2篇转轴
  • 2篇螺孔
  • 2篇骨关节
  • 1篇正常成人
  • 1篇设计原理
  • 1篇生物力学
  • 1篇髓核
  • 1篇人工髓核
  • 1篇人工腰椎间盘...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研究...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刘伟强
  • 5篇廖振华
  • 5篇白文媛
  • 3篇顾洪生
  • 2篇邓超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假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替代退化的腰椎间盘的人工假体。该腰椎间盘的人工假体由上面板、中面板、转轴球、减震阻尼、下面板构成;上面板、中面板与下面板之间成型的容置腔内设有以关节方式连接的转轴球;该转轴球的球部可滑动地容设在上面板与中...
白文媛邓超廖振华刘伟强
文献传递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基本理念是在稳定病变节段的前提下,力求最小影响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状态,防止以及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目的:分别对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围置换期经济学考量、远期并发症以及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混合使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十年的相关文献。纳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实验报告,排除观点重复的文章,最后对34篇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与结论:1982年人工腰椎间盘假体首次临床应用以来,已有许多关于腰椎间盘置换的临床报道,然而对临床实验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始终没有统一答案。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应考虑到置换节段数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小关节退变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既往有腰椎间盘手术史患者的选择、患者年龄、椎间盘置换前休息时间等因素。评价腰椎间盘置换是否优于传统的腰椎融合,可以从椎间盘置换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换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考量。腰椎间盘置换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有异位骨化、植入物机械故障、相邻节段和小关节退变。将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混合使用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使两种手术干预方法互补不足,得到优于单独使用的手术疗效。
白文媛顾洪生廖振华刘伟强
关键词:人工假体人工椎间盘腰椎
正常成人腰椎间盘相关参数的测量和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腰椎间盘相关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腰椎结构特征的人工腰椎间盘和人工髓核提供参数值,同时提供正常人腰椎间隙高度数据,为临床诊断腰椎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自2010.1~2013.1间,腰背痛患者的MRI阴性图像资料300例(男136例,女164例)。分别测量L1/2~L5/S15个节段椎间隙的前高、中高、后高、角度以及L2/3~L5/S14个节段的椎间盘矢径、横径和髓核矢径、横径。结果各测量值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差异显著,且测量值多为男性大于女性。节段差异显著(P<0.05),椎间盘前高和角度的测量值随着节段增加而递增,中高、后高、椎间盘矢径和横径、髓核矢径和横径的测量值除L5/S1节段外都随着节段的增高而递增。各节段椎间盘的矢径和横径,髓核的矢径和横径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腰椎间隙高度测量对腰椎疾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在设计人工腰椎间盘和人工髓核时应考虑性别和节段差异,并且应符合矢径和横径间的线性规律。
白文媛顾洪生廖振华刘伟强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人工髓核腰椎MRI
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设计原理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作为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新选择,由于在消除患者疼痛的同时保留了腰椎原有的生物力学状态,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对于假体结构和材料设计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目的:对现有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结构和材料的设计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优化设计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今后开发以及评估新的人工腰椎间盘假体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包含人工腰椎间盘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以及体内、体外生物力学评价的文章,排除观点重复和陈旧的文章,最后对46篇文献进行归纳与讨论。结果与结论:人工腰椎间盘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对于假体的结构和生物材料的设计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与改进,文章对现有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运动保留设计、运动限制设计、即刻固定设计、基体材料、负重面材料、涂层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现有的体内、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对各种设计进行评价。最后结合最新的研究趋势,对腰椎间盘假体未来在结构仿生设计、材料改进、假体和辅助植入器械的优化设计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白文媛顾洪生廖振华刘伟强
关键词: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生物力学
腰椎间盘假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替代退化的腰椎间盘的人工假体。该腰椎间盘的人工假体由上面板、中面板、转轴球、减震阻尼、下面板构成;上面板、中面板与下面板之间成型的容置腔内设有以关节方式连接的转轴球;该转轴球的球部可滑动地容设在上面板与中...
白文媛邓超廖振华刘伟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