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微波诱变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获得L-乳酸高产菌株,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CICC6028进行微波诱变。通过考察微波辐照功率和时间等因素对诱变结果的影响,得出最佳诱变方法是:间歇诱变方法,微波输出功率480 W,辐照时间40 s。最后得到一株遗传稳定的L(+)-乳酸高产菌株MW-46,产酸量最高为98.12 g/L,与出发菌相比,提高了54.14%。
- 李市场朱朝阳王敏
-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微波L(+)-乳酸选育
- L-乳酸生产菌干酪乳杆菌6028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寻求干酪乳杆菌6028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酪乳杆菌6028为试验菌种,经斜面培养基、筛选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培养后进行液体发酵,研究碳源、氮源、硫酸镁、磷酸氢二钾、乙酸钠、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干酪乳杆菌6028 L-乳酸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氮源、无水乙酸钠、MgSO4.7H2O含量分别为14%、3.75%、0.5%、0.02%,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时,L-乳酸产量最高。在此条件下,L-乳酸的产量达到97.03 g/L。[结论]干酪乳杆菌6028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无水乙酸钠、MgSO4.7H2O、MnSO4.7H2O、碳酸钙分别为140、15、15、7.5、5、0.2、0.05、100 g/L、吐温-80 1 ml、pH值6.8。最佳发酵时间和温度分别为96 h、34℃。
- 李市场朱朝阳王敏
- 关键词:L-乳酸培养基
- 粘红酵母提油工艺的研究
- 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脂需求量的大幅增长,能否确保油脂供应充足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油脂既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高产油脂粘红酵母的提油工艺进行研究,通过...
- Wang Min王敏Li Zhenzhen李真真Li Shichang李市场
- 关键词:粘红酵母提油工艺单因素实验
- 响应面优化粘红酵母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酸热耦合超声波法提取粘红酵母油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建立了1g湿菌体所得油脂质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处理时间34min,超声处理时间7.5min,提取液(氯仿-甲醇)体积比1.9∶1。在此优化条件下,1g湿菌体所得油脂质量的理论值为60.47mg,实验值为57.33mg,相对误差为5.48%。
- 王敏李市场刘红霞朱朝阳
- 关键词:粘红酵母油脂提取
- 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微生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酸热耦合超声波法对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微生物油脂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取酸处理时间、沸水浴时间、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液配比、提取时间、NaCl浓度等7个微生物油脂提取相关因素,首先通过Plackett-Burme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显著因子:提取液配比(P=0.010 5)、超声处理时间(P=0.010 5)、酸处理时间(P=0.036 4)。然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3个显著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即酸处理时间34 min,超声处理时间7.5 min,提取液配比1.9∶1。与原始工艺条件相比,1 g湿菌所得油脂重量从42 mg增加到57.33 mg,提高了36.5%。
- 王敏李市场刘红霞朱朝阳
- 关键词:油脂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