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彤

作品数:106 被引量:31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干细胞
  • 25篇心肌
  • 21篇细胞
  • 17篇间充质干细胞
  • 16篇心肺
  • 16篇骨髓间充质
  • 16篇骨髓间充质干...
  • 16篇充质干细胞
  • 14篇心肺复苏
  • 14篇梗死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室颤
  • 10篇血管
  • 8篇肌细胞
  • 7篇心肌细胞
  • 7篇休克
  • 7篇血性
  • 7篇失血
  • 7篇失血性
  • 7篇乌司他丁

机构

  • 6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8篇中山大学孙逸...
  • 1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贵港市中西医...

作者

  • 105篇王彤
  • 39篇黄子通
  • 19篇侯婧瑛
  • 18篇龙会宝
  • 18篇周长青
  • 18篇符岳
  • 17篇伍权华
  • 17篇郑韶欣
  • 17篇郭天柱
  • 16篇钟婷婷
  • 16篇蒋龙元
  • 12篇方向韶
  • 11篇余涛
  • 11篇谢敏
  • 10篇黄辉
  • 9篇吴浩
  • 9篇何志捷
  • 8篇钟娃
  • 8篇吴海东
  • 8篇汪蕾

传媒

  • 2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0篇中华急诊医学...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国临床实用...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原医刊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能量双相方波体外除颤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比较低能量和高能量双相方波(BSW)体外除颤的效能和电击引起的心肌损伤程度,以探讨RBW体外除颤的更理想的能量水平。方法建立成年猪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将18只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用BSW 50-50-50 J、30-50-75 J和120-150-200 J三种能量方案分别体外除颤治疗持续3 min无干预室颤。结果30 J不能体外除颤成功,50 J和120 J的首次成功比例为5/6,三组总的除颤成功率都为100%,所有动物除颤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存活超过24 h,低能量较高能量除颤后的心电图损伤性ST-T改变较少,复苏后心功能下降,但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研究中,30 J不能体外除颤成功,BSW的低能量50 J和120 J有相似的体外除颤效能,BSW比较理想的首次体外除颤能量为50 J。
吴海东黄子通王彤符岳蒋龙元
关键词:室颤除颤
大鼠心肌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s,CSCs)分离和培养方法,以及对体外培养的CSCs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3天龄新生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尽量剪碎成1mm3的碎块,经胰酶及胶原酶反复消化后,所得的细碎心肌组织块种植于培养皿中原代培养,视生长情况进行传代培养,第三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表面标记鉴定。结果:从新生鼠心脏中成功地培养出心肌干细胞,具有干细胞附壁生长及不断增殖的典型特征,原代细胞长满25cm2瓶壁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1±2)天,平均每三天需按1∶2的比例传代一次。第三代CSCs流式细胞仪表面标记鉴定结果为c-kit,CD29,CD90.1为阳性;CD11b/c,CD34,CD45为阴性。结论:本方法可以对大鼠心肌干细胞进行成功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大鼠CSCs体外生长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扩增能力,短期内可获得大量CSCs,提示体外培养CSCs可以满足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需要。
王彤万智黄辉符岳黄子通
关键词:心肌干细胞细胞分离流式细胞仪
ICU呼吸机撤机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1月~10月入住ICU机械通气患者158例,根据临床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137例)和失败组(21例),探讨撤机困难的原因。结果:137例撤机成功,平均上机时间(2±0.5)天,21例撤机失败,16例死亡,最长上机时间87天。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应选择最佳撤机时机,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撤机方式。
丁美祥王彤张瑞红宁小平
关键词:ICU呼吸机撤机困难
普通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收缩舒张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以及利用IonOptixTM系统观察成年大鼠离体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将成年大鼠心脏挂于Langendorff装置上灌流,胶原酶消化分离成年大鼠心肌,Laminin附壁无血清培养心肌细胞。光镜观察单个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用含氧台氏液灌流并予电场刺激(0.5Hz,3ms),利用IonOptixTM系统检测其收缩/舒张功能。结果:平均单个心脏所分离的心肌细胞的收获量为(5~7)×106个,长杆状细胞横纹清晰,无血清培养72h后,细胞保持正常完整的形态结构。采用IonOptixTM系统检测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变化,测定其收缩幅度为(11.84±2.21)%。结论:本方法可以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良好的分离培养。IonOptixTM系统可实时同步观察和记录心肌细胞机械功能的变化,因而可直接反映各种不同病理情况下细胞水平的心肌功能改变。
王彤符岳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心肌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培养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浓度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浓度在MODS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MODS患者血清sFas、sFasL和TNFα浓度,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和改良MODS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比较MODS组与对照组〔包括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MODS组内死亡和存活患者之间血清sFas、sFasL浓度的差异,分析患者血清sFas、sFasL和TNFα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血清sFas和sFasL与TNFα浓度的相关性。结果MODS患者血清sFas、sFasL浓度均明显高于非SIRS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且与病情严重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1)。MODS患者中死亡组较存活组血清sFas、sFasL浓度明显升高(P均<0.05)。MODS患者血清TNFα浓度较非SIRS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与MODS组血清sFas、sFasL浓度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MODS患者血清sFas、sFasL浓度随器官衰竭个数增加而升高。结论血清sFas、sFasL可用于临床MODS辅助诊断和协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TNFα可能促进了MODS中Fas/FasL系统表达上调。
符岳肖奇明王彤陈新河艾宇航
关键词:SFASSFASL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
19.242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分析
本文对242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临床资料、临床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探讨。
谢敏王彤张春兰范慧敏刘玉萍雷春亮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发病率
文献传递
广州市SARS 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谢敏王彤尹炽标唐小平雷春亮
关键词:SARS
长链非编码RNA-H19对缺血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血管再生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后其在局部梗死组织中的生存力低下,形成新生血管的密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治疗的效率。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被证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目的:体外观察lncRNA-H1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生存和血管再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5组:MSCs+H19组、MSCs+H19对照组(MSCs+H19 NC组),MSCs+si-H19组、MSCs+si-H19对照组(MSCs+si-H19 NC组)和MSCs组。其中MSCs+H19组和MSCs+H19NC组分别予以转染lncRNA-H19及lncRNA-H19 scramble RNA阴性对照,MSCs+si-H19组和MSCs+si-H19NC组分别转染lncRNA-H19 siRNA及lncRNA-H19 siRNA scramble阴性对照,体外缺血缺氧条件(无血清,体积分数为1%O_2)下培养24 h,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取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分别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血管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MSCs组及MSCs+H19 NC组相比,MSCs+H19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凋亡显著减少,血管管腔样结构明显增多(P<0.01);(2)与MSCs组及MSCs+si-H19 NC组相比,MSCs+si-H19组增殖能力显著减弱,凋亡显著增加,血管管腔样结构明显减少(P<0.01);(3)与MSCs组及MSCs+H19 NC组相比,MSCs+H19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显著增高;(4)与MSCs组及MSCs+si-H19 NC组相比,MSCs+si-H19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显著减少;(5)结果表明,lncRNA-H19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的生存并增强其血管形成能力,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相关。
侯婧瑛汪蕾龙会宝吴浩伍权华钟婷婷周长青郭天柱陈旭翔王彤
关键词:缺血缺氧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再生
miR-378对缺血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研究miR-378对缺血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梗死心肌中的生存提供新方法。目的:观察miR-378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耐受缺血缺氧及促进血管形成的能力。方法: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未转染组为未转染miR-378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组则采用化学合成的miR-378模拟物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缺血缺氧(无血清,体积分数为1%O2、5%CO2,94%N2)环境中培养24 h后,应用锥虫蓝染色计数法、MTS法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生长及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两组缺血缺氧后的培养基上清液分别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缺血缺氧干预后48 h和72 h,转染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细胞数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均为P<0.01);转染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增殖能力,缺血缺氧干预后24 h及48 h细胞增殖升高较未转染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缺血缺氧后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下降(P<0.05)。两组细胞均可促进血管腔样结构形成,但转染组血管管腔样结构较未转染组显著增多(P<0.01)。研究结果提示miR-378可促进缺血缺氧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并抑制其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的细胞凋亡,同时可提高其促血管生成的能力。
郭天柱邢越侯婧瑛周长青钟婷婷郑韶欣王彤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血缺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3年
姜胜王彤黄子通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心肺复苏生理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