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及其对睡眠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了解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睡眠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12-2013年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抽取全国8省市1 304名0~35月龄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填写《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BISQ)和自编《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了解婴幼儿睡床方式、睡眠模式及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果婴幼儿平均为(12±10)月龄,男婴占53.8%。婴幼儿与父母同床睡的比例高达84.8%,同房睡为13.2%,独立睡为2.0%。相比6月龄以下婴幼儿,≥6月龄同床睡比例显著较高,同房睡显著较低(P均<0.05),而独立睡无组间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年龄≥6月龄、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和居住郊区是同床睡的风险因素。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矫正混杂因素后,同床睡对所有睡眠结局参数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同床睡是我国0~35月龄婴幼儿最常见的睡床方式,发生率远高于欧美国家,与婴幼儿月龄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关,但未发现其对睡眠结局有直接影响。
- 杨芳林青敏王广海王广海
- 关键词:婴幼儿睡眠
- 婴幼儿就寝习惯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剂量依赖性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我国婴幼儿就寝习惯现状,并探索其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剂量依赖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于2012至2013年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抽取全国8个省市0~35月龄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填写“简明婴儿睡眠问卷”评估婴幼儿睡眠情况;同时家长完成“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了解儿童详细的背景资料。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就寝习惯对婴幼儿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入选1304名婴幼儿平均(12±lO)月龄,其中男689名,占总人数52.8%。48.5%(632/1304)的家长报告婴幼儿没有形成每晚规律就寝习惯。就寝习惯与夜间睡眠时间及所有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剂量依赖关系(P均〈0.05)。就寝习惯越规律,夜间睡眠时间越长、就寝时间越早、入睡潜伏期越短、夜醒次数越少以及夜醒持续时间越短,如每晚保持规律就寝的婴幼儿夜间睡眠时间明显长于无任何一天规律就寝婴幼儿[9.5(95%C1:9.4~9.6)比8.9(95%CI:8.6~9.3)h,t=3.345,P=0.001,CI:可信区间]。每晚规律就寝组与每晚从不规律就寝组比较,夜醒次数少[1.3(95%CI:1.2~1.4)比2.4(95%CI:2.0-2.9)次,t=3.182,P=0.001],且夜醒持续时间也少[16.6(95%CI:14.6~18.8)比59.2(95%CI:47.0~72.7)rain,t=6.383,P〈0.01]。结论我国婴幼儿规律就寝习惯比例较低。规律就寝习惯与婴幼儿良好的睡眠结果尤其是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就寝习惯越规律,婴幼儿睡眠质量越好。
- 杨芳林青敏王广海姜艳蕊宋沅瑾董叔梅孙莞琦邓玉娇王燕徐晓娟朱绮江帆
- 关键词:婴儿儿童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