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芹

作品数:19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科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消化酶
  • 5篇稚鱼
  • 4篇瓦氏黄颡鱼
  • 4篇消化酶活性
  • 4篇酶活性
  • 4篇黄颡
  • 4篇黄颡鱼
  • 4篇厚颌鲂
  • 4篇草鱼
  • 3篇代谢
  • 3篇再投喂
  • 3篇投喂
  • 3篇仔稚鱼
  • 3篇活性
  • 3篇肠上皮
  • 3篇肠上皮细胞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区
  • 2篇野生
  • 2篇稚鱼生长

机构

  • 19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9篇李芹
  • 7篇唐洪玉
  • 7篇罗莉
  • 5篇刁晓明
  • 4篇郑永华
  • 4篇龙勇
  • 4篇文华
  • 3篇汪福保
  • 2篇王亚哥
  • 2篇陈时
  • 2篇傅瓦利
  • 2篇张治伟
  • 2篇邓丽蓉
  • 2篇文志林
  • 2篇钱静
  • 1篇苏传福
  • 1篇谭贞学
  • 1篇杨霞
  • 1篇林仕梅
  • 1篇袁红

传媒

  • 5篇淡水渔业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硒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选用体长10.16±0.14 cm,体质量21.20±0.24 g的草鱼种630尾,随机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草鱼.在纯化日粮中添加0,0.15,0.30,0.60,1.20,2.40,4.80 mg/kg的硒,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12周,研究日粮不同硒水平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添加量为0.60 mg/kg时,草鱼肝胰脏和血清CAT、GPX活性最高,草鱼肝胰脏和血清MDA最低,T-AOC最大(p<0.05),草鱼组织结构最为完整.但硒和高硒均对草鱼肝胰脏、背肌和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日粮中适量添加硒能增强草鱼机体抗氧化功能,维持组织结构完整.
苏传福罗莉李芹文华汪福保
关键词:草鱼抗氧化机能
厚颌鲂仔稚鱼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测定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即能检测到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2日龄检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投喂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日龄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饥饿组可溶性蛋白含量6日龄前增加不显著,6日龄后开始下降。所测消化酶的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各消化酶的全活力基本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投喂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10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4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投喂组淀粉酶在5日龄达到最大值,从6日龄到12日龄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随后增加至15日龄的(0.912±0.090)mU/mg,在试验后期均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饥饿组淀粉酶比活力的最大值出现在1日龄,从2日龄到8日龄变化不显著,8日龄后显著下降。投喂组脂肪酶比活力在18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脂肪酶比活力1日龄到6日龄变化不显著,6日龄后显著下降。投喂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从2日龄到12日龄显著上升,12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从2日龄到8日龄显著上升,8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
李芹唐洪玉
关键词:发育消化酶活性
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6
2006年
本文旨在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营养效应。选用体长12.5~13.0cm,体重38.1~38.9g的草鱼432尾,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54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000、1400、1800mg/kg的牛磺酸,以0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30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800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mg/kg时,特定生长率(SGR)、肌肉、肝胰脏RNA/DNA比值、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最高(P〈0.05);(2)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水分含量下降,体蛋白、体脂含量增加(P〈0.05),灰分含量、内脏指数、肥满度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适宜牛磺酸(600-800mg/kg),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P〈0.05);(4)牛磺酸具有促进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草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600mg/kg。
罗莉文华王琳李芹龙勇郭建林杨霞
关键词:牛磺酸草鱼消化酶代谢酶
嘉陵江野生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嘉陵江野生瓦氏黄颡鱼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5月中旬水温达到24℃左右时为开展人工繁殖的最佳时间;催产药物种类和剂量以HCG(400 IU)+LHRH-A2(3μg)+DOM(0.25 mg)/尾效果最好;使用编织袋做成的鱼巢孵化率最高;用蛋黄、浮游动物和水蚯蚓作为饵料培养仔鱼效果良好。
龙勇李芹陈永胜刁晓明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厚颌鲂幼鱼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的提取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沉淀方法和离心速度的不同分为4个试验组提取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70日龄幼鱼的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BBMV)。四个试验组如下:A组-钙离子沉淀法,28 000 g离心;B组-钙离子沉淀法,43000 g离心;C组-PEG沉淀法,28 000 g离心;D组-PEG沉淀法,43 000 g离心。采用细胞器和细胞膜指示酶的富集系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含量来评价各试验组提取BBMV的纯度。结果表明: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提取后,DNA的富集系数各组排列为D
李芹唐洪玉郑永华张建
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生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生长、血液学、生物化学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厚颌鲂幼鱼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投喂24d,F0)、禁食3d后连续投喂21d(F3组)、禁食7d后连续投喂17d(F7组)、禁食12d后连续投喂12d(F12组),在禁食前、禁食后及恢复投喂后取样,检测其生长指标(体质量、体长、肥满度、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红细胞压积、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血糖浓度及血清、肝胰脏和头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结果】禁食后,厚颌鲂幼鱼的肥满度、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大多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均能恢复至正常水平(F12组VSI除外)。禁食后恢复投喂对幼鱼的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F3、F7组幼鱼的血糖在禁食后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12组幼鱼在禁食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恢复投喂后各试验组血糖浓度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禁食后F3组幼鱼皮质醇质量浓度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7、F12组幼鱼皮质醇质量浓度则极显著升高(P<0.01),恢复投喂后均恢复至对照组(F0)水平。禁食后F3组幼鱼血清和肝胰脏SOD活性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F7、F12组幼鱼血清和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血清和F3、F7组肝胰脏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12组幼鱼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肝胰脏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禁食后F3、F7组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F12组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后,各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均与对照组(F0)无显著差异(P>0.05)。禁食后,F3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F0)无显著性差异(P>0.05),F7、F12组幼鱼头肾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F
李芹唐洪玉郑永华邓丽蓉
关键词:生物化学指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野生与养殖大鳍鳠肠刷状缘膜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2015年
采用酶学分析法,检测野生与养殖条件下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前、中、后肠刷状缘膜(BBM)上蔗糖酶、麦芽糖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1)Na+-K+-ATP酶在两种条件下大鳍鳠各肠段刷状缘膜活性大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Na+-K+-ATP酶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2)蔗糖酶、麦芽糖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在两种条件下大鳍鳠各肠道刷状缘膜上分布规律相同,其中,肠段刷状缘膜蔗糖酶、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各肠段分布均为前肠>中肠>后肠,而γ-谷氨酰转肽酶比活力分布为中肠>后肠>前肠;(3)同种酶在不同条件下大鳍鳠同肠段的活性均为养殖大鳍鳠大于野生大鳍鳠,仅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野生大鳍鳠中肠略大于养殖大鳍鳠中肠。
西超群钱静唐洪玉郑永华李芹
关键词:野生养殖酶活性
“Seminar”教学法在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7
2012年
饲料加工工艺学是研究配合饲料加工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所涵盖的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广,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综合性课程。随着“厚基础、宽专业”等教改措施的实施,该课程的课时数不断减少,而其内容却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如果继续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其效果常常不理想,学生很难全部理解、消化和吸收,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学习的能力;因此,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组引进“Seminar”教学法,再配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现报道如下。
李芹罗莉
关键词:课程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教学法配合饲料饲料工业
禁食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皮质醇及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禁食及再投喂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体质量平均为(3.12±0.16)g)皮质醇及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G1)正常投喂、禁食1 d(G2)、禁食7 d(G3)、禁食14 d(G4)、禁食21 d(G5)后再恢复投喂。选取样品分析测定了瓦氏黄颡鱼幼鱼禁食和再投喂后皮质醇水平、肝指数、血糖浓度、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G2组幼鱼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G3、G4、G5组则极显著升高(P<0.01),恢复投喂4 d后幼鱼皮质醇水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禁食后幼鱼的肝指数随禁食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恢复投喂后肝指数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G2、G3、G4组幼鱼的血糖浓度在禁食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G5组幼鱼在禁食21 d后的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G3、G4、G5组幼鱼在禁食后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恢复投喂的过程中G3、G4、G5组幼鱼的肝糖原含量升至对照组的约1.1到3.7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组别幼鱼的肌糖原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
李芹邓丽蓉刁晓明
关键词:禁食再投喂皮质醇糖代谢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渐增加,至4日龄达到最大值(4.611±0.12)U/mgprotein,从10日龄到18日龄维持在一较低水平,随后随日龄的增加淀粉酶比活力增加。脂肪酶比活力从1日龄到3日龄逐渐增加,到3日龄达到最大值(4.398±0.07)U/mgprotein,3日龄以后直到30日龄,脂肪酶比活力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一直处于一较低的水平。瓦氏黄颡鱼发育过程中,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生长变化显著,反映瓦氏黄颡鱼随着生长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
李芹龙勇屈波罗莉刁晓明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消化酶酶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