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寿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油田
  • 5篇低渗
  • 5篇低渗透
  • 5篇盐岩
  • 5篇油藏
  • 5篇酸压
  • 4篇动压力
  • 4篇压力梯度
  • 4篇酸岩反应
  • 4篇塔河油田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4篇启动压力梯度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活性剂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调剖
  • 2篇性能评价

机构

  • 14篇中国石化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7篇李永寿
  • 9篇鄢宇杰
  • 7篇卢渊
  • 6篇伊向艺
  • 3篇罗攀登
  • 3篇王洋
  • 3篇郑华
  • 3篇杨智
  • 3篇贺正刚
  • 2篇焦克波
  • 2篇宋佳
  • 2篇赵兵
  • 2篇方裕燕
  • 2篇安娜
  • 2篇汪淑敏
  • 2篇张运军
  • 1篇张明华
  • 1篇罗志锋
  • 1篇曹杰
  • 1篇李春月

传媒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天然...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试采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内江科技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不稳定渗流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储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超低渗透岩心非线性渗流实验,建立了在低速情况下渗流定律数学模型和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及介质变形的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由于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解法复杂,主要原因是控制方程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同时流体流动边界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简化计算,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利用油藏压力分布近似表达式,研究了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不稳定渗流压力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不同非线性因素对不稳定渗流的影响结果。
李永寿郑华贺正刚鄢宇杰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不稳定渗流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
一种新型酸基粘弹性压裂液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提高低渗透、难动用储层的开发效益,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研发改进了酸基粘弹性压裂液体系,它以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为稠化剂,通过在酸液中交联得到酸基清洁液压裂液体系。该体系继承原有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优点,且根据酸岩反应进程实现自主转向酸压,真正实现了低渗透储层的深度改造。
郑华李永寿贺正刚鄢宇杰
关键词: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酸岩反应酸压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注水调剖选井中的应用
2010年
影响注水井调剖选井的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它们之间关系复杂。现场传统的选井方法是PI决策法,但PI值会受到注水压力、表皮系数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地指导调剖选井。因此有学者提出采用模糊数学进行选井评判并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灰色关联分析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非线性问题,该方法计算简单、对样本质量要求不高、分析结果比较准确,对选井有一定指导意义。该文综合注水井的物性参数并结合注采井组的动态特征进行研究,计算简单方便,有效地提高了选井的准确性。
李永寿伊向艺卢渊杨智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注水井调剖选井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表征研究
2010年
启动压力梯度是油气在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非线性渗流实验结果,本文运用幂律函数表征了非线性渗流段,建立起了在低速情况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下渗流定律单相数学模型,完整地表征了低速渗流规律,得出了一维、二维及三维稳定渗流模型下产能及压力表达式,为低渗透开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郑华张运军李永寿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用固体颗粒酸的研制被引量:13
2020年
在采用常规酸液对高温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酸化改造时,存在酸岩反应速率快、有效作用距离短和难以实现深部酸化的难题,为此,以磺基酸为心材,以有机磺酸和乙基纤维素复合材料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固化造粒,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体颗粒酸。试验评价表明,该固体酸在80~90℃温度下可逐步释放出酸液,120℃下的完全释放时间为25 min,有效酸质量分数达10.3%以上,反应速率低,可由液体介质携带到裂缝深处。塔河油田THX井应用固体颗粒酸酸化后,日产油量大幅提高。研究表明,固体颗粒酸能有效沟通远端储层,为碳酸盐岩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安娜罗攀登李永寿方裕燕焦克波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固体酸
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绒囊流体性能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为揭示不同结构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绒囊流体性能特征,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改性多糖制备了系列绒囊流体,研究了所得绒囊流体的流变性能,考察了温度、NaCl和盐酸对绒囊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绒囊流体流变性能有较大差异。用SDS制备的绒囊流体表观黏度最大,CTAB的次之,再次的是SDBS,OP-10制备的绒囊流体表观黏度最低。绒囊流体的黏度与温度呈现独特的变化关系:在温度较低时,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达到约80℃时,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变缓;当温度升至约100℃时,黏度不再随温度升高发生明显变化。当温度高于120℃时,SDS、OP-10和CTAB制备的绒囊流体的黏度值相当,SDBS的黏度最小。绒囊流体在140℃高温下的黏度稳定性按所用表面活性剂排序如下:OP-10>CTAB>SDS>SDBS。以SDS、SDBS、OP-10和CTAB制备的绒囊流体加入2%NaCl后的表观黏度变化率均小于10%,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绒囊流体的耐酸性按所用表面活性剂排序如下:CTAB>OP-10>SDS、SDBS。制备耐酸性绒囊流体应选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不能制备出耐酸性能良好的绒囊流体。图1表9参13。
李永寿张明华赵志新陶丹阳张熙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流变性耐酸性抗盐性
缓释酸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阐述了缓释酸的缓释机理,介绍了缓释酸体系的性能,总结了稠化酸、乳化酸、泡沫酸、自生酸、包封酸的配方及优势,详细介绍了体系中所用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刘坤曹杰焦克波李永寿
关键词:酸化
酸蚀裂缝表面微凸体变形破碎规律
2013年
探讨酸蚀裂缝面上微凸体在地层应力作用下变形破碎规律,为酸蚀裂缝闭合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从初始和酸蚀后裂缝表面微凸体的受力分析入手,用Herz弹性接触理论和Drucker-Prager屈服破坏准则解释了酸蚀裂缝表面微凸体变形和破碎规律,结果表明,在地应力条件下初始裂缝表面微凸体受力平衡不会发生变形破碎,酸蚀后裂缝表面微凸体在承压时的变形程度与地应力、岩石的弹性模量及酸蚀后微凸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当酸蚀后裂缝面微凸体的曲率半径大于其发生破碎的最小曲率半径时,酸蚀裂缝可保持较大的开度及导流能力。
李沁伊向艺卢渊张浩李成勇李永寿王洋解慧
关键词:酸蚀裂缝微凸体曲率半径
智能控制固体酸SRA-1释放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控制释放的固体酸SRA-1,该酸中固体盐酸GS-1的有效质量分数可达到85%以上。研究了携带液HCl浓度、矿化度、黏度、温度和时间对SRA-1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对SRA-1的酸释放无明显影响;当携带液HCl的质量分数在12%以上、稠化剂质量分数为0.5‰时,135℃下稳定0.5 h后,SRA-1基本不释放;当携带液HCl的质量分数为10%、稠化剂质量分数为0.5‰时,135℃下稳定1 h后,SRA-1中GS-1保留率仍在50%以上。因此,SRA-1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可用于储层深度改造的酸材料。
李楠罗志锋鄢宇杰刘卫东李永寿汪鹏
关键词:智能控制储层改造深度酸化固体酸
酸酯粘弹性液体体系研究及应用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压裂和酸化成为储层增产改造的主要手段。对特低渗、难动用的储层应研究针对性改造工艺措施才能改善增产效果,为了提高这类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益,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研发改进了酸基粘...
李永寿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表面活性剂酸岩反应性能评价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