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巍
-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同层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垂体微腺瘤的MRI同层动态增强特征。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为垂体微腺瘤的病人行同层动态增强MRI扫描,并绘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60例病人中共检出垂体微腺瘤39例,同层动态增强后,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为圆或椭圆形的低或稍低信号,似“充盈缺损”;垂体微腺瘤的最大信号强度,多出现在注入对比剂后32-96s,以64s最明显。结论:同层MRI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 魏巍巍许维亮甘洁刘平秦伟
- 关键词:垂体肿瘤磁共振成像
- DTI技术对2型糖尿病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利用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检测无认知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微观改变。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20例为T2DM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20例。T2DM组及对照组均由专科医师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MRI检查前,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DTI、常规MRI序列检查(T1 Flair、T2WI、T2 Flair、DWI),以除外脑血管病、肿瘤等器质性病变。MRI检查结束后,应用GE-ADW4.6工作站将DTI序列进行后处理,得到感兴趣区ROI值(region of interest,ROI)、FA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MD值(mean diffusivity,MD)及RD值(radial diffusivity,RD);应用SSPS 17.0对T2DM、HCs组FA值、MD值及RD值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T2DM组FA值、RD值与发病时间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HCs组额叶/颞叶FA值(P=0.041/0.012)、R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0.015);T2DM组额叶/颞叶FA、RD值与发病时间(P=0.491,r=0.19;P=0.958,r=-0.14/P=0.312,r=-0.27;P=0.307,r=-0.28)无相关性。结论DTI技术可客观评价T2DM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改变,为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信息。
- 李涛王振松张爱英魏巍巍李雯甘洁刘建宪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脑功能成像
-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疑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882个动脉节段中,870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260个(轻度狭窄32段,中度狭窄24段,重度狭窄44段,闭塞16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16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 魏巍巍刘翠红许维亮甘洁仲海刘平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造影下肢动脉病变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SCT表现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MSC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0例患者行二维或三维重建。结果 13例患者中,8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5例表现为局限性肿大;8例胰腺周围可见有增厚的"包膜样"结构;7例可见胆总管胰腺段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3例可见胰管扩张;9例可见脾血管受累;8例可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例可见胰周脂肪间隙受累。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MSC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魏巍巍甘洁罗可欣李斌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 多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合常规血管造影(DSA)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1 323个动脉节段中,1 305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DSA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节段共390个,其中轻度狭窄4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66个,闭塞240个;CTA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节段共393个,其中轻度狭窄51个,中度狭窄30个,重度狭窄72个,闭塞240个。最大密度投影(M IP)显示CTA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和99.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罗可欣魏巍巍许维亮甘洁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层CT血管造影下肢动脉病变
- 胆管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胆管错构瘤的超声、CT及MRI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胆管错构瘤的超声、CT及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胆管错构瘤表现为肝实质非均匀性回声增强,可见"彗星尾征"及"等号征";CT平扫表现为点状低密度灶弥漫或局限性分布,增强扫描5例未见增强,3例部分病灶边缘轻度强化。MRI检查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重T_2WI呈更高信号,增强扫描7例可见环形强化。结论超声及CT检查对胆管错构瘤的准确诊断不及MRI敏感、可靠,通过超声检查出可疑的胆管错构瘤,首选的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方法是MRI。但超声检查简便易行,经济廉价,因此,是本病检出与随访过程中的重要而首选的检查方法。
- 魏巍巍甘洁王振松刘建宪
- 关键词:胆管错构瘤超声诊断磁共振成像
- 利用MS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的10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软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而钙化斑块和纤维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SCT对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甘洁刘平王营祝军步春青李大华魏巍巍李斌
- 关键词:斑块冠状动脉疾病
- 3D-pCASL对无认知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全脑血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利用3D-pCASL(three-dimensional 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技术探测无认知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方法2型糖尿病患(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者2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24例。患者组及对照组均由神经专科医师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MRI检查前,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3D-pCASL、常规MR序列检查(T1Flair、T2WI、T2-FLAIR、DWI,以除外脑血管病、肿瘤等器质性病变)。MR检查结束后,应用GE-ADW4.6工作站将3D-pCASL序列进行后处理,得到相应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应用基于Matlab的SPM、Dpabi软件对CBF图进行标准化处、归一化、平滑化处理,之后应用全脑MASK模板提取脑CBF值;应用SSPS 17.0对T2DM、HCs组CBF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T2DM患者组CBF与血糖(Blood Glucose,Glu)值、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HbA1c)值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HCs组CBF全脑CBF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T2DM组CBF值与病史时间(P=0.491,r=0.19)、Glu值(P=0.958,r=-0.14)、HbA1c值(P=0.312,r=-0.27)、血压(P=0.307,r=-0.28)无相关性。结论3D-pCASL技术可客观评价T2DM患者CBF改变,为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信息。
- 王振松张爱英魏巍巍刘建宪甘洁尹爱群李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磁共振成像脑血流
- 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CT在膀胱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4例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的盆腔CT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及静脉尿路造影片,并对CT图像进行TNM分期。结果94例膀胱癌CT均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肿块,其中62例为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癌的CT分期:T1期4例,T2期8例,T3 a期20例,T3b期24例,T4期38例。CT分期与病理分期诊断对照符合率为74.4%。结论在膀胱癌早期CT分期的准确性有限,对T3b期以上病例判定比较准确,并可较好显示远处转移情况。
- 魏巍巍许维亮甘洁刘平李斌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膀胱癌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其MPR、透明化VRT后处理技术在下咽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其二维多平面重组MPR技术(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透明化三维VRT(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后处理技术在下咽癌中的应用价值。...
- 魏巍巍
- 关键词:咽肿瘤图像后处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