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农科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颜色特征的加工番茄叶片氮素评价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加工番茄地上部分彩色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RGB及其组合的颜色特征值,同时与氮素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片含氮量及单株吸氮量作回归分析,根据统计性检验,有相当数量的颜色特征与4个氮素指标呈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r=0.7以上。综合筛选出的颜色特征指标,结合地面覆盖度与氮素营养指标建立以叶片含氮量为应变量的估算模型。经模型校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在n=15,P<0.01水平上达r=0.8以上的极显著相关。因此,可依据颜色特征参数通过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进行加工番茄叶片氮素含量的评价,进而为加工番茄氮素营养诊断提供依据。
- 李艳王娟马腾飞朱健危常州褚贵新
- 关键词:加工番茄氮素统计模型
-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氮素分布和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研究滴灌和漫灌下不同施肥量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滴灌和漫灌不同灌溉方式在不同施肥处理(N 240、360和480 kg/hm^2)下0-100 cm土层土壤NO3^--N分布及棉花氮素吸收。【方法】通过网室土柱模拟实验,研究滴灌和漫灌在不同施肥处理(N 240、360和480 kg/hm^2)下,0-100 cm土层土壤NO3-N分布及棉花的氮素吸收。【结果】滴灌各施肥处理硝酸盐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漫灌各施肥处理主要积聚在60-80 cm土层。棉花氮肥利用率相对较低为16.47%-28.37%;不同施肥量下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高为60%-81%,且N240和N480施肥处理漫灌残留量均高于滴灌;氮肥总回收率比较高,各处理均达到87%以上。【结论】滴灌、漫灌下作物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
- 马腾飞危常州王娟王娟侯振安王肖娟彭振宝
- 关键词:灌溉方式棉花硝态氮
- 小麦幼苗对氧乐果胁迫的生理学响应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0、0.1、1.0、5.0和10.0 g/L)氧乐果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氧乐果胁迫下,高浓度的氧乐果(5.0和10.0 g/L)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差异尤为显著;小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氧乐果浓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0.1 g/L氧乐果处理的第1d时略有上升,然后下降。小麦响应氧乐果胁迫并上调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叶片光合作用,籍此维持小麦免受低浓度氧乐果的胁迫以维持小麦的正常生长;但高浓度氧乐果处理对小麦根系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致使5.0 g/L氧乐果胁迫的小麦根系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APX和GR可能在低浓度氧乐果处理初期起主要保护作用,而在高浓度氧乐果胁迫下则受到明显抑制作用。
- 张波梁永超褚贵新危常州冶军马腾飞李志强
- 关键词:光合作用氧乐果抗氧化酶系统小麦
-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模拟土柱试验,应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滴灌和淹灌2种灌溉方式下棉花各器官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2种灌溉处理下棉花整株吸收全氮量无显著差异;滴灌处理棉花各器官及整株15 N吸收量及吸收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Ndff%)均显著高于淹灌处理,但灌溉方式对棉花叶片和棉籽15 N的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影响,滴灌处理棉花氮肥利用率为57.85%,显著高于淹灌处理的50.69%,滴灌有利于提高棉花的氮肥利用率。在2种灌溉方式下,棉花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灌溉方式及氮肥施用量对肥料氮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的分布比例均无显著性影响。
- 王娟马腾飞危常州王肖娟
- 关键词:棉花灌溉方式氮肥利用率
-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氮素去向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采用土柱模拟实验探讨常规灌溉和膜下滴灌条件下肥料中氮素在棉田中的运移,从而定量计算氮素在土壤中残留、氨挥发、植物吸收和反硝化的数量和比例;阐明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量下氮素各种去向以及比例,并为优化施肥方法...
- 马腾飞
- 关键词:灌溉方式尿素
- 文献传递
-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氨挥发损失及动态变化被引量:14
- 2010年
- 为合理施肥与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研究了新疆北部灰漠土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气挥发损失,利用土柱在网室内进行滴灌和漫灌模拟实验,通过自行设计的连续抽气装置(即实现模拟风洞法效果)研究了滴灌和漫灌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的挥发损失。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N240、N360和N480kg/hm^2),漫灌氨气挥发量略高于滴灌。不同施肥量比较,N360和N480处理与N240和N0处理间差异显著;在相同灌溉处理下,全生育期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为N360〉N480〉N240〉N0,其中FN360(漫灌N360)处理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最高,为1.407kg/hm^2,占肥料(N)比例0.39%(〈1%);氨挥发主要发生在作物生长的初期阶段,滴灌前3次收集的氨挥发量占总损失量的41%-56%。
- 马腾飞危常州王娟侯振安王肖娟彭振宝张波
- 关键词:尿素氨挥发
- 甲拌磷残留对加工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明确甲拌磷在农田环境中的生态效应,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0、2、8、20、50mg/kg 5个甲拌磷浓度对加工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甲拌磷对土壤中的真菌、放线菌有抑制作用,但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个浓度处理对根际土壤细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4%、12.7%、19.5%、16.9%,对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1.6%、18.4%、26.2%、27.5%。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大于非根际土壤,细菌根际效应R/B为1.51~2.59,真菌、放线菌根际效应不明显。2mg/kg和8mg/kg甲拌磷处理对番茄非根际土壤脲酶有抑制作用,而20mg/kg和50mg/kg甲拌磷对番茄非根际土壤脲酶有刺激作用。甲拌磷对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均有一定刺激作用。
- 彭振宝赵思峰危常州侯振安冯艳艳马腾飞孔繁明
- 关键词:甲拌磷根际土壤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