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艳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器官支持治疗重症急性心肌梗死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机械通气(MV)、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术(CVVH)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的行床旁联合应用IABP、MV、CVVH治疗的AMI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死亡11例(29.7%),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尿素氮、血清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联合应用IABP、MV、CVVH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AM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建议尽早使用。
- 李超梁陈炎堂雷艳张辉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机械通气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
- 降钙素原对腹部手术围手术期脓毒症监测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入选住院的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患者102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脓毒症组(n=64)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SIRS,n=38),脓毒症组根据预后(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36例)及病情严重程度(一般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组20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3例)分组,比较各组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64例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死亡的预测结果。结果脓毒症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SIRS组,脓毒症患者死亡组PCT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一般脓毒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随病情程度加重,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75,P<0.05);对64例脓毒症患者死亡预测的血清PCT值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74,血清PCT的最佳阈值为1.28ng/ml,其对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2%。结论血清PCT值可作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脓毒症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指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病死率。
- 雷艳张辉李超梁
- 关键词:腹部手术脓毒症降钙素原预后
- 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好转亚组及未愈亚组。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各组入ICU第1、3、5天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感染组[(21.71±7.13)分比(15.32±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1天血清PCT高于非感染组[(2.15±1.79)ng/L比(0.56±0.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CRP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3天血清PCT、WBC、CRP、IL.6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5天血清PCT为(3.09+1.98)ng/L,非感染组为(1.06+0.6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亚组(38例)入ICU第5天WBC、CRP、IL-6分别为(15.13±6.32)×10^9/L、(103.56±40.62)mg/L、(230.41±121.83).g/L,未愈亚组(10例)分别为(18.62±8.89)×109/L、(134.38±34.16)mg/L、(268.73±138.1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亚组入ICU第1、3、5天血清PCT均低于未愈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 张辉冯明亮雷艳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