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定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磨粒
  • 4篇湍流
  • 3篇流体
  • 3篇流体运动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频谱
  • 2篇序列化
  • 2篇有限元
  • 2篇在线识别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双流体
  • 2篇双流体模型
  • 2篇湍流特征
  • 2篇频谱
  • 2篇人工智能
  • 2篇网络
  • 2篇两相湍流
  • 2篇流体模型
  • 2篇交汇

机构

  • 8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章定
  • 7篇计时鸣
  • 6篇谭大鹏
  • 5篇袁巧玲
  • 3篇付有志
  • 2篇兰信鸿
  • 2篇王迎春
  • 2篇钟佳奇
  • 2篇张利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机电工程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道
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道,包括加工流道底座,所述底座是三棱柱结构,所述底座的三顶角上设有平行于底座各侧面的切面,所述三顶角的各切面上分别开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心线处开有沉槽,所述沉槽内开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
计时鸣付有志谭大鹏袁巧玲章定
文献传递
一种能有效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的方法及其专用流道装置
一种软性磨粒流湍流增强方法,采用了流体冲撞与螺纹结构结合的方式来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所述流体冲撞是使流体分别从两个流道通过,所述两流道交汇于一点,流体通过流道后相撞于交汇点处,两股流体的连续冲撞,加上软性磨粒流里的固体颗...
计时鸣付有志谭大鹏袁巧玲章定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性磨粒两相湍流流型识别方法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性磨粒两相湍流流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软性磨粒两相湍流压力信号的采集;2)压力信号特征提取及分析:采用小波包方法将频带进行多层次划分,对多分辨率没有细分的高频部分进一步分解,并根据被分析信号的...
计时鸣王迎春谭大鹏张利袁巧玲章定钟佳奇兰信鸿
文献传递
一种能有效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的流道装置
一种软性磨粒流湍流增强方法,采用了流体冲撞与螺纹结构结合的方式来增强软性磨粒流湍流;所述流体冲撞是使流体分别从两个流道通过,所述两流道交汇于一点,流体通过流道后相撞于交汇点处,两股流体的连续冲撞,加上软性磨粒流里的固体颗...
计时鸣付有志谭大鹏袁巧玲章定
文献传递
磨粒流加工中单颗磨粒冲击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磨粒流已经形成了一些表面加工方法,利用磨粒流与加工表面接触时的壁面效应,形成磨粒对表面的微切削实现表面的光整加工。该文建立了可行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作为前处理器。磨粒流加工主要针对金属或合金等塑性材料,以典型的Ti-6Al-4V材料为靶材,建立相应Johnson-Cook弹塑性材料模型。经过LS-DYNA求解,观察材料的破坏过程,可发现磨损包含了变形磨损和切削磨损。计算结果符合Hashish对于塑性材料的微切削理论,磨粒以一定的角度撞击壁面时,形成的微切削更大。磨损量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磨损率随着撞击次数和颗粒直径(<200μm)的增加而增加。
计时鸣章定谭大鹏
关键词:磨粒磨损有限元法塑性材料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性磨粒两相湍流流型识别方法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性磨粒两相湍流流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软性磨粒两相湍流压力信号的采集;2)压力信号特征提取及分析:采用小波包方法将频带进行多层次划分,对多分辨率没有细分的高频部分进一步分解,并根据被分析信号的...
计时鸣王迎春谭大鹏张利袁巧玲章定钟佳奇兰信鸿
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的仿真及实验被引量:7
2012年
为改进现有磨粒流加工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软性磨粒流加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微小型腔及通道的加工中。首先针对加工表面配置了相应的约束模块从而构成密封的加工流道,建立了欧拉双流体数值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开展了流道中软性磨粒流固-液两相流动特性的分析,然后通过对工件表面进行喷漆的方法,观察了软性磨粒流的实际加工效果,并进行了相应的软性磨粒流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工表面喷漆磨损的分布比较均匀,表面细腻,体现了软性磨粒流加工的先进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工件表面喷漆磨损的分布与仿真中颗粒相压力的分布比较接近,这为软性磨粒流的加工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
计时鸣章定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
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磨粒冲击行为及固-液两相流动特性
对结构复杂的表面或型腔进行抛光,磨粒流加工技术是少数的可行方法之一,相对于传统的抛光方法具有较多的优点。但还是有较多的缺点存在,本文提出一种软性磨粒流抛光技术,其特点在于加工的磨粒流具有弱粘性,具有更好的流动特性,能实现...
章定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双流体模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