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 作品数:68 被引量:4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胆碱能神经干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移植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胆碱能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C57BL/6小鼠基底巨细胞核注射Ibotenic酸制成AD模型,4周后于额叶和顶叶皮质移植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胆碱能神经干细胞。在移植术后12周,应用HE染色和胆碱乙酰转移酶-绿色荧光蛋白免疫双标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分化情况,以8方向迷宫试验评价小鼠近事记忆的改善程度。结果胆碱能神经干细胞移植至AD小鼠顶叶和额叶皮质后主要分化为成熟胆碱能神经元,并移行和整合至移植区周围皮质,该区皮质β-淀粉样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小鼠的近事记忆明显改善。结论胆碱能神经干细胞移植可部分重建AD小鼠的胆碱能支配,改善近事记忆损害。
- 王清华徐如祥长尾省吾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阿尔茨海默病乙酰胆碱
- 颅脑创伤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及救治研究
- 徐如祥王清华罗成义柯以铨杨志林张世忠李良平杨俊段传志
-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仪、粘附式细胞仪、同位素探针技术、Western blot技术、DNA探针技术、DNA未端标记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方法,从细胞-动物-临床三个水平阐明了脑损伤脑继发性损害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明确了单胺类神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钙通道膜受体
- 重型颅脑损伤神经细胞信息传递机制及临床救治研究
- 徐如祥王清华柯以铨杨俊张世忠罗成义李良平杨志林张旺明
-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仪、同位素探针技术、粘附式细胞仪、DNA探针技术、DNA末端标记技术等先进方法,首次阐明了神经细胞信息传递机制即神经递质释放→膜受体激活→钙通道开放→早期反应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凋亡是脑继发性损害的主要...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细胞
- H7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
- 2000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以C(PKC)抑制剂m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大鼠脑损伤后0.5小时腹腔注射PKC抑制 H7(1mg/kg)12小时重复注射 1次,伤后 24 /小时应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伊文氏兰渗出。结果脑损伤后伊文氏兰明显渗出,治疗组渗出明显减少。结论应用PKC抑制剂H7能明显阻止血脑屏障开放,可望在血脑屏障保护作用中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 李良平徐如祥王清华杨志林
- 关键词:脑损伤血脑屏障信号转导蛋白激酶C抑制剂H7
- 大鼠大脑损伤后皮质NMDA受体活性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被引量:17
- 1998年
- 目的脑损伤后释放的谷氨酸通过其受体,主要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而发挥神经元兴奋毒作用;通过对脑损伤后不同时期伤侧大脑皮质NMDA受体活性和含水量的测定,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伤后不同时间的大鼠伤侧大脑皮质NMDA受体进行测定,用干湿法测脑皮质含水量。结果伤后30分钟脑皮质含水量开始增加,伤后6小时达高峰,伤后168小时恢复正常;NMDA受体的最大结合量(Bmax)于伤后15分钟开始升高,伤后30分钟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于伤后6小时达最低值,以后逐步升高,伤后72小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实验结果提示NMDA受体过度激活是脑损伤后早期继发性脑水肿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
- 罗成义王清华徐如祥
- 关键词:NMDA受体脑损伤脑水肿
- 常规疗法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 (GCS计分≤ 8分 )6 0例 ,随机分为常规组 30例和亚低温组 30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于伤后 8h内开始加用物理自动降温毯行亚低温治疗 ,常规组仅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 :亚低温组在伤后第 2天体温为 (34.0 8± 1.0 8)℃ ,第 2天及第 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3.86± 0 .4 8) k Pa和 (2 .0 8± 0 .4 0 ) k Pa,出现严重并发症 10例 ,1~ 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预后良好 2 2例 ,预后不良 8例。常规治疗组在伤后第 2天体温为 (38.8± 1.5 0 )℃ ,第 2天及第 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 (4.2 5± 0 .5 2 ) k Pa和 (2 .6 5±0 .4 9) k Pa,严重并发症 2 4例 ,GOS评分预后良好 13例 ,预后不良 17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均 P <0 .0 5 )。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可提高生存质量。
- 黄志繁徐如祥柯以铨王清华梁如庆陈智国
- 关键词:常规疗法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 正常及顿抑心肌组织CGRPmRNA原位杂交研究
- 1999年
- 在大鼠心肌顿抑模型上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正常及顿抑心肌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 G R P)m R N A 表达的情况。结果发现正常心房及心室肌组织中存在 C G R Pm R N A,心脏的血管周围也有分布。顿抑心肌组织中 C G R P m R N A 阳性表达显著减弱。
- 吴宏超钱学贤王清华李志梁
- 关键词:顿抑心肌基因相关肽降钙素
- 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放、化疗对脑胶质瘤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程度的不同及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对脑胶质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19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从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对低分级胶质瘤和高分级胶质瘤治疗效果的影响。根据随访结果确定1、3、5年生存率,采用Х^2检验对组间生存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低分级胶质瘤患者:肿瘤全切组与未全切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早期放疗组较延期放疗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5年生存率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分级胶质瘤患者:肿瘤全切组较未全切组1、3、5年生存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放、化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放疗组1、3、5年生存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对于低分级胶质瘤应在保留重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切除肿瘤,高分级胶质瘤应尽可能扩大切除;低分级胶质瘤术后应延期行放疗,以肿瘤复发或生长增快时为宜,高分级胶质瘤术后采用放、化联合治疗较单纯放疗更为有效。
- 黄伟徐如祥王清华张冉马宏伟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放射疗法化学疗法
- 人脑星形细胞瘤周缘组织中组织蛋白酶与CD105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周缘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D)与CD105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9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ath-D与CD105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ath-D在正常脑组织中阴性表达,而在低级别、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周缘组织中表达分值分别为2.667±0.984、7.267±1.335、11.539±1.127。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阴性表达,而各级人脑星形细胞瘤周缘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下(×400倍)低级别、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中CD105-微血管密度(MVD)分别是(5.917±0.289)个/视野、(12.920±0.336)个/视野、(20.446±0.418)个/视野。星形细胞瘤周缘组织中Cath-D蛋白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r=0.948,P<0.05)。结论:人脑星形细胞瘤周缘组织中Cath-D蛋白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说明两者通过相互作用促进瘤细胞的侵袭、浸润和转移,对判断星形细胞瘤的预后起到一定提示作用。
- 吴分浪王清华邵强冯志铁关则俭陈秋明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组织蛋白酶DCD105
- 中脑、中脑-间脑结合部损伤与植物生存被引量:3
- 2001年
- 戴宜武徐如祥赵春平王清华李良平何江弘罗成义杨志林
- 关键词:脑损伤植物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