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
- 作品数:38 被引量:20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刘沈林教授师治疗食管癌常用方药浅析
- 2016年
- 刘沈林教授从事中医事业40余载,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中医临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肿瘤的诊治有着独到的经验和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跟随刘教授侍诊期间,见其治疗食管癌常用启膈散、参赭培气汤和地黄饮子三方,根据食管癌病证之特点不同而分别予以辨证施用,取效甚佳.现将刘师治疗食管癌常用方药浅析如下.
- 潘宇陈玉超
- 关键词:食管癌常用方药
- 胃癌古文献库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医古典文献是古人直接医疗实践经验的记录,是古代众多医药工作者长期努力、不懈探索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宝库。近年来,中医药学出现了数字资源缺乏统一的描述、传承危机等问题。
- 王晓露潘宇张雷强
- 关键词:胃癌
- 刘沈林治疗肠癌验案举隅被引量:2
- 2017年
- 刘沈林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列举刘教授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肠癌验案四则,包括肠癌术后案、肠癌术后肺转移案、肠癌化疗后腹泻案、肠癌化疗后便秘案,详细分析其治疗和用药思路,以供同道参考。
- 朱超林薛维伟潘宇王瑞平
- 关键词:肠癌中医药
- 健脾清肝合剂对肝癌TACE治疗患者生存影响及其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健脾清肝合剂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影响,筛选影响TACE治疗预后多种因素。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清肝合剂+TACE)、对照组(TACE),观察2组治疗后客观疗效、生存时间方面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09%、62.7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5.51±14.51)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00±9.43)月,2组生存曲线比较的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客观疗效、肿瘤大小、肝外转移、治疗方法4项因素与肝癌TACE术后患者生存时间有明显相关,其P值分别为<0.000 1、0.000 6、0.004 8、0.042 2。结论健脾清肝合剂与TACE联合治疗肝癌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肿瘤客观疗效、肿瘤大小、肝外转移、治疗方法与TACE治疗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 王瑞平朱超林潘宇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健脾化瘀合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健脾化瘀合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健脾化瘀合剂配合化疗 ,对照组单用化疗 ,观察 2组瘤体客观疗效 ,治疗前后症状差值变化及生存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79 17%、5 0 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化瘀合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可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 王瑞平潘宇叶志超
- 关键词:化疗晚期胃癌
- 刘沈林教授中医治疗胃癌思想探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刘沈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自身经验,认为胃癌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毒蕴",治疗当根据分期的早晚,明确治疗目的,分为术后抗复发转移及晚期带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两期"治疗理念,用药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遣方用药,注意时刻顾护胃气。文章对刘沈林教授的胃癌诊疗思想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
- 朱超林薛维伟潘宇祁明浩王瑞平
-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治疗
- 王瑞平治疗胃癌经验被引量:4
- 2009年
- 王瑞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老师长期致力于肿瘤的临床研究,在治疗胃癌方面颇有造诣,报道如下。
- 薛维伟朱超林潘宇
- 关键词:胃癌脾胃虚弱顾护脾胃名医经验
- 刘沈林治疗晚期食管癌经验被引量:2
- 2011年
- 刘沈林,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 潘宇
- 关键词:食管肿瘤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 一种芍莱通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芍莱通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所述芍莱通便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炒白芍800‑1200份、炒莱菔子800‑1200份、火麻仁200‑350份。称取炒白芍、炒莱菔子和火麻仁,加水煎煮,滤...
- 张成铭 姜誉弘潘宇 丁大伟
- “异病同治”与肿瘤基于基因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辨证论治指导下的中医治疗存在"异病同治"的现象,西医在肿瘤治疗中存在不同肿瘤因为具有相同的基因分型,而选择相同的治疗方案,也存在着"异病同治"的情况。中医"异病同治"的"证"与不同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基因存在着共性,我们可以认为"证"与基因改变之间可能会存在着一定内在的、本质联系,基因状况应是中医"异病同治""证"研究的核心,"异病同治"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一个桥梁而深入研究。
- 朱超林薛维伟潘宇王瑞平
- 关键词:异病同治肿瘤基因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