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鄱阳湖滩涂地中山杉118引种造林耐水淹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对引入鄱阳湖滩涂地营造的中山杉118进行了连续多年耐水淹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淹水时间长短是中山杉118成活的关键,淹水时间越长,中山杉118死亡率越高,极限淹水时间为31 d。在全没顶淹水24 d的条件下,死亡率为11%;在全没顶淹水28 d的条件下,死亡率达64%;在全没顶淹水超31 d的条件下,死亡率高达95%以上,这一结果为中山杉在鄱阳湖滩涂造林地选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 罗坤水杨桦狄岚王丽艳周晨骆昱春林洪夏国新张华妹
- 关键词:耐淹性鄱阳湖滩涂地
- 山蜡梅萌蘖条组培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索山蜡梅萌蘖条组培繁育的技术方法。【方法】以山蜡梅1年生萌蘖条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灭菌处理、外植体取材时间、腋芽萌发、芽苗增殖以及生根等流程对组培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萌蘖条冬季休眠芽诱导腋芽萌发效果最好,腋芽萌发率最高为94.23%;用0.1%HgCl2溶液灭菌处理10 min,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为2.17%,坏死率最低为5%;芽增殖培养基为WPM+2.0 mg·L^-1 ZT+0.05 mg·L^-1 IBA+0.5 g·L^-1 CH+0.1 mg·L^-1生物素D,芽诱导率63.33%,增殖系数3.23;生根培养基为WPM+1.0 mg·L^-1~5.0 mg·L^-1 NAA较有利于生根,生根率最高为55.0%,平均不定根数可达2.33个。【结论】通过山蜡梅冬季萌蘖条做外植体,经芽和不定根诱导,能够建立山蜡梅植株再生体系,为山蜡梅无性系良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 程强强林洪段爱国肖复明江斌
- 关键词:芽增殖
- 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为分析套种草珊瑚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林和杉木-草珊瑚套种林两个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1、4、7、9、11月采集两种林分不同土层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两种林分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的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可以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在养分流失严重的春夏季,套种草珊瑚有利于杉木林土壤中养分的积累。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对土壤养分有一定影响,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林地生态和经济效益。
- 林洪黄晶黄明辉江民吴韬贾全全朱培林
- 关键词:套种杉木草珊瑚土壤养分
- 基于文献计量的古树名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相关图谱,以探讨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古树名木领域年度发文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近一年有下降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邢世岩(12篇)、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北京林业大学(48篇),古树群、保护对策、资源调查、分布、复壮等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空间分布等方向是未来研究趋势,发文基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林洪刘斌夏诗琪戴序鹏
- 关键词:古树名木
- 松林“低改阔”林分干扰和植被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我国南方各省均在加快松树纯林提质改造提高森林质量,为减少以马尾松(Pinus masonniana)、湿地松(P.elliottii)等为主的松树纯林比重,降低因松材线虫病造成松林大面积死亡的风险,优化林分树种结构,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拟通过建立松树纯林改造过程中草本层、各类树冠、多种干扰等多类事物间关联,分析林分质量趋势和驱动机制。将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的出现和扩散视为林分趋于低质化的一种指示;应用扩展点格局的方法,将调查样地芒萁、针叶树冠、常绿阔叶树冠、落叶阔叶树冠、人迹干扰、林窗干扰、边坡干扰归类并调查绘制矢量图;建立栅格数据库后进行格局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样地范围内0~40 m空间尺度内芒萁与人迹干扰、边坡干扰、针叶树种呈空间格局显著正关联;芒萁与林相改造过程中形成的人工林窗、常绿阔叶树显著负关联,芒萁斑块与落叶阔叶树种斑块在0~40 m空间尺度上斑块间关联不显著。研究亦发现可以通过扩展点格局的方法建立林分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多种事物关联关系,分析干扰对林分质量的影响。在林地里增设户外运动场地和边坡的形成会促进芒萁种群形成和扩散,使林分趋于低质;在过熟松林中开拓林窗和在林窗下种植常绿阔叶树,针叶林“针改阔”改造可抑制芒萁种群的扩散,是促进林分质量提升的营林措施。
- 程玉娜石磊桥林洪李亮贾全全刘丽婷
- 关键词:芒萁
- 江西九连山黄樟生长过程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根据82年生的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树干解析数据,对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中黄樟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将树高、胸径和材积划分为4个生长阶段。结果表明,10-30龄阶为树高生长速生阶段,60-80龄阶为胸径、材积速生阶段,黄樟数量成熟期较晚,可作大径材培育,并在工业原料林、混交林、乔灌复合经营以及四旁绿化中应用。
- 曹展波郑育桃林洪李小平
- 关键词:解析木
- 江西赣州桉树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对江西赣南地区桉树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确定桉树适宜生长环境,为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30块具有代表性的桉树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样地内桉树树高、胸径、林龄等林分因子和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下植被种类、土壤质地及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原始数据分类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各调查因子对桉树生长状况的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桉树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1)林下植被种类、林龄、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养分共6个因子与桉树优势树高生长拟合的数量化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830,F适用性检验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2)在各立地因子中,林下植被种类、坡向、坡位对桉树优势高生长贡献率达64.64%,为影响桉树生长的主导因子,其中林下植被种类的影响显著(P<0.05)。(3)30个桉树人工林共划分4个立地类型区,13个立地类型组,19个立地类型,质量评价等级为中及中等以上的桉树人工林占比为40%。【结论】选择林下植被种类丰富、半阴坡或阴坡、上坡位或中坡位、海拔100~200 m的立地环境,采用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措施,可更好地发挥江西赣南地区桉树人工林的生长潜力,使桉树在江西赣南地区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 申琳琳邓海燕林洪张港隆莫晓勇刘丽婷
- 关键词:桉树
- 浅谈江西省花卉苗木产业现状与发展被引量:4
- 2017年
- 本文浅析了江西省花卉苗木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建议从加大科研力度,促进品种推广;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市场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江西花卉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文野林洪张继红严员英郑育桃
- 关键词:花卉苗木产业
- 4种壳斗科常绿树种容器苗造林早期生长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进行4种壳斗科常绿树种容器苗造林试验。根据造林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变动系数值,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系统聚类方法,比较4树种早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青冈的保存率最高,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其它生长指标差于另3种树种。综合比较反映,米槠表现最优,小叶青冈、鹿角栲表现居中,青冈次于前3种树种。
- 曹展波林洪罗坤水杨桦林小凡岳军伟
- 关键词:壳斗科常绿树种容器苗人工林
- 江西金盆山林区米槠生长过程与幼林生长效应被引量:2
- 2014年
- 进行样地调查与树干解析,以研究米槠生长过程。采用米槠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比较造林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等指标,以了解两种苗木的幼林生长效应,并比较天然林与人工林米槠的早期生长。研究表明,米槠在10-20 a,树高、胸径生长较快;14-30 a,材积生长较快;树龄33 a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阶段。米槠容器苗造林的保存率、胸径、树高值均大于裸根苗,其中保存率比裸根苗高9.5%,胸径值大11.3%,树高值大4.6%。比较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早期生长,人工林树高和胸径值均大于天然林。米槠容器苗造林,可以促进米槠生长,取得较好的造林效果。
- 曹展波林洪罗坤水岳军伟林小凡杨桦
- 关键词:米槠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