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自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发光
  • 4篇YB
  • 3篇荧光粉
  • 2篇余辉时间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 2篇水热法制备
  • 2篇热法
  • 2篇铝酸盐
  • 2篇共掺
  • 2篇光发射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中心
  • 2篇白光
  • 2篇PO
  • 2篇YB3+
  • 2篇ER
  • 2篇ER3+
  • 2篇掺杂
  • 2篇长余辉

机构

  • 11篇河北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航天长征火箭...

作者

  • 11篇李自强
  • 10篇杨艳民
  • 9篇李志强
  • 9篇焦福运
  • 6篇苏献园
  • 5篇苏红新
  • 4篇张韶阳
  • 3篇刘云峰
  • 2篇杨志平
  • 1篇杜国杰
  • 1篇付喜宏
  • 1篇庄云飞
  • 1篇郭彦明
  • 1篇焦金鹏

传媒

  • 3篇发光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 5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b^(3+),Er^(3+)共掺BaGd_2ZnO_5材料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效率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Yb3+,Er3+掺杂浓度的BaGd2ZnO5上转换发光材料,测量了这些样品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的上转换光发射功率及上转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所有样品的光发射功率都存在极大值,其中Yb3+掺杂摩尔分数为4%,Er3+掺杂摩尔分数为1%时样品的最大发射光功率可达20 mW;样品的上转换绝对效率也存在极大值,随着Yb3+和Er3+浓度增加,绝对效率的极大值向较低激发光密度方向移动,在Yb3+掺杂摩尔分数为9%,Er3+掺杂摩尔分数为3%时样品的上转换效率达到最高,绝对效率为3.2%,极值效率最大值为6.9%。
杨艳民焦福运苏红新李自强焦金鹏刘云峰李志强
关键词:氧化物
白光LED用单一基质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以适用于紫外激发的单一基质白色荧光粉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磷酸盐、铟酸盐、锌酸盐、硅酸盐为基质的荧光材料。分别分析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并通过改变激活剂和共激活剂的掺杂浓度等方式,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李自强
关键词:白光LED发光二极管高温固相法晶体结构
文献传递
Yb^(3+)/Er^(3+)共掺BaGd_2ZnO_5上转换发光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BaGd2ZnO5∶Yb3+,Er3+是目前报道的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发光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该基质材料中Er3+发光动力学过程研究的报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Gd2ZnO5∶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测量不同激发密度下上转换光发射功率及上转换效率。数据表明:当激发密度较低时,绿色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激发密度较高时,与激发光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上转换能量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具有一个极大值。通过建立不同激发密度下,Er3+离子4 S3/2能级上转换光发射速率方程模型,阐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动力学过程和绿色光发射产生的机理。在弱激发条件下,用方波调制的971nm LD激光激发BaGd2ZnO5∶Yb3+,Er3+样品,测量上转换绿光的上升和衰减过程,用Er3+离子4 S3/2能级的速率方程拟合绿光的上升和衰减过程确定相关参数,证实Er3+离子4 S3/2能级粒子布居主要来自于Yb3+→Er3+的能量传递。
杨艳民焦福运苏红新李自强刘云峰李志强杨志平
关键词:速率方程
一种Yb<Sup>2+</Sup>掺杂的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Yb<Sup>2+</Sup>掺杂的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M<Sub>(1-a-b)</Sub>Al<Sub>2</Sub>O<Sub>4</Sub>:aYb<Su...
杨艳民苏献园焦福运李自强李志强
文献传递
BaIn_6Y_2O_(13)∶Yb^(3+),Er^(3+)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Yb3+和Er3+掺杂浓度的BaIn6Y2O13上转换发光材料。XRD数据显示,所合成的BaIn6Y2O13∶Yb3+,Er3+属于六方晶系,引入激活剂并没有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利用971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样品,测量样品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上转换发射光谱和发射光功率,计算了上转换能量效率。数据表明在激发密度不变,激活剂浓度增加时,上转换光绿红比减小;激活剂浓度不变激发光密度增加时,发射光绿红比增大。分析表明是由于Er3+之间的交叉弛豫增强导致绿红比随激活剂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Yb3+和Er3+之间的能量传递和Er3+的激发态吸收增强导致绿红比随激发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激发功率增加,在较低激发功率时,上转换绿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在较高激发功率时,上转换绿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与报道的结果一致。能量效率存在极大值,分别为0.38%(Yb3+掺杂浓度3%,Er3+掺杂浓度1%)和0.06%(Yb3+掺杂浓度9%,Er3+掺杂浓度3%),产生极值的一个原因是4I 13/2亚稳态能级寿命较长,聚集了大量电子,使基态电子急剧减少,导致上转换泵浦效率降低。
杨艳民焦福运李自强苏献园张韶阳苏红新李志强
氮化铝铬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直接氮化法得到了氮化铝和氮化铬,并用两种途径得到Cr3+掺杂的氮化铝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样品晶相并测试了两种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计算了晶体场劈裂参数Dq和Racah参数B及Dq/B分别为1 800,693.69和2.59。光谱数据表明,Cr3+在氮化铝中属于强场环境,光发射来自于最低激发态2E能级,与在氧化铝中的环境相似。根据光谱数据给出了Cr3+在氮化铝晶体场中的能级。
杨艳民李自强焦福运刘云峰李志强苏红新杨志平
关键词:氮化铝光发射能级
KCaM(PO_4)_2:Dy^(3+)(M=La,Y,Lu)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质
2013年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KCaM(PO4)2:Dy3+(M=La,Y,Lu)荧光粉。X射线衍射表明,KCaM(PO4)2:Dy3+(M=La,Y,Lu)荧光粉属于六方晶系,P6222空间点群;随着金属阳离子M离子半径的增大,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移动。低温下的KCaM(PO4)2:Dy3+(M=La,Y,Lu)荧光光谱表明:同一基质中Dy3+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发射峰发生了改变。金属阳离子M在晶体中存在2种格位(发光中心),在不同金属阳离子M的基质中,用相同光激发时,发射光谱明显不同。金属阳离子M的改变引起周围晶体场的改变,从而改变2种格位在不同基质中所占有的比例。因此,可以把Dy3+作为探针来研究晶体结构的变化。
杨艳民李自强郭彦明付喜宏焦福运苏献园张韶阳李志强
关键词:镝离子
Mg_2Y_8Si_6O_(26):Ce^(3+),Mn^(2+)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3+,Mn2+共掺的Mg2Y8Si6O26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样品为纯相的Mg2Y8Si6O26晶体,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光谱数据表明Ce3+在该晶体中占有两种不同格位,分别为C3格位和C1h格位,通过激发和发射光谱对Ce3+在两种格位的发光进行了研究。在286nm光激发下Ce3+,Mn2+共激活Mg2Y8Si6O26的发射光谱除了在400nm有Ce3+的特征发射外,还在600nm处出现了Mn2+的特征发射,表明Ce3+和Mn2+之间存在能量传递。通过改变Mn2+的浓度实现了白光发射,它可用于紫外光激发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粉。
杨艳民苏献园焦福运李自强张韶阳
关键词:发光
KCaY(PO_4)_2:Tb^(3+),Eu^(3+)荧光粉的水热法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KCaY(PO4)2∶Tb3+绿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光谱表明合成的物质为纯相的KCaY(PO4)2晶体,属于六方晶系。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样品呈规则的四、六棱柱形状。对样品的发光性质研究表明,随着Tb3+浓度增加,离子间的交叉弛豫增强,发射光的颜色从蓝绿色变为黄绿色。通过在上述样品中共掺杂Eu3+,利用Tb3+→Eu3+的能量传递实现了发射光的颜色从绿色到白色连续调制。该荧光粉适合作为紫外、真空紫外光激发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粉。
杨艳民李自强焦福运苏献园张韶阳李志强苏红新
关键词:水热法白光发射
水热法制备NaGd(WO_4)_2:Eu^(3+)发光材料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水热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了NaGd(WO4)2:Eu3+发光材料.采集XRD,SEM图谱来表征样品的晶型与形貌,利用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NaGd(WO4)2:Eu3+是由纳米棒组成的绒球状发光材料,球体直径为100nm,纳米棒长2~5μm.样品不仅可以被紫外光(266nm)激发,还能被近紫外光(393nm)和蓝光(464nm)有效激发,其主发射峰值位于614nm,为红色荧光成分,且当Eu3+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3%时,此发射峰达到最大,该发光粉可用于制造紫外光芯片激发的白光LED.
李志强杜国杰杨艳民李自强庄云飞
关键词:水热法球形颗粒CTA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