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洋
- 作品数:8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被引量:10
- 2016年
- 预算系统是很多企业里最重要的中央管理与协调机制。预算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过程,因而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取决于信息技术条件。掌握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预算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也有助于推动预算理论的发展与改进。本文梳理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剖析各类预算管理软件的优势与局限,并指出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 曹洋
- 关键词:预算软件
- 会计理论范式革命:黎明前的彷徨与思考被引量:33
- 2013年
- 现代经济实体流、货币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标志着会计理论进入了范式革命时代。现行会计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已面临着各种来自基础层面的挑战。会计必须在信息作用突破微观桎梏拓展至整个宏观领域、信息系统嵌入现实经济活动而与业务一体化、切实履行社会与组织神经系统职责三个方面,适应信息社会的崭新环境而重构现代会计制度。
- 杨雄胜陈丽花曹洋缪艳娟
- 关键词:会计研究理论范式信息社会会计创新
- 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27
- 2008年
- 本文根据科学哲学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一项有价值的实证会计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逻辑前提"、"事实前提"及"研究条件前提",构成判断实证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根据三项研究规范前提标准,对近20年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样本文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文章最后在总结近20年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实证会计研究若干实际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讨论性意见。
- 杨雄胜薛清梅杨全文黄寿昌曹洋
- 关键词:实证会计研究逻辑前提
- 会计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考察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会计专长特征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具有高校及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事务所和企业背景的会计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有政府背景的会计专业人士不仅没有抑制盈余管理,反而提高了盈余管理水平;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越多,公司聘请"十五大"或"四大"事务所的概率就越高;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任期若满6年,其独立性则较低。
- 曹洋林树
- 关键词:独立董事财务报告质量
- 基于宏观政策周期性特征的大类资产配置模型优化研究
- 2025年
- 如何基于中国情境优化大类资产配置模型以同时满足居民家庭和资产管理机构的需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尝试将中国宏观政策周期性特征的外生影响引入收益时间序列模型和波动率模型,对股票、债券、商品三种大类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收益波动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结果代入以均值-方差模型为基础的经典资产配置模型,构建基于宏观政策周期性特征的大类资产配置优化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宏观政策周期特征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模型优化可以取得业绩上的显著提升;相比风险预测模型和收益预测模型,宏观政策周期因子在风险收益预测模型中对业绩提升的作用更显著;相比货币政策周期,考虑财政政策周期状态后相关模型业绩提升更显著。
- 桓恒曹洋
- 关键词:资产配置
-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市场情绪与大类资产收益——基于隐性知识传播视角的解读被引量:1
- 2023年
- 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松紧程度不仅对大类资产收益产生直接效应,还会通过市场情绪对大类资产收益产生间接效应。通过构建基于隐性知识传播的概念模型,探究了宏观经济政策、市场情绪和大类资产收益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提出三个研究假说: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大类资产收益;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市场情绪高涨;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程度的提高会通过市场情绪高涨,进一步降低大类资产收益。在采用多种计量检验方法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检验结果都能很好地验证所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说,研究结论能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 桓恒曹洋
-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情绪宏观经济政策资产收益
- 盈余管理策略选择研究述评——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管理的动态选择被引量:1
- 2016年
- 关于上市公司如何权衡使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工具进行盈余管理,是迄今为止盈余管理研究中最为复杂的课题。本文回顾盈余管理策略选择的相关文献,将其归纳为三个主题:替代关系假说与互补关系假说,同步决策假说与顺序决策假说,以及盈余管理工具选择的决定因素。同时,还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曹洋
-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 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的比较——西方内部控制研究文献导读及中国制度背景下的展望(三)被引量:13
- 2015年
- 时至今日,内部控制的外延已由审计、会计基础进一步拓展到公司治理基础。从公司治理层面强调内部控制,并以法律监管手段加以明确责任与要求,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这促使我们从公司治理和制度监管层面去探讨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重点对Hoitash等人于2009年在The Accounting Review上发表的《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的比较》一文做详细介绍与解读,以试图厘清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外部法律监管制度的角色定位。最后,结合中国制度背景,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方向。
- 张萍葛玉洁曹洋施卫英
-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